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产汽车自主研发技术不断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9日17:11  CCTV《经济半小时》

  国产汽车自主研发技术不断升级,日臻成熟

  主编:孟庆海     

  编导:李想、殷莉、傅喻、张严胜、张姝、王海涛、杨娜、王进

  摄像:李慧、陈艳波

  在房地产遭遇调控的时候,汽车成为了新的消费亮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汽车工业总体仍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产量同比增长48.84%,达到892万辆,销量增长47.67%,首次突破900万辆。中国作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了,但是,中国的汽车生产技术又居于什么地位呢?

  在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的展会现场, 我们就能感到一股强劲的现代气息,每家厂商都展出了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的最新研发的产品。参展企业有北汽、上汽、广汽、东风、奇瑞、比亚迪等16家自主汽车厂商,展出车辆有154辆,一进会场,记者就注意到了一辆过去在国外才能一见的高级礼宾车。

  而在这次展会中,记者发现,最为耀眼的明星就是新能源,节能减排车。

  电动车,电动混合性汽车越来越吸引各类汽车生产厂商进行研发投入。 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新产品。

  除了新能源汽车,这些厂商集中展示的另一个亮点就是生产企业对于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的消化及突破,华晨汽车的副总经理刘宏一见到记者,就自豪地展示起了一款新骏捷的中国芯 。

  而北汽在2009年年底成功收购萨博汽车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后,也将其相关技术进行了消化吸收,在北汽的展位上, 这款造型大气的最新车型将于明年上市,采用的技术达到了萨博车系的同类水平,而最让厂商感到欣喜的还是属于北汽自己的新一代发动机。

  而广汽的新车系采用的DCVVT技术, 进一步地提升了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

  对汽车低碳经济的探索,目前国际上采取的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推动电动汽车的研发,另一个就是对柴油发动机的更新换代。而华泰汽车目前自主开发出来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318.23万辆,占乘用车销量的47.35%,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了2%。不过,和整车开发相比,汽车技术尤其关键零部件技术一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软肋。像自动变速箱、汽车电子、发动机共轨技术等,核心技术基本上被国外先进厂家垄断。然而,这样大而不强的局面正在悄然改变,我们再到长春国际车展上去看看。

  第七届长春国际车展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今年长春车展将有132家企业带来927辆展车亮相长春车展,参展车辆数量创历届之最,更有多款车型在长春是首次展出。而在之前举办的北京车展也同样创下了众多之最,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众多国际厂商角逐的舞台,众多新车型、新技术越来越多选择在中国首发或展出,面对众多国际厂商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的自己品牌的表现却让国人眼前一亮,在北京车展上,自主品牌成为全球首发车的最大阵容。他们不仅带来了概念车、首发车,还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新技术

  瑞奇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金戈波:

  这款车子就是搭载我们TGDI(缸内直喷发动机)那一款叫G5,这款G5是我们给商务人士打造的一款,量体裁衣般的给他们打造了一款车子,这个车的动力是非常好的。

  在奇瑞汽车的展台上,一共展出了34款车子,囊括了城市越野车、中高级轿车、微型车和新能源汽车。另外在奇瑞的展台上还有一款他们最新研发的TGDI缸内直喷发动机和一款无级自动变速箱。

  记者在奇瑞的展台上明显感到,自主品牌正在进军中高端市场,奇瑞公司利用瑞麒这一全新的品牌,开始打造自己的中高级轿车,这款黑色的瑞麒G6轿车就是他们在这次车展上推出的顶级车型。

  瑞奇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金戈波:

  我们是对标奥迪A6来做的这款车子,对标就是说我把奥迪A6我们拿来做标准,我测试制动的时候来对照它,我做噪音的时候,我来对照它,事实上我们想的把这款车打造成自主品牌的官车,这款车在7、8月份的时候上市。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57.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比上一年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7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比上一年提高4个百分点。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火爆,自主品牌的销售收入也在迅速增加,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之后,自主品牌一方面在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在调整思路,开始走在汽车市场的前列。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57.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比上一年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7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比上一年提高4个百分点。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火爆,自主品牌的销售收入也在迅速增加,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之后,自主品牌一方面在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在调整思路,开始走在汽车市场的前列。

  瑞奇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金戈波:

  那么只有我们的品牌不断地提升,品牌才能给我们带来溢价,像我的产品,我的利润就会比较高,那么有高的利润,我们投入到研发,投入到品牌建设,投入到服务的力度就会更大,这样的话就会良性循环,越做越好。:

  为了打造自己的中高端品牌,奇瑞公司不仅在德国参加了国际顶尖的汽车赛道测试,而且还在今年参加了达喀尔国际拉力赛,就在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奇瑞宣布世界著名的球星梅西将为奇瑞瑞麒代言。

  随着吉利收购沃尔沃、比亚迪牵手戴姆勒,自主品牌汽车也开始登上了国际舞台

  原通用公司CEO瓦格纳在2007年的上海车展上曾说,通用公司未来的竞争对手是日本的丰田和中国的奇瑞。他并且告诉大家,世界上很多汽车公司都“视奇瑞为未来的强劲对手”。作为一个很多土生土长的自主品牌,奇瑞为什么会让瓦格纳如此看重?与丰田一道成为瓦格纳眼中未来强劲对手的呢?

