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24年后长漂烈士魂归故里

  

24年后长漂烈士魂归故里
24年后长漂烈士魂归故里
王建军,生前是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的职工。长江漂流发起人之一,1986年11月遇难。198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抱着“中国人首漂长江”的信念,穿越800里无人区、以简陋的设备抗衡奔腾咆哮的“千里禁江”,10名队员献身长江,一些长漂勇士的遗体被涛涛江水吞没……1986年,一群中国人用悲壮的方式完成了人类首次全程漂流长江的壮举,他们被称为“长漂勇士”。24年后,将生命终结在长江的长漂勇士之一王建军终于魂归故里,在成都烈士陵园安葬。

  长漂烈士献身长江

  妻子年年去祭奠

  成都烈士陵园里,寂静无声。在一排墓群里,长漂烈士王建军静静地安躺在一座墓碑之下。黑色大理石上刻着他生命中最后的足迹:1986年6月,中国长江漂流的发起人之一,同年11月19日参加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时,在德荣县扎木滩不幸遇难,时年34岁。

  上世纪80年代,长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未被人类全程漂流过的大河,漂流长江被称作是“人类对地球的最后一次征服”。为了由中国人在自己土地上实现这“最后的伟大征服”,彰显中华民族尊严和荣耀,一次由众多热血青年组成的“长漂”行动开始了。当时,作为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王建军是长漂发起人之一,中科院成都分院原党组书记侯惠仁任长江科考漂流总指挥。

  对于王建军要漂长江的“疯狂”念头,妻子王毅虽感吃惊,但也明白这是丈夫不会更改的决定:“他平时斯斯文文,但军人家庭出身的他,对祖国和民族有着强烈的信念。”临行前,王建军还笑着给妻子吃“放心丸”:“放心嘛,我负责后勤,不会下水漂,你放心等我回来。”结果,王建军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遇难后,王建军的遗体一直未找到,滚滚长江成了妻子王毅最深的想念和牵挂。昨日,王毅找出了丈夫年轻时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王建军清瘦的脸庞上,浮出一丝浅笑。“当时他们走的时候,我再三给他交代,让他好好负责后勤,不准去漂。”看着照片上的王建军,王毅不禁又生“怨言”:“结果他不听话。”而回想过去24年里给丈夫扫墓的情形,王毅叹道:“每逢清明,成都山地所便会派专车,带我去巴塘县金沙江扫墓。”

  路途太险难以再去

  烈士墓迁到成都

  然而,随着头上的白发渐生,今年已60岁的王毅,已经难以翻越途中那几座海拔4000多米的大山。在成都山地所的帮助下,7月12日,王建军烈士墓地重新安葬在成都烈士陵园。

  此前,在知道丈夫将要于7月12日“回家”以后,王毅便开始忙碌起来。“我要亲手给他缝制一套衣服,还要把他喜欢的东西都找出来,带给他……”她希望把所有的思念全部都织入千针万线中。知道丈夫最喜欢蓝色,王毅特地选了蓝色的布料,请人裁剪后,自己一针一线地给丈夫亲手缝制新衣。“年龄大了,眼神不太好,针脚不够均匀。”1个月后,当精心制作的新衣完成后,王毅还是觉得不够满意,不够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从小与丈夫青梅竹马,王毅知道丈夫喜欢养鸽子,王建军曾经使用的鸽哨一直被王毅珍藏着。此次王建军烈士墓安葬,王毅将丈夫儿时最喜欢的小物件也全部清理出来,希望将丈夫喜欢之物悉数带给他。

  安葬仪式当天,王毅轻轻地将新衣、鸽哨、书籍等物品放入后,看着墓碑,她给丈夫说了一句悄悄话:“你终于回家了。”

  早报记者郑其摄影方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