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今报记者专访探究郑大合校 李克强10年13次看郑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3日05:06  东方今报

  □今报记者 赵媛/文 袁晓强 邱琦/图特邀嘉宾: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宏亮教授采访时间:7月11日上午9点采访地点:郑州大学

  十年前,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郑州大学。

  十年间,新郑大破茧成蝶,成为全国地方高校中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培养了河南本土第一位院士;在国家“211工程”地方综合大学中,博士点总量位居第一,也成为“全国融合最好、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

  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门发来贺电,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也参加了郑大的合校十周年庆典。为什么李克强同志这么关心郑大的发展?合校十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7月11日,记者专访了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吴宏亮教授。

  新郑大校址李克强拍板确定

  记者:7月10日,郑州大学迎来合校十周年生日。很多人觉得,当年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每个实力都不弱,为什么要合校?

  吴宏亮:是为了改变河南高等教育落后的面貌。咱们河南人口占全国人口近十分之一,但到2000年,普通本科院校数、在校生人数才占全国的3%左右。当时河南只有6所叫“大学”的高校,其他都是“学院”。河南太需要一所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学了。

  1998年大学扩招开始后,高等教育进入新一轮的结构调整。通过合并组建一所新的综合性大学,实现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是中原之需,民心所向。

  记者:郑大合校十周年,李克强副总理也发来贺电。作为在河南工作过近7年的老领导,他对郑大的发展是不是一直很关注?

  吴宏亮:是啊,克强同志一直对郑大很关心。他在河南工作期间,据统计曾12次来郑大。吴养杰院士等郑大一批老师,他都很熟悉。

  新郑大选址,是他亲自拍板定的。2001年,他还参加了新校区的开工奠基仪式,亲自挥锹培土。可以说,他不仅了解郑大,还对郑大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克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也一直记挂着郑大。去年6月19日,他到河南调研,专门提出要到郑大来看看。他的日程安排很紧,原定来郑大半小时,后来延长到一个小时。他不光和毕业生一起拍合影,还走进图书馆、实验室和师生交流。他走时,同学们依依不舍。李克强副总理还打开车窗,不停向同学们挥手告别。

  记者:这次李克强同志不光祝贺郑大合校10年,还对郑大的发展提出了希望,您怎么看他提出的希望?

  吴宏亮:我们听了都热血沸腾。他希望郑州大学提高科研和办学水平,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大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也希望郑大成为中部地区的人才高地、科研基地和交流合作中心。可以说,他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

  成为人才高地我认为有三层含义:

  一是郑大要汇集大批的优秀师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二是要吸引一流的生源;三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我们接下来会认真研究克强同志的贺信,按照他的要求,加快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步伐,让郑大尽快进入全国高等学校的先进行列。

  荒草地建起一座大学城

  记者:当年新郑大奠基的时候,这里是什么样?

  吴宏亮:2000年,这里还是一大片荒草地,现在新郑大的这块地属于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的石佛镇、沟赵乡,有四个自然村。当时这里除了农田、荒地,还有不少砖窑。我们从老郑大出发,到这里只有一条很窄的马路,一路都是坑洼不平。人和汽车路过都是一身尘土。

  记者:听说当时负责基建的老师都晒得很黑?

  吴宏亮:是啊,为了搞好学校的建设,很多负责新校区建设的老师都是几头跑,大夏天还要来回奔波,都晒得特别黑。老师们有时候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但为了建好新校区,没有任何怨言。2001年8月奠基,2002年9月就接纳第一批新生入住,郑大也创造了建校的“郑大速度”。

  记者:一直开工建设会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习生活?

  吴宏亮:由于学校是分期建设,第一批学生入住后,新校区还在施工。当时李成玉省长到郑大视察,他怕施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要把学校建设进度提前,不能让学生在“工地”里度过四年大学时光。学校经过研究,像电学里的电阻“串联”变“并联”一样,改变了一年多次开工的方法,采取几个项目同时开工,加快了学校建设的进度。

  算下来,没有一个项目不是提前完成建设的。从2001年春到2007年底,郑大用了6年,完成了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的建设,一座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校园已基本完成。

  记者:数字是不是也是10年来郑大变化的缩影?

