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巴基斯坦反恐联合训练在宁夏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6日10:19  CCTV《环球视线》

  CCTV《环球视线》2010年7月5日播出:中巴特种兵誓言反恐 亮剑宁夏,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 劳春燕:

  从7月3日上午开始,为期11天的“友谊——2010”中国巴基斯坦反恐联合训练”,在中国宁夏的青铜峡地区举行。据了解,这已经是中巴双方举行的第三次反恐联合训练了。我们都知道,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有着经过时间考验的全天候的友谊。几天来,这些身怀绝技的中巴特战队员们,在训练场上切磋交流反恐技能,场下他们也是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中巴友谊的呐喊不时地响起在训练场上。

  下面我们就来连线本台记者倪宁,来了解一下最新的情况。

  倪宁,你好。

  电话连线本台记者倪宁

  倪宁 本台记者:

  你好,主持人。

  劳春燕:

  我们知道,中巴联合训练已经有两天的时间了,这两天的训练进展情况怎么样?

  倪宁:

  中巴“友谊——2010”反恐联合训练是从7月3日正式开始的,到今天其实已经进行了整整三天了,这也是整个联合训练的第二个阶段。这次联合训练主要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展示交流,第二个阶段是混编同训,第三个阶段是综合演练。在展示交流,也是开幕式当天,双方队员展示了武器装备、反恐技能、反恐战术。从联合训练到进入,其实整个过程训练内容安排得非常紧密。

  劳春燕:

  现在到了哪一个阶段?

  倪宁:

  第二个阶段,目前正在进行的就是第二个阶段,叫混编同训。混编同训非常有意思,它是打乱了编制共同训练。两支特种部队分成了A、B两个连,A连是由中方为主,加入了一个排的巴方官兵,B连是以巴方为主,加入了一个排的中方官兵,他们把这个叫做“兄弟连”。

  劳春燕:

  他们要进行竞赛和对抗吗?

  倪宁:

  对,从昨天开始,两个联队进行了体能、射击技能等一些科目的训练,今天进行的是猎人训练。今天这个训练内容确实是特种兵的一个专项训练科目,我们在现场也充分感受到了特种兵军中之军这种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劳春燕:

  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绝技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

  倪宁:

  这一次在特种兵的几次展示过程中,像巴方官兵,因为他们非常有实战经验,所以他进行的一些翻动、清剿,包括解救人质,包括VIP的一些防护。他们这些展示非常具有实战效能,动作简单流畅,这些士兵一看就是从实战战场上下来的。

  中方特战队员也进行了很多特种技能的表演,我们在采访巴方将军后他也评价说,中方官兵最大的特点,一个是年轻,再一个就是他们充满活力,他们接受能力非常强,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中方官兵的这种纪律意识非常强。

  我们也了解到,巴方官兵的平均年龄都在35岁左右,他们在进行一些科目训练,特别是猎人训练场的这样一些技能训练上,他们有些地方因为不熟悉,可能显得比较缓慢,但我们也能意识到,他们平均年龄都在35岁左右。但是,他们的实战经验,包括射击技能,包括一些实战的反恐技能,一看就是非常成熟的。

  劳春燕:

  我们也知道,这一次联合训练有一个特点就是混编同训。中巴双方的特战兵,他们在一块进行训练的时候,他们配合的情况怎么样?

  倪宁:

  对,确实这也是我们一直想关注的一个问题,语言不通、肤色不同,军装又各异,他们在训练场上如何能够实现协同呢?通过几天的观察来看,对于特战队员来讲,他们的很多战术动作,他们的武器装备,他们的一些战术方法都是互通的,往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够领会了。所以说,语言对他们来讲已经不是一种障碍。

  劳春燕:

  好,非常感谢倪宁来自前方的报道,谢谢!

  这次联合军演在巴基斯坦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巴方的媒体是怎么评价的。

  巴基斯坦《黎明报》的评价是:近年来,巴基斯坦在反恐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巴基斯坦军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过联合训练的方式来借鉴彼此的成功经验。

  巴基斯坦《每日时报》的评论是:联合训练对于巩固两国和两国军队的友谊具有深远意义,可以提升双方反恐合作的能力,巩固地区安全与稳定。

  还有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的评论是:中国国防部长之前对巴基斯坦的访问,将巴中的安全合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种合作可以再进一步深化。

  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两位评论员,一位是叶海林先生,还有一位是宋晓军先生,两位好。

  我们知道,这一次中巴之间的联合训练不是第一次了,前面有过两次,2004年、2006年分别有过一次,这一次是第三次,这一次跟前两次相比有一些样的特别之处吗?

