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连锁小型养老院打出“组合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04:59  新晚报

  本报记者 李玥 刘旭

  既能老有所养,又不离开已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地方, 成为了越来越多老人的心愿,一些民营小型养老院为此应运而生。根据规定,民营养老院的人均使用面积应不小于10平方米,床位不少于20张,很多开设在居民区的小型养老院因为硬件水平达不到标准而无法继续营业。为了帮助小型养老院发挥便民的功效,规范小型养老院,哈尔滨市首家连锁养老机构———哈尔滨市邦尼助老家庭于6月10日揭牌,运行一个月来,道里区11个连锁家庭业主普遍反映有了归属感。

  “一碗汤”距离

  火了社区养老院

  近日,记者以为父母寻找养老院为由,走进位于爱建锦园的天伦乐老年公寓,十几位老人有的在小区里晒太阳,有的正在屋里阅读书报。老板告诉记者,在这里居住的老人多是自己家或儿女家在这附近的。还有一位老人是“日托”,早上女儿上班把他送来,晚上下班再把他接回去。

  一位前来探望父亲的女士说,自己家就在这个小区,可她和丈夫工作都很忙,白天没有时间能照顾行动不太方便的老父亲,觉得小区里的养老院条件不错,而且离家很近,每天下班都来看看父亲,周末再把老人接到家里团聚。

  加入连锁养老机构

  小型养老院“重生”

  舒馨助老家庭业主苏珍告诉记者,不放心、不托底是部分老人和家属之前选择民办小型养老院最大的顾虑。而养老院的投资者心里也没底,资金有限,不敢投入太多,因此,收入很不稳定,一切也只能从经济效益出发,无暇顾及其他。虽然也有提高服务质量的意愿,却不懂如何操作。在政府的帮助下,苏珍经营的养老机构于上个月加入连锁家庭,她感触颇深:“明显有了社会认同感,邦尼投入的大量设备设施,满足了基础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也就容易了。因为场所干净,服务条件好,还比较规范,前来咨询和入住的老人及家属明显多了起来。”

  从曾经的单打独斗,到现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找“组织”帮忙,一个小小的养老院经历了重生。苏珍说,现在各家庭之间也时常互相探讨,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互相比着,看谁家的口碑更好。

  整合资源提升服务

  “邦尼”打出“组合拳”

  据哈尔滨邦尼老年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若介绍,邦尼中心已连锁了哈尔滨市道里区首批11家小型养老机构,共计床位170张。目前,哈尔滨市已有近80个小型养老机构与“邦尼”达成了加入意向并签署了确认书,第二批40余家连锁家庭将于8月前揭牌,年内在全市范围内力争实现100家。

  根据各小型养老机构的具体情况,“邦尼”前期投入1.5万元至3万元不等。每个“邦尼助老家庭”都统一了室外牌匾、室内标牌、展板、窗帘门帘、床上用品、服务人员服装。配备了消毒柜、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监控装置、室内扶手、房间标牌、床头卡、小夜灯。对个别基础设施稍差的民办养老机构还进行了室内外墙体粉刷,室内照明设施的改造等项目。在助老家庭内部,老年人向业主租用床位和生活用品,业主负责物业管理;老年人向组织机构雇用服务人员,服务人员由组织机构派遣,统一培训,统一服务标准;民政部门负责对助老家庭的连锁组织者进行依法登记和监管。下一步将按计划推进连锁家庭的饮食、卫生、文化等软环境,切实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