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欣 “市民往往对城市形象的决策参与度很低,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出口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期望。我们的报道,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出口。”
不得不说,城市病这个选题最开始的时候,无法让我调动起热情和积极性。因为城市病中所涵盖的这些话题都比较陈旧了。城市招商引资的尴尬在早些年就被很多媒体热炒过,故里之争也不断的被媒体提起。
那么我在采访中要问些什么?能否问出什么新的东西?这些都是我在筹备报道中很困难的点。
我们在报道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曝光度比较低的问题就是城市招商引资现状。它真正考验一个城市的形象,而且是综合性多方面的。
在推进报到时我发现2005年后,各地都出现了很多关于招商引资的研究院,而且都是民办的。他们告诉我,“目前生意好得不得了”,各地的招商局都会定期找他们做讲座和培训。
从招商引资来考察中国的“城市病”,这是我们一个比较独特的观察视觉。
现在城市招商引资已经和城市经营、城市治理已经融为一起了。但是,很多官员甚至没有意识到,城市形象对于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性。所以,在很多地方、特别是落后地区,招商部门会带投资者去高档会所、去洗浴中心,让他们享受,希望通过这些手段让他们投资。可是大多投资者本来就来自发达地区,在县城再好的娱乐场所能和香港比较吗?可以说,许多官员还没有意识到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如果说其他几篇报道显示了塑造城市形象的误区,那么这一篇说明,城市形象还在受到忽视,这也是城市病。
这组报道刊发后,反映的热烈程度让我非常吃惊:这样一个并没有什么新鲜内容的稿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响呢?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市民往往对城市形象的决策参与度很低,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出口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期望。我们的报道,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出口。城市病是永恒的话题,每一个市民,无论在哪座城市生活,他都会有直接观察和感受,所以大家会很热情关注它。
当然这组稿子中更多提供的是专家、学者、研究员的声音,这也的确是这篇稿子中不足的地方。我想稿子中应该有城市经营者的声音。如果有机会我觉得应该去跟这些经营者有一个直接交流。现在对于城市形象的建设,大多是旁观的揣测:向古人要GDP是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前页,这是比较乐观的。要么是极度恶意的揣测,但是却看不到当事者的考虑。
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以一个城市为范本,解剖麻雀一样的手法逐步剥离分析,用多方面的声音做一个全面细致的展示和解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