  吴宏亮:是啊,比如说,我们现在新校区占地规模4800亩,有46个院(系),9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从合校时的2.9万人增加到了4.2万人,各类在校研究生从1200多人增加到13000多人,有博士学位的老师从200多人增加到1500多人。

  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大被教育部领导称为“全国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郑州大学可以说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称赞郑大校园

  记者:现在郑大的校园越来越漂亮,很多人都说郑大来一次一个样,总会给人惊喜。

  吴宏亮:是啊,很多老校友都对老郑大校园的参天绿树印象深刻,很有感情。建校时,我们就买了一大批树木,现在算下来学校的树木花草的品种超过一千种了。10年前栽下的松树、杨树都已长成参天大树,很多同学都会在大树下晨读学习。

  现在郑大校园春有牡丹、樱花,夏有荷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景色也越来越漂亮。连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到郑大视察时都说,郑大的校园环境已是一流,软实力也要建成一流的。

  记者:很多在老郑大上过学的学生都记得,每到学期末一座儿难求,学生经常需要用书包占座儿,现在还用吗?

  吴宏亮:现在学校硬件设施是以前没法比的,教室和图书馆位置都很宽松,学生再也不用拿书包占座位了。

  从“1+1+1=1”,到“1+1+1>3”

  记者:国内有很多大学合并,但不少融合并不成功,您觉得郑大合校融合的秘诀是什么?

  吴宏亮:郑大的秘诀就是解好了两道题:三校合并,实现了“1+1+1=1”;走向融合,达到“1+1+1>3”。

  郑大在合校之初,就实现了制度统一、规划统一、财务统一、管理统一和领导统一,为学校深度融合打下了基础。“1+1+1=1”后,郑大实现了“四个转型”,使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办学效益等各方面大大高于原三校的简单相加,“1+1+1>3”,合校效应倍增。

  记者:有人说,郑大合校是三艘巨轮捆成一个航空母舰,都说合校难,难在哪儿?

  吴宏亮:合校难,最难是干部调整。三校合并前,校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就有189人。三校合并后,机关内部机构将由原来的60多个减少为20个,不少干部从正职变成副职,职务发生了变化。但是郑大人在合校过程中体现了很高的觉悟,不计较个人得失,人心也越来越齐。

  本科生可以听院士的课

  记者:三校融合后,对普通学生来说,都能享受到哪些好处?

  吴宏亮:合校后,除了学校硬件设施提高,住宿条件更好,学生享受的好处还体现在资源共享上。我们现在开设了12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人文类的专业我们多开自然科学类的选修课,自然科学类的专业多开人文类的选修课,这样学生知识面更广,视野更开阔,这也体现了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另外,我们还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每年举办上千场学术报告会。杨叔子、厉以宁、余秋雨、二月河、阎崇年等都多次来学校。现在学校专职院士达到4人,双聘院士增加到24人,他们也是郑大的“宝贝”。现在钟香崇院士还在带研究生,吴养杰、霍裕平院士还会开讲座,不同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去听。在郑大可以亲耳聆听大师的讲座,也让很多外校学生羡慕。

  记者:合校之后,学生活动是不是也比以前更丰富了?

  吴宏亮:现在学校的各种社团有100多个,有爱好摄影的,也有爱好新闻的。每年新生入校后,社团招募都要掀起“百团大战”(笑)。每到周末,校园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非常热闹。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青春我做主”。

  全省1/4的600分以上的考生汇聚郑大

  记者:这10年郑大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校园上,是不是也体现在招生上?

  吴宏亮:现在郑大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是按重点线招生。在河南,第一志愿上线率年年爆满,高分段的学生逐年增加,省外生源质量也在稳步提高。今年提前批录取结束,本硕连读专业录取分数比一本线高了30多分。

  记者:很多家长关心,郑大作为河南唯一一所“211工程”高校,未来的招生规模还会不会加大?

  吴宏亮:经过多年扩招,郑大近年来招生规模已经稳定。我们本科生的招生规模稳定在万人左右,现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是4∶1。未来研究生招生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希望能达到2∶1。现在每年全省1/4的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都汇聚到了郑大。作为汇聚河南最好生源的学校,我们应当把他们培养得更好。

  把郑大办成“理想远大,境界高远”的大学

  记者:未来郑州大学的目标是什么?

  吴宏亮:申长雨校长提出,要把郑大办成一所“理想远大、境界高远”的大学。这八个字很人性化,也很有深意。我们希望,力争到2020年,推进学校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努力把郑州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知名、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