  正在评论 联合训练为何选在青铜峡?针对何人进行?

  叶海林 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它保持了一种高度的连续性。2004年我们是在中国西部跟靠近巴基斯坦的高原地区,2006年是在巴基斯坦巴方一侧的北部山区,这一次我们2010年移师到宁夏,仍然是一个多山地带。在山地进行反恐联合训练,应该说是中巴这六年以来三次训练的一个共性,这种共性也就表明,中巴的联合反恐训练,并不只是说为了双方交流一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我们反恐的主战场,不管是中国还是巴基斯坦,其实主要都会在一个多山的高原地带进行,在这里进行这种地理上的适应性训练是非常有好处的。

  专家观点 中国要在联合训练中学习实战经验

  叶海林:

  有一点差别就是,我们始终投入的是一个没有太多实战经验,我们更多是训练出来的军队。而巴方从2004年到2006年、到现在,应该说巴方投入的部队实战水平是越来越高的,而且他的实战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到这一次,我们看到刚才的连线记者也说了,是一些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的老兵,在和我们的一些小伙子进行合同训练,相信我们能学到的东西是非常多的。

  当然有一点就是,并不是巴基斯坦没有年龄的军人,而是巴基斯坦是职业军队制度的,它所有的士兵,他的黄金年龄跟我们是不一样的,它要求有经验,因为他是职业军,他可能要服役20年,35到40岁恰好是他这支军队,对于他们来说士兵最有经验的时候,这些人到中国来,会给我们的军队带来一种很大的知识上、技能上的提高。

  劳春燕:

  所以对我们中方的特种兵来说,也可以从巴方的特种兵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

  叶海林:

  我觉得关键就是要学到他们的实战经验。

  劳春燕:

  宋先生怎么评价?

  宋晓军 特约评论员: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觉得确实在这三次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的这种反恐演习,其实它有很深的一个基础。比如说,我们跟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实际上这些年也是非常快的,包括我们卖给他坦克、军舰、战斗机。

  另外,最近这几年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也很快,比如说中巴之间的公路,我们很快就要到伊斯兰堡了,公路边上还有油气管道。整个这样一种联系,使得双方的军队在反恐问题上必须要进行合作的。

  劳春燕:

  像刚才叶先生提到的一样,为什么这几次的反恐都是山地联合反恐,针对性是什么?

  专家观点 中巴联合训练是双方全面合作的必然结果

  宋晓军:

  我觉得,一个是双方所面临的恐怖分子大部分都会在山地地区,就是传统的恐怖分子或者我们的假想敌都在山地地区。再一个,未来的形势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因为我们知道,虽然美国的麦克里斯特尔走掉了,彼得雷乌斯上来了,但是阿富汗这块地方,现在可以看到,很可能最后美国拍屁股走了。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尽管彼得雷乌斯这次演讲说我们不会撤,我们一定要把它弄好。但是问题是,现在这个悬念谁都不知道。而且我们知道,阿巴边境主要是恐怖分子存在的地方。

  劳春燕:

  而且那边都是多山的地貌。

  宋晓军:

  对。

  劳春燕:

  那为什么我们这一次联合训练,要选在宁夏的青铜峡?

  叶海林:

  其实这个地方是比较近似于中巴和巴阿边境地区的,从阿富汗到中国整个几百公里的巴基斯坦领土,差不多都是多山地带。

  劳春燕:

  地形比较相似。

  专家观点 混编同训更体现两军互信程度

  叶海林:

