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山勾画幸福乡村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08:26  浙江日报

  记者 毛广绘 报道组 姜小武

  “我的家庭真可爱,整洁美满又安康,姊妹兄弟很和气,父母亲都慈祥。虽然没有后花园,春来秋回常飘香,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

  不羡慕奢华,不苛求摩登,只求幸福安康。在江山农村,涌动着建设“中国幸福乡村”热潮,变“经济本位”为“民生本位”,让村民生活得体面、尊严。这是农村的一次蜕变,也是江山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乡村实验。

  一个农民的幸福一日

  早上近6时,凤林镇白沙村农民吴中夫骑上三轮电动车,载着老伴去上班。

  吴中夫是个普通农民,微笑是他给人的印象。在木材厂,老吴夫妇的工作是板材清边——把加工出来的板材清理干净。“这比种田省力多了。”老吴说,干一个月,夫妻两人能赚3500元。

  中午,老吴夫妇骑着电动车回家,厂里管中饭,但他更喜欢吃老伴烧的菜。“我们比城里人过得好。”老吴说,村里有老年基金和教育基金,小孩上幼儿园村里会补助20%的学费;平时买菜,菜农也会送到家门口。

  老吴有3个儿子,都在本地企业做工,一个媳妇负责做家务带小孩。每家都有一幢三层楼,房前屋后种着红花绿树,花木并不名贵,却生机盎然。

  旅游是老吴夫妇的最爱。“今年清明去了趟北京,5日游。”老吴说,杭州去过四五次了,普陀、横店影视城、金华双龙洞,走过的地方不少了。

  夜幕降临,村文化广场热闹起来,腰鼓队刚停歇,百人排舞大军又登场了。老吴的爱好是锣鼓,几个坐唱班的人聚在一起乐呵一下,一天的乏意就没了。他感慨地说:“创建幸福乡村,让我们真正触摸到了幸福。”

  如今,江山市已建成18个这样的“幸福乡村”。今年,江山的“中国幸福乡村”游,正成为旅游新产品,每月有万余人前来体验农村生活。不仅如此,江山农民还经常到市区文化广场,自编自演节目,与城里人一起晒一晒各自的幸福。

  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10多年前,大陈村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实力一度位居江山前列。但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来采访,却是报道村里的不和谐。信访村,从此成了大陈的代名词。

  和谐很重要,大陈人明白这一道理后,关了小矿山,发展特色种养,加强户厕改造等民生工程,办起丰收节展示农产品和风味小吃,表彰好媳妇、文明家庭。84岁的徐梅娇,以前一直和媳妇不和,去年村里评选好媳妇,她拄着拐杖赶到会场,恳请大家投媳妇一票:“媳妇家务活抢着干,好吃的总是让给我……”

  现在,大陈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过6800元,但村民感觉很开心。“有幸福感,这是我们的目标。”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说。

  今年,大陈村再次上央视,反映的正是村民的幸福生活。听说电视台想拍村民合唱村歌,70多岁的黄云凤积极报名,每次排练都不落下。学了半个月才唱全村歌,她说:“我要把心中的幸福唱给全国人民听。”

  然而,几年前人们并没有这样的热情。江山市领导为此陷入深思:农村面貌发生巨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农民感觉并没有数字反映的出色。

  “人的发展应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新农村建设是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生活。”江山市委书记傅根友说,去年8月,江山市开始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满足农民多层次的幸福需求、提高幸福指数。

  幸福是一种感觉,如何才能看得见摸得着?江山市设计出5类50项指标,推进农村“产业增收、公共服务、农民素质、环境整治、基层基础”等五大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富裕乡村、满意乡村、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和谐乡村建设。农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调查综合分达不到80分,就不能算幸福。

  我的幸福我作主

  丰益村紧临木材加工园区,村民洗脚上岸变身“上班族”,日子也一天天殷实起来。依托园区,他们还发展服务业,“村里人都有事做,老人也能在家门口找到活干!”村党支部书记郑仓旺说。严宗富夫妇办了一家木材加工厂,家里新房底楼出租,三楼办旅馆。他说:“我们在创业中体会幸福!”

  毛村山头村则打造生态环境,以前村里有90多户养猪,年饲养量2万多头。养猪在给农户带来收益的同时,也造成猪尿随地流,猪粪路旁堆,苍蝇满天飞。在村委带领下,村民建成170多个农户沼气池,环境整洁了。

  土陶重放光彩,这是和睦村人的幸福。60余座被考古专家称为活化石的馒头窑,散落在村里,各式花盘壶罐的泥坯泛着泥土芳香,成排成列晒在农家院子里,老陶工悠然地抽着烟,揉一团泥,在木质转轮上“卖弄”祖传的手艺。

  幸福乡村还吸引了不少部门、企业参与建设。

  花园岗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8年前村集体经济负债1.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不足1800元。在相关部门帮助下,村民下山脱贫,利用地域优势,招商引进10家企业,建起白菇种植基地,村民们或门口做工,或发展餐饮旅馆业,都有了致富门路,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4万元,成了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

  贝林集团和耕读村结对,进行设施共建、事业共办。企业老总郑积勤说:“村民幸福,也是我的幸福。”

  目前,全市90个市机关部门和102家规模以上企业参与结对帮扶,共建“中国幸福乡村”。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