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昆明的士仍有拒载 症结因挂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15:28  生活新报

  6月1日起,昆明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出台文件,严禁6901辆出租车在7时至9时和17时至19时30分交接班,否则一经查实均按拒载处理。但新规执行一个多月来,拒载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资深媒体人、西南政法大学兼职副教授尹鸿伟认为,这是长期缺乏竞争的结果。他提出,可将昆明出租车分色,引入竞争机制才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但昆明市出租车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当前问题不解决,分色也难以提升服务质量。

  问题:缺乏竞争,服务水平难提升

  市出租汽车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自二环施工以来,出租车拒载和打车难的现象就逐渐上升。因交通拥堵,致使出租车不能多跑,效益下滑,成本升高。上下班期间,为避免拥堵路段多拉几趟,司机便以交接班不顺路为由,拒绝搭载前往拥堵路段的乘客。

  针对此现象,从6月1日起,规定出租车严禁在高峰期交接班,否则一经查实均按拒载处理。但现在,拒载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最近,社会上都在说出租车拒载的问题。这个行业竞争性不强,如果竞争强,再是高峰期也有人愿意拉,又怎么会有打车难的现象呢?!”的哥高先生说。

  市民朱先生说:“我不喜欢坐某公司的车,可全市出租车都是一个色,再次打车时,还是难以区分各公司的车。”

  一家国有出租汽车公司办公室的负责人说,目前,30余家出租车企业中,除个别企业的出租车经营权和产权归公司外,其余企业都是车辆挂靠到公司。经营权和产权归车主所有,公司做的都是帮车主办证、落户、代缴税收一类的服务性工作。起初,公司也考虑过让司机统一着装上岗,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但由于车辆不是公司所有,最终难以实现。公司无法有效约束司机,更谈不上企业之间的竞争。

  在多名业内人士眼中,昆明出租车的服务水平在全国来说“不是最好,但也不差”。“不差”是由于出租汽车管理处的规定严格,司机不敢随意违规。“不是最好”是由于竞争不强,司机达到管理处的规定后,难有提升服务水平的动力。

  对司机来说,出租车公司属于从属地位。“曾出现过公司要除名评价差的司机,而他也规避了管理处的相关处罚,最终因为他和车主还有合同,公司也无可奈何。”的哥彭先生说,由于公司难管理,司机都是按主管部门的要求行事,因此不论哪家公司的车和服务,都难有明显区别。

  “尽管在行业内部,出租汽车管理处每年都会将工作出色的司机及其车评定为星级司机和星级车,以起到带头作用,但社会效果并不明显。全市1.3万余名出租车司机中,仅有几百名星级司机。由于星级车和星级司机数量有限,市民乘坐的概率较小;代表优质服务的星星只在顶灯和车内司机的上岗证上显示,一般乘客难以辨别;评为星级司机更多的只是荣誉,在经济上并没有明显的收益,广大司机追求荣誉的动力并不强。”一名出租车公司的管理人员说。

  尹鸿伟:将出租车分色,引入竞争机制

  昆明出租车竞争不强。资深媒体人、西南政法大学兼职副教授尹鸿伟提出,可将出租车分色,引入竞争机制。

  尹鸿伟说,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每个大公司的出租车都有自己的品牌色,几个小公司又共用一种颜色。分色背后,实际上是引入竞争机制。乘客可按车身颜色选择服务好、价格低、不宰客的出租车。这样一来,服务好的公司,载客率自然高,对其他出租车公司便是一种压力。良性竞争下,各家公司的服务水平自然会提高。

  反观昆明,从车的质量到服务水平都不尽如人意,行业竞争也不充分。几千辆出租车都是“薄荷青”,虽然容易辨认,但服务好坏只有上车才知道,这让乘客失去选择权。都是一个颜色,体现出单一、落后、带有军事化色彩的管理方式。当前,车辆档次低、从业人员门槛低的状况虽然一时难以改变,但可以通过引入出租车分色竞争机制,来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实行出租车分色竞争的城市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经济相对活跃,二是对外交往的能力和意愿都比较强。昆明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经济活跃、文化多元。将出租车分成不同颜色,既与春城多姿多彩的形象相协调,又能改变人们对出租车服务的认识。引入分色竞争机制,需要管理部门引导、出租车企业相互监督和市民“用脚投票”。

  市出租车协会和出租汽车管理处:

  可从其他途径提高服务质量

  昆明市出租车协会秘书长李晋云不认同引入分色竞争机制。如果出租车分色,容易和社会车辆混杂,不利于市民识别。这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行业,颜色太杂也会给游客杂乱的感觉。不分颜色也能提高服务质量,需要主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落实各项政策、法规。

  市出租汽车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出租车分色与提高服务质量没有必然联系。很早以前,昆明出租车有红、蓝、黄、白、银等多个颜色,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公司,99世博会前按市政府要求,统一了颜色和顶灯。现在再分颜色,会给人凌乱的感觉。再者,换颜色的钱又由谁出?

