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冯小刚与感伤主义——《唐山大地震》一枚多方营造的催泪弹
P40 冯小刚与感伤主义 ◎志余
给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一个“催泪弹”的评语,大概算不上不礼貌,还算是一个比较中肯的描述。电影的故事虽然起自一场记忆犹新的天灾,但如果只是一部灾难片,故事的演绎要脱开“形式大于内容”的套路,难度要大得多。冯小刚对此有清楚的意识,所以他给影片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讲一个带着心理困局的家庭跨越30年的恩怨冷暖、亲情善意与离散聚合,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这一切得以释放。观众浸染在一波强于一波的感伤气氛中,必然涕泗难掩。
……有关这部电影,更值得考察的是,当它终于变为与社会需求极端合拍的意识形态时,能激发出多大的艺术能量与社会能量?这正是我们关注它的前提。
P44 《唐山大地震》:一次主流价值观的主题策划 主笔◎李伟
《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的第十二部电影,也是单片制作费最高的一部,总投资达到1.3亿元。其中唐山市政府以“有偿赞助”的方式成为最大的出资方。
1997年冯小刚指导的《甲方乙方》以600万元的投资获得了3600万元的票房,成为本土电影的救世之作。此后的十几年间,冯小刚不断调整着自身的文化姿态以满足社会主流情感与价值观,并不断冲击更高的票房。
P52 专访冯小刚:我相信善良也有力量 主笔◎马戎戎
冯小刚:“批判不一定能在人心里荡起一层层涟漪,而感情的力量可以。我的电影从不掩饰真情流露,但也并非对现实没有观察和批判。《一地鸡毛》、《手机》,都是走心的片子,也都具备对现实的批判。只是我的批判并不是“用刺刀刺”,我不喜欢也不希望看到“人头落地”,那有违我的本性。我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不意味着脆弱和感伤,我相信善良也是有力量的。”
P57 陈国富:中国没有悲剧 主笔◎孟静
这几年,同岁的陈国富和冯小刚互为监制,形成了一种战略合作关系。看过《征婚启事》的人,就会知道陈国富与冯小刚的气质差距之大,就像戏里的主角刘若英和葛优一样。陈国富说,冯小刚在电影里表达的,是一种认命的方式。
P60 “我们要的是另一个电影” 主笔◎孟静
《唐山大地震》的媒体试映会,灯亮了,很多记者的眼白是红色的,那是哭泣后留下的血丝。一位女记者略带羞赧地解释:“我不是悲痛,就是周围人都在哭。”会自然湿润,《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的一张纸条,它像多年前的《妈妈再爱我一次》一样,又一次请观众携纸巾入场。
令人意外的是,我遇到的与这部电影有关的三位创作者:监制陈国富、编剧苏小卫、养母的扮演者陈瑾,都是理智型人格,他们无一例外地谈到悲剧的节制。
P62 一棵叫做冯小刚的树 主笔◎马戎戎
冯小刚曾经对自己有诗意的描述:“我就像一棵小树,选择了栽在大山间,那里有阳光可以照耀我。总有一天,小树也会长成大树。那时,我也会有自己的影子。”
P66 陈瑾:真的感动不怕冰冷的眼睛 主笔◎孟静
聪颖的陈瑾领会到了编剧的意图——那个女儿由于被母亲放弃,对女性有天然的不亲近,“那个女孩一直是硬的,冷的,捂不暖,只有到最后。她和家庭,实际上所有的门都是关着的”。
【社 会】
P70 时事:以色列定居点背后的美国资金
P73 时事:“慕尼黑惨案”主谋死后
P76 世界杯论坛:世界冠军: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
P82 热点:渤海湾海上争霸战:模糊的生存法则
P88 热点:一场喝农药的闹剧和一个乡村教师的困境
P92 热点:美籍地质学家薛锋的罪责认定
P96 热点: 无锡“7·4”班车起火事故
P98 生态:贵州安顺地戏现状:官司与乡土
P104 人物:老船王和他的后代
【经 济】
P80 市场分析:粮食的考验时刻
P114 收藏:南洋翰墨缘
P118 商业:MeeGo是反击利器吗?
P120 商业:DHL欧洲大本营见闻
【文 化】
P110 博物:中国磁州窑博物馆:黑白花的世界
P128 话题: 这个时代的自恋狂
P132 文化生态: 贾宏声: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青春终结
P136 电影:《80后》,李芳芳的青春爱情电影
P138 设计:活的设计
P148 思想:苏格拉底会怎么说?
P150 书话:看不见的大猩猩
P152 书与人:“孤独求败”的理查德·耶茨
【专 栏】
P24 投资物语:彩排落幕
P154 有关品质:马勒的歌曲
P144 生命八卦:算算你能活多久
P145 美食:火腿男女
P146 体育故事: 代价就是不再美丽
P147 军事夜话: 足球就是可靠性的对抗?
P4 【环球要刊速览】
P12 【读者来信】
P16 【观 察】
P20 【天 下】
P26 【理财与消费】
P28 【好消息·坏消息】
P29 【声 音】
P30 【生活圆桌】
P34 【好东西】
P155 【漫 画】
P156 【个人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