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林歆 “每个城市都有他独特的气质和特色,在我理想中城市口号应该贴合城市自身的特质,应该来自民间,来自民众的共识,甚至有历史的积淀,而不是简单的给城市灌上一个定义。”
拿到“城市病”这个选题之初,我们看到很多点、很多内容,但若想将城市病这个概念表述清楚,却很难下手。这里面可以讨论的内容很多,话题却很零散,很难在稿件中形成清晰的主线和逻辑关系。其实古人故里争夺战的报道已经很多了,而且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和争议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如何寻找到和其它报道和观点的差异性是最艰巨的挑战。
“城市口号”这个部分最初的构想是来自网络上的“十大雷人城市口号”的整理。然后就顺着这个整理继续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好玩、好笑的城市口号。其实从这些宣传口号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于自己的城市经营的用心。但是当把这些宣传性口号集中在一起时,又很无奈的发现彼此强烈的趋同性。
在城市化进程相对激烈的今天,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了飞快的物质文明的提升。同时也可以看到城市的精神文明没有跟上城市化的脚步。因此才出现了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宣传口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者是来自于对国外盲目模仿、或者是对自身的认知不清、或者是自我局限。
因为这个选题,我第一次这样深入的关注诸多城市的宣传口号,在这其中也发现了很多非常棒的作品,好比香港的城市口号“动感香港”,“动感”两个字就深度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气质,因为无论是香港的人还是这个城市本身,包括它的经济方方面面我们都能看到动感。
每个城市都有他独特的气质和特色,在我理想中城市口号,它应该贴合城市自身的特质,应该来自民间,来自民众的共识,甚至有历史的积淀,而不是简单的给城市灌上一个定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