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迎入梅后最强降雨 雨量超100毫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3日03:47  扬子晚报
南京迎入梅后最强降雨雨量超100毫米
  镇江:电动艇? 11日夜至昨天的一场持续豪雨,使得镇江城区不少地方出现积水。网友“ekin1025”“航拍马路被淹”在网上爆红:那辆不惧汪洋、涉水而过的电动车,被众多网友惊叹为“不是电动车,是电动艇”。 万凌云

南京迎入梅后最强降雨雨量超100毫米
  南京:水车? 昨天早晨,在南京将军大道石马路段,市民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前一天下雨,石马路路面的积水“最深处有六七十厘米深,半人高”。截至昨天上午9点,堵塞的车流才逐步缓解。 张贤 杨娟 文 宋峤 摄

南京迎入梅后最强降雨雨量超100毫米
  厦门:光线雨? 10日凌晨,在厦门环岛路黄厝,市民王先生突然看到天空中出现神秘 “光线”,像下雨一样垂直挂在夜空,两个小时左右几乎一动不动。福建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潘先生认为,可能是海市蜃楼。 据东南网

  等待了26天,南京终于迎来了入梅后最强的一场降雨。让人没想到的是,暴雨要么不来,一来就是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

  江苏省气象台昨日先后发布了暴雨黄色和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随着雨带的南压,南京的降雨会逐渐减弱,但是苏南南部地区仍有暴雨的可能性。14日至15日,本省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雷阵雨,苏南地区雨量中等。同时温度开始回升,预计后天南京的最高温度就会回升到33℃。

  前夜:大雨哗哗下

  昨天凌晨,让人无眠的除了激烈的世界杯决赛,还有窗外的狂风暴雨。

  一些市民反映说,一整夜耳边都是哗啦啦的雨声,被惊动的车辆报警器也唧唧哇哇地响了一夜。到了凌晨3点左右,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轰隆隆的雷声更是惊醒了很多尚在睡梦中的人们。在凌晨4到5点的时候,东方微微发白,降雨再次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位于南京一中的观测站一个小时的雨量就达到了30毫米——要知道,24小时的雨量达到25毫米,就能称之为一场大雨。而一个小时的雨量就达到30毫米,从短时间降雨的强度来看,不逊于一场大暴雨。江苏省气象台昨天4 时31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昨日:一整天没停

  昨天早晨市民上班之际,南京的降雨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减弱。但是这只是中场休息。上午9点左右,从气象台的雷达回波显示来看,强降雨云团已经完全地覆盖了南京上空。几乎是一整天,南京的雨都下得昏天黑地。接近12点,南京主城区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都接近了100毫米的大暴雨!

  13时49分,南京市气象台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昨天白天,南京除了高淳溧水外,其他地区降雨量都达到了50到100毫米之间,主城区、浦口和江宁的降雨量都超过了100毫米的大暴雨标准。截至昨天23点,南京国家基准站24小时降雨量达117.7毫米;自动站中降雨最大的地方在泰山新村,超过160毫米。要知道,南京常年梅雨期平均总雨量只有250毫米。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解释说,昨天受到副热带高压北抬的影响,将原来在南边的雨带北抬至沿江一带,同时还有切变线和低涡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以导致了本省的沿江一带出现强降雨。而截止到记者发稿为止,降雨依旧在持续当中。

  未来:估计下到后天

  今天开始,雨带将有所南压,本省的苏南地区将有比较强的降雨,其中苏州和无锡出现暴雨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南京降雨会有所减弱,但是累计雨量仍可能达到中等。明天和后天全省仍有降雨,但是以雷阵雨为主,南京也不排除会出现短时间的雷暴雨。但总的来说,明后天不会有这种区域性大范围的持续暴雨了。降雨的强度减弱后,凉爽的天气也会暂时告一段落,温度也会升上来,南京明天的最高温度就会达到30℃以上了。

  15日之后,预计此轮强降雨要告一段落了,但是未来天气趋势如何,预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昨天上午,今年第2号热带风暴“康森”形成,这也是今年第一个可能对我国造成影响的台风。据中央气象台预计,台风“康森”可能在14日进入我国南海海面,而后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大约在17日前后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台风的到来,让大气环流形势变得更加神秘莫测,也给具体的天气预报带来了难度。

  江苏梅雨不缠绵

  是狂暴型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梅雨总是与“阴雨连绵”联系在一起,但是江苏省气象台的专家指出,江苏梅雨的特点不是“阴雨连绵”,连续出现暴雨才是梅雨期显著的天气特征。总结近50年来的梅雨记录,没有一次梅雨躲得过暴雨。

  今年入梅以来,南京的晴天比雨天多得多,但是7月以来,随着副高的北抬,天气形势开始变得复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雨也逐渐多起来。7月10日是平均的出梅日,眼见着南京离出梅越来越近,很多人还在怀疑,今年的黄梅天不会再有什么大动静吧。昨天,也就是入梅的第25天,南京的梅雨出现了转折,迎来了一场大暴雨。这场暴雨让人们再次感觉到,南京这几年都是要么不下雨,要下就是大暴雨——而随着全球变暖,这样的极端天气也将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 于丹丹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