  在通往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必经之路上,远远地就可以看见耸立在路边的奇瑞QQ和东方之子的巨幅广告牌。在一家商店门口,我们又发现了一辆崭新的奇瑞“旗云”轿车。这位车主告诉我们,他的新车刚买了5个月。

  大马士革市民:奇瑞的发动机很强劲,省油,在保修期维修保养都是免费的,零件也很容易购买到。

  奇瑞汽车在叙利亚的总经销商----阿波罗贸易公司的汽车专卖店,奇瑞的每一辆车就是从这样的专卖店,销往叙利亚全国各地。

  奇瑞第一次进军叙利亚市场,便引起了轰动。从200辆1000辆,再到3000辆,奇瑞汽车出口叙利亚的数量连续翻番。而尝到甜头的奇瑞人,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叙利亚人?

  让奇瑞人高兴的事情还在后头,马来西亚阿拉多公司又与奇瑞签订了价值234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协议,此举开创了中国轿车行业首次向海外公司收取巨额技术转让费的先例。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同耀:我们以技术换取别人的市场,改变了过去我们只希望以市场换取别人的技术的方向。

  此外,尼罗河畔的埃及也印上了奇瑞的足迹,奇瑞公司和埃及CIG公司在埃及首都开罗联合举行发布会。用“QQ”和“风云”的闪亮登场,拉开了中国汽车进军埃及市场的序幕。

  埃及CIG公司总裁苏欧迪:“我们在埃及同样关注着中国,把中国作为榜样。埃及政府鼓励人们购买中国生产的汽车。”

  从2001年首次向叙利亚出口整车,到现在已经行销全球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汇聚了全球超过80万的用户,旗云成为了自主品牌该细分市场的经典车型。奇瑞把中国轿车开到了国外,而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许多技术,在国际上也堪称一流。

  今年汽车工业不仅实现了产销量双双大幅增长,还有一个引人瞩目的变化。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仅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出口量就达到10.56万辆,比2009年同比增长了52%。打开国际市场,离不开核心技术,毕竟,竞争激烈的全球汽车市场也是一个短兵相接的战场。没有技术,就没有赢得胜利的任何机会。那么,自主品牌汽车是如何加快技术创新的呢?

  记者:我们知道奇瑞在自主品牌中,销量是连续9年位居首位,所以在来之前我专门查了一下,我看到今年1到6月份,奇瑞的汽车各品牌累计销量是超过了30万辆,应该说销售火爆的势头是一如既往的,奇瑞为什么能够做到销售长红?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金戈波:首先国家的经济持续的发展,轿车已经到了进入家庭的爆发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第二这么多年,麒瑞通过自主创新我们的成长非常快,我们的产品也非常丰富,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另外就是我们的销售和服务的网络也遍布全国,产品质量极大的提高,使得我们奇瑞的品牌在中国,在全国知名度非常高,所有这一切支撑了我们销量现在很大。

  记者:我理解您的意思,就说我们一方面是有外因,一方面是有内因的存在,那么外因上,我们可能看到是宏观经济层面的变化使然,那么内因方面,奇瑞又是如何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呢?

  我们要把奇瑞打造成一个技术型的企业,用技术取胜,走技术发展的一条路,这么多年呢,我们拿出来我们销售额的10%左右投入到研发上,我们也建立了一支6000余人的研发团队,依靠着大投入,依靠着研发体系,这么说吧,奇瑞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技术上,在技术的创新上。

  10年前,在长江边的一座小城市芜湖,一辆没有名字的汽车下线了,当时从整个汽车行业到广大消费者,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诞生,更没有想到这款连“准生证”都没有的产品如今却伴随着自主创新早已叱咤中国车坛,书写着属于奇瑞也属于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传奇。2007年8月22日,是奇瑞汽车100万辆下线的日子。在这之后,奇瑞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金戈波:我们觉得呢,不能够按照前一阶段那种方式来发展,必须要通过把质量提升,把品牌做强来提升自己,那么我们进行调整,同时我们颁布了五年计划,五年规划,这五年规划呢,是2008年调整,2009年布局,2010年叫精耕,2011年叫成长,2012年叫发展。

  金戈波告诉我们,支持奇瑞“精耕2010”战略的是高达17款的新车计划和亚洲最大汽车实验室等核心技术的推出,总投资超过24亿元人民币。而今年以来,奇瑞围绕新技术也是频繁“出招”。

  金戈波:比如说我们今年的CBT无级变速箱我们已经下线,即将要装配到我们产品上。另外我们2.0TD第二发动机,就是汽油钢内直喷的发动机我们也开发出来了,配备在我身后G5这个车上,这两项技术都是国际上比较超前的技术。尤其是我们TD第二发动机,这个发动机技术是目前只是少数的跨国公司才拥有这项技术。

  记者:那您认为作为民族品牌的代表,奇瑞还缺什么,还需要做什么?