  非常相似。而且在训练科目上我们也能看得出,主要从事的一方面是山地的反游击作战,就是清剿恐怖分子这种实际上巴方已经打熟了的战役,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我们也在这几年中始终注意选择这种多山地带,一方面要克服这种复杂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你也要给演习部队、参演部队,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在山地、在高原地带,在帕米尔高原上进行的演练,你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士兵能不能够有效地克服自然带来的障碍。但是在这次的联合训练中我们注意到,大量的是这种大运动量的,对特战队员这种生理极限的一种考验。选择在一个能够更好地展示部队作战和训练水平的地方,应该说是比较适宜的。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第一次我们的特战部队营房向外国军队开放。如果我们把它移师到帕米尔高原的顶上,靠近红其拉普的地方,这件事情你是做不到的,这点也体现出了中巴两军这种相互信任的程度。因为这种确实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这很难做得到,而我们现在不但营房能够开放,还能够实现这种战术单位的混编训练。可见,应该说在中巴的军事关系上,这件事情也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

  劳春燕:

  今天叶先生已经把中巴两国之间的友谊,别在了他的这个徽章上。

  叶海林:

  实际上这个徽章就是“和平——09”,也就是巴基斯坦组织的多国海上军事演习,在去年“和平——09”演习的时候,我去观摩的时候,他们给我佩戴了一个徽章。这个徽章其实背后,就在那一次海军演习的时候,中巴两军的海军特战队员也举行过联合反恐训练。

  劳春燕:

  也是混编同训吗?

  叶海林:

  对,也是混编同训的。那么就是说,在中巴的军事合作当中,在反恐这个科目上我们不只是陆军在进行训练,包括我们海军,海上的反恐队员也在进行这种非常深入的合作。在中国所有周边国家中,只有巴基斯坦和中国做得到。

  正在评论 此次反恐联合训练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劳春燕:

  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混编同训,有什么样的特别之处吗?

  宋晓军:

  我觉得,双方彼此的熟悉,因为中巴边境现在虽然是很窄的一块,瓦罕走廊这一块。但是这块地方,实际上中巴联合作战的机会可能会很多,因为巴基斯坦也是我们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将来可能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这样的一种联合作战的机会,是非常非常多的。我还是要强调,一旦美国人最后在阿富汗打不下去了,撤掉之后,这一地区的安全由中国和巴基斯坦,尤其是这两个大国,因为巴基斯坦有一亿多,将近两亿人口,中国十三亿人,来控制作为中亚地区,就是这块地区的稳定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双方的军队,特别是特种部队,在反恐问题上能够通过混编,能够通过互相熟悉彼此之间的这种文化,这种习惯。这是一个长期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长远的东西,美国人不可能永远待在阿富汗。

  正在评论 中巴第三次联合训练是为应对何种国际形势?

  劳春燕:

  培养彼此之间的这种默契,其实也是很需要的。像刚刚咱们的前方记者倪宁就说到了,因为彼此之间毕竟是语言不通,所以有时候是需要靠默契、靠手势。

  叶海林:

  而且关键是,你还要加强这种战术、单位之间的联络。我们在巴基斯坦的反恐斗争当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巴方除了在伊斯兰堡,在卡拉奇,在拉合尔,建立了跟美军和阿富汗军队这种战役集团的联络管道之外,还在巴阿边境上建立了几百个这种战术级别的通讯管道,这种管道就是直接跟对方,就是驻阿美军和阿富汗国民军的基层部队,能保持这种紧密的通讯联络,双方及时通报情况。尽管这种通联机制并没有防止美军发动越境空袭,去伤害到巴方的平民甚至是安全部队人员。但它毕竟为双方,特别是在合作的初期,就是在托拉博拉跟被打散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作战的时候,这种战术层面的及时通联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逮住和击毙了很多这种在逃的恐怖分子。

  中巴之间,实际上欠缺的也就是在战术层面,特别是在班、排一层方面,应该保持一种非常密切的联络。这样万一将来在某个地方,中巴需要这种边境两侧反恐合作的时候,我们有成熟的机制和训练好的联络人员,能够跟对方及时建立通联管道。防止万一如果出现这种需要,在战术层面立刻做出反应的时候,你还要报到伊斯兰堡,从伊斯兰堡再报到北京,再返回来,可能那个人早就跑了。但现在这种联合混编训练,就为将来边境的联合反恐,应该说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劳春燕:

  随时都可以投入实战。

  叶海林:

  对,随时都可以投入反应了。

  劳春燕:

  好,我们这一阶段的话题就先谈到这里,非常感谢二位。《环球视线》稍候继续。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