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产商二、三线城市囤地建城抬升房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7日12:48  现代快报

  记者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等地采访了解到,随着一线城市的房价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不少开发商开始大规模挺进二、三线城市,有些开发商提前四五年即已开始布局。

  部分实力强的开发商在二、三线城市的胃口很大,单个开发项目往往占地四五百亩以上甚至数千亩,如同建“城中之城”,项目开发周期也比较长。然而,部分基层干部和区域性开发商指出,“造城”现象不仅能展现开发商的实力,也是开发商囤地的一种手段,而且对二、三线城市房价的抬升效应也非常明显。

  “人家拿地论顷”

  “缔造城市中心”“建设城市综合体”……去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的不少媒体不断地刊登这样的广告。

  记者从投放广告的“呼和浩特万达广场”项目售楼部了解到,作为呼和浩特市2009年度的重点招商项目,此楼盘总面积为31.17公顷,约合467.5亩。预计投资总额在60亿元左右。按照规划,“呼和浩特万达广场”项目的总建筑面积将超过120万平方米,集居住、商业、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呼和浩特市当地的一些中小开发商说,近年来大房地产商纷纷进军二、三线城市,有些早在四五年前就已开始布局“我们拿地论亩,人家拿地论顷,差距太大了!”

  抬升房价效应明显

  由于“造城”项目建设概念、建筑档次较高,售价一般也领跑市场,对所在区域内的房价提升效应明显。例如,“呼和浩特万达广场”的首期工程启动以来,所售楼房每平方米的售价在5000多元至6500元左右。在此之前,这个项目周边的楼盘,售价一般在每平方米三四千元左右。

  变相囤地扭曲土地供应

  部分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开发商和政府干部指出,由于占地面积大,设定的开发周期长,运营“造城”项目目前已成为部分开发商变相囤地的一种手段。

  据介绍,一家国内知名的房地产企业2006年前后,即开始在包头市大规模拿地布局,当时即取得了近1000亩地,至今开发了仅一半左右。然而在此期间,这家企业又先后拿到了近1000亩土地。

  一些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的干部分析说,实力强的开发商到二、三线城市“造城”,地方政府往往在土地面积、出让金收取、开发周期、销售、税费等方面给了很宽松的政策,这都为开发商囤地提供了便利。据《经济参考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