  金戈波:我们觉得我们现在最大短版就是我们品牌,我们的品牌积累时间短了,我们想在品牌方面呢要下功夫,过去呢,我们主要的精力我们是集中在产品的研发,产品创新,我们以后我们会更多的在产品的这种打造,品牌创新方面。

  如果说,迅速扩大的国内消费市场,给自主品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成长空间,那么,对它们来说,恐怕一个更大的机遇还是来自于新能源汽车,雷诺CEO卡洛斯曾经预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和国际品牌第一次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因为新能源汽车不仅代表了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还因为中国汽车终于有了第一次在技术上超越国际对手的契机。然而,怎么才能把这次技术变局变成中国汽车实现跨越的跳板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从哥本哈根到北京的“两会”,“新能源”正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热门的词汇。而新能源汽车更是成为低碳时代的宠儿。

  美国政府表示,还将拿出60亿美元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英国政府则计划投入2.3亿英镑对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德国也于今年的5月3日公布了《国家电动车发展纲要》,该纲要提出了德国电动车数量在2020年前超过一百万辆的目标。在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的同时,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成为各大汽车巨头集中火力拼抢的主战场。

  当国际巨头纷纷出手新能源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时,中国的车企第一次有机会和这些国际巨头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008年12月,比亚迪推出首批双模电动车F3DM,比亚迪成为世界首款量产双模电动车的生产商,王传福希望能够借电动汽车的机遇,一举让比亚迪实现成为一个世界级汽车企业的梦想。

  与他抱有同样信心的还有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就在比亚迪F3DM电动汽车上市前不久,巴菲特购买了比亚迪的股票。当比亚迪总裁王传福送给巴菲特一辆电动汽车模型时,巴菲特幽默地回赠了一个钱包。巴菲特的这一举动更让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充满无限的想象。

  今年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大步向前迈进。5月17日比亚迪在深圳共投放40辆e6纯电动车作为出租汽车使用,比亚迪e6成为全球首款纯电动出租车。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王传福:当然这个后面路还很长 比亚迪还会持续的进行探索 把一些人类最需要的新能源的技术能够尽快尽早的商业化

  据了解,比亚迪e6是目前世界上续驶里程最长的纯电动轿车,续驶里程超过300Km。在强手如林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什么比亚迪e6能够成为领跑者呢?

  比亚迪技术人员 肖海平:E6车采用的是比亚迪装载的铁电池 它装载我们车的底部 续航里程可以达到综合工况300公里 加速性能也非常好 从零到百公里加速小于十秒 最高车速可以达到140公里以上。

  作为E6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比亚迪公司早在2003年就开始研发铁电池技术,先后克服了电池的续航里程、散热性和一致性的问题,谈到铁电池的一致性问题,从事研发的新能源项目工程师肖工对此记忆深刻。

  比亚迪技术人员 肖海平 :因为E6车是串联的 它有一个木桶效应 一块电池的好坏它会决定整个电池组的好坏 比如你平时开车 如果产品一致性解决不好的话 可能出现无法启动这样一个情况 所以说我们必须要解决产品一致性的问题 。

  为了尽快适应市场及研发的需求,比亚迪公司加大了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力度,在研发铁电池的过程中,比亚迪技术人员采用了针刺、火烧、高温高压、撞击等极端环境实验,确保了电池的安全性,经过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一问题,使铁电池技术得以不断优化和提升。

  为了尽快适应市场及研发的需求,比亚迪公司加大了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力度,在研发铁电池的过程中,比亚迪技术人员采用了针刺、火烧、高温高压、撞击等极端环境实验,确保了电池的安全性,经过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一问题,使铁电池技术得以不断优化和提升。

  由于是纯电动车,E6没有发动机,也没有排气管,记者在比亚迪汽车展示大厅看到E6车车身部分的进气口是封死的,看上去不仅时尚新颖,而且低碳环保。

  比亚迪技术人员 肖海平:这个车里面这个是电池 它对应的是我们车底下面的电池组,然后这边的是电池管理单元 包括充电快充慢充包括电流的输出都是它控制的 它相当于电脑的控制系统。