  有业内人士认为,出租车与公司的挂靠关系是阻碍提升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名负责人认为,服务水平难以提升的关键,是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造成的。即便给出租车换了颜色,司机的素质不变,该存在的问题还会有。

  目前,只要有驾照,通过管理处的相关考试,就能开出租车。管理处有相关规定,并有量化标准,出租车公司也与车主有合同式管理。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也能提高服务水平。具体来说,对达不到更高要求的,不予进入这一行业,进入后对达不到服务标准的给予清退。下一步,管理处将免费清洗出租车坐垫套,有利于提升车内环境。

  司机:分色竞争机制不容易落实

  多名司机表示,分色竞争机制的想法挺好,但不容易落实。

  的哥彭先生说,昆明80%的出租车都是挂靠在公司。由于公司不具备经营权和车辆产权,难以有效约束司机。只要车辆挂靠公司,就难以落实分色竞争机制。24年的经营权到期后,公司才能从个人手中收回经营权,那时,分色竞争机制才容易实行。

  的哥李先生认为,看似管理部门对违规司机的处罚很严,但真正执行的力度并不大。比如拒载,需要乘客录音或有证人,但在晚上或偏僻地点,哪能轻易找到证人,谁又会打车时就用手机录音?出租车行业问题多和主管部门人手少、精力有限是一个矛盾。只要主管部门改革、加强监管,不引入分色竞争机制,也能提高服务水平。

  也有多名司机称,虽然分色竞争机制可以提高服务质量,但颜色过多并不容易让乘客识别,还是现在的“薄荷青”比较清爽。

  市民:有竞争才有提升

  对分色竞争机制,市民也有不同看法。

  徐女士说,如果能引入分色竞争机制,将给市民带来很多益处。只是,各出租车公司的颜色和花纹应避免与社会车辆混杂。

  朱先生也支持分色竞争机制。他说:“昆明公交车也开始分色了。通过外观差别,让市民有了出行选择权。这对同为公共交通体系的出租车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杨女士则持反对观点:出租车涂成各种颜色,让人看了就觉得凌乱,有损昆明形象。

  云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郭树华:

  竞争可推动行业提升服务水平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树华表示,引入竞争机制未尝不可。

  目前,对昆明部分出租车的服务水平不敢恭维。国外的一些出租车服务非常好,车内备有饮料,播放的音乐也可以由乘客选择……给人的感受乘车不仅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享受。

  出租车行业走差异化道路,形成自己的品牌后,群众会用货币投票选择自己满意的车。这样既能提高效益增加自身收入,也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对其他公司也是一种压力,推动整个行业提升服务水平。这样的举措更能彰显城市价值。

  主管部门可结合云南当前的争先创优活动,将好的建议落到实处。昆明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水平多年来停滞不前,不求思变就容易落后于外部环境,最终的命运将遭到淘汰。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无所作为,很多事应从点滴做起,量变会引起质变。改变与否还是理念上的问题,我们应转念观念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需要,不能固守老一套。要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窗口行业的服务是关键。 都市时报 记者 程权

  [1]

  新闻链接

  广州出租车改色后

  市民选择信誉好的品牌车

  广州市交通部门2004将市内所有出租车全部改色。传统大红色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改色的原因有3点:传统的大红色单调且乏味,大众的审美心理易产生“疲劳”;2003年小部分出租车成功改色,效果非常好,消费者对改色后的出租车更偏爱,司机们因此也积极主动要求改色。每种颜色对应一家出租车公司,颜色已成为公司品牌的延伸,这样更利于提升公司形象,便于消费者监督,从而引导业内良性竞争。

  广州市民对出租车改色已由最初的看热闹,转变到开始挑车身颜色乘坐。一些受访市民表示,如果一辆改色的出租车和一辆未改色出租车同在面前,他们更趋向于选择改了色的出租车。随着路面上新颜色的出租车越来越多,市民大都知道哪种颜色代表哪家公司,自然就会选择一些信誉较好的品牌车坐。出租车改色后,有了纠纷投诉起来更方便,一看就知道是哪家公司的车。

  改色后,各大出租车公司表示,已改了车身颜色的出租车司机营业收入比未改色的司机要高。广州交通集团出租车公司开新颜色出租车的司机的营业收入,比开未改色出租车的司机高10%-15%。羊城晚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