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特派记者杜洪雷片/本报特派记者陈文进
对于正在九江江新洲防汛的一些解放军官兵来说,12年是一个轮回。12年前,他们奋战在九江大堤的决口处;12年后,他们又来到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面对的敌人只有一个——长江洪水。7月21日,记者采访数位曾参加过1998年九江抗洪的老兵,其中一位名叫牛冬的是山东老乡。
抗洪时没有官只有兵
35岁的何少波现在是南京军区驻杭某部炮兵团政治处主任,12年前他曾是赫赫有名的“红军团”中的一名排长。“红军团”由于在封堵九江决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模范团”。
何少波是个典型的南方人,说话轻声细语,但是讲起当年的九江抗洪却突然激动起来。“当年的洪水不是现在这个能够比较的。”1998年8月8日,九江长江大堤决口第二天,何少波所在的“红军团”便赶到决口处。
一下车,何少波和战友们来不及喘息就投入战斗。扛沙袋,先是一趟一袋,后来就是一趟两袋。从8日晚上6点多一直到9日下午1点,他们如同机器人一般将沙袋抛进决口处,没有休息。
“首长下令‘休息一下’,我们直接倒在地上,很快就睡着了。”那时没有兵,也没有官。一声“立正”之后,每个人又像充满力量一样冲上大堤扛沙袋。
此次,何少波所在的炮兵团7月16日赶到当时有崩岸之险的江新洲。经过数天的加固,江新洲的大堤暂时没有危险。
瞒着父母抗洪的山东兵
20日上午,江新洲南堤出现险情。部队官兵130多人紧急赶到,将一袋袋装好石料和混合料的沙袋有序地放置在堤岸上。一个小伙子拿着相机跑上跑下不断地记录着战友们防汛抢险的身姿。这个小伙子就是牛冬,一个淳朴的山东兵。
1998年8月9日,参军只有一年的牛冬赶到了九江决口处。牛冬和战友们一下冲进了没过半腰的水里,扛起沙袋就冲上大堤。这样一干就是两天两夜。 “有一整天的时间几乎不吃不喝,连下腰捡矿泉水瓶喝水的时间都没有。”牛冬说道。
当年去九江抗洪,牛冬一直瞒着东营老家的父母。直到从九江撤回以后,他才开口对家里人讲。这次,牛冬同样没有告诉家里的老人,“我真的害怕老人担心”。
现在,牛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团里负责新闻报道摄影的任务,在军队里获得多个荣誉。
据记者了解,在这130多名官兵中,有14人曾经参加过1998年的九江抗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