  比亚迪e6百公里能耗为21.5度电,仅为燃油车1/3至1/4的消费价格,e6百公里加速时间不超过10秒,e6最高车速为140km/h以上。同时,比亚迪e6出租版配备的3c充电将大大缩减充电时间,在15分钟内就能充满80%的电能。不仅是E6的纯电动车型,比亚迪公司的其他车型也都融入了节能环保的元素。

  记者: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块类似于全景天窗的太阳能充电的电池板 那么这款车是F3DM双模电动汽车 这块电池板可以在晴天的情况下正常为车内源源不断地充电 以供车内照明空调等设施使用的动力来源

  近日,美国《商业周刊》发布2010年“全球创新企业50强”排行榜。比亚迪首次上榜便突入前八强,成为入围前十的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实际上,除了比亚迪中国其它的汽车企业也不甘落后,2008年底,首批30辆长安奔奔电动汽车,投放加拿大市场,2009年2月,奇瑞首款电动汽车s18下线;北汽福田纯电汽车迷迪,已于2009年底投产。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六大汽车集团以及奇瑞、吉利、比亚迪等在内的,至少40家中国汽车企业目前已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和国际汽车巨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包括比亚迪在内,奇瑞、吉利、长城、上汽等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商,现在无一不将新能源汽车尤其电动车的研发放到了核心位置。任何市场优势都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日积月累的结果,那么,中国汽车企业怎么才能在创造了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的同时,成长为最具竞争实力的中国军团呢?

  跟国际品牌对比,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水平呢?北京市工业专家顾问、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向我们透露了国研中心报告中的一个调查结果。

  北京市工业专家顾问 贾新光:我们整体的竞争力和日本比较,那么日本是88.8分的话,我们只有65分,这么一个水平,那么我们最差的就是海外生产,那么应该是只有零点几,其次就是海外的销售,那么也是不到2%,这么一个数据,再差一点的,就是我们的自主品牌和创新,那么这个都是在15%到20%,。。。所以呢就说我们实际上在国际竞争力上是最弱的。

  贾新光告诉记者,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但是我国的企业相对都比较小,生产比较分散。这样很难产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本土品牌

  贾新光:现在我们国家呢,应该说有130多家汽车厂,就是说我们虽然是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但是我们的企业相对都是比较小,生产比较分散,国外呢,认为一个大公司要有4、5个平台最好,那么这4、5个平台需要4、500万辆把它分摊掉那竞争力最好,我们现在2、30万的自主企业,它也要搞5、6个,7、8个平台。

  贾新光还认为,像美国、日本、德国这些世界上生产汽车的强国,最终通过优胜劣汰,整合兼并,都只剩下两、三家汽车企业,中国如果要进行汽车领域产业结构调整,也应该让这些自主品牌的车企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

  贾新光:你保护就是放在动物园里,最后没有竞争力

  记者:最近我们看到一个说法,说中国汽车产业十年以后一定能和日韩相当,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非常振奋的说法,我不知道您对这个说法是同样的乐观和肯定呢?

  金戈波:我是非常乐观的,因为我们现在的,我们感觉到我们现在的差距和一些跨国公司的差距现在越来越小,通过自主创新以后,我们找到了一些发展的门路,应该说今后自主品牌发展它的速度会更快。

  记者:但是也有人说,难道几年和十几年的时间,中国汽车产业就能够完成国外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吗?

  金戈波说:“因为现在的技术条件跟过去不一样了,随着整个汽车工业,包括随着有些合资品牌,跨国公司进入到中国市场,事实上也提升了我们中国的,比方说配套,比方说一些观念的一些改变,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发展自己就会更快。

  记者:您心中的汽车强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金戈波:汽车强国一定要有全世界的,或者这么说吧,汽车强国一定要具备几个跨国公司,那么现在我们还没有。

  半小时观察  

  有句广告词很多人都还记得,有路必有丰田车。听到这句话似乎一下把我们拉回到二十多年前,日本汽车畅行全球的时候。二十多年后,中国汽车也站在了日本汽车当年的起跑线上,正在打开走向世界的大门。也许,从车型设计、生产能力、市场营销上来说,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看得见的差距这几年正逐渐缩小。可是在核心竞争力上,自主品牌还是存在差距,即使面对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我们如何把技术上的后发优势,从一种可能性变成实实在在的事实,也需要付出不少努力。不要忘了,技术换代既是我们超越对手的机会,也是对手甩开我们的时机。就像电视机市场从传统显像管向平板技术过渡的时候,中国企业就曾惨遭滑铁卢,只能依靠进口面板维持生存。中国汽车赢得整体竞争优势,不能寄希望于某些新技术取得突破,一举就能高歌猛进,而应当在体制和战略上也找到创新的激情。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