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玄武湖湖神姓甚名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6日02:46  现代快报

  

玄武湖湖神姓甚名谁
玄武湖湖神姓甚名谁
玄武湖湖神姓甚名谁
玄武湖湖神姓甚名谁

  ■南京玄武湖有座湖神庙,您知道吗

  ■湖神庙里供了谁,您知道吗

  ■湖神庙为何一反传统坐西朝东,您知道吗

  周先生是湖南路一家公司的职员,午饭后,他常常揣着自己的公园年卡去玄武湖转悠。那天,周先生无意中走到了一座古庙前,门上方的“古湖神庙”四个字,引起了他的注意。“我在这一带生活二十多年了,还从来没听说过湖神的故事。”回到办公室后,周先生带着疑问请教了办公室里的“老南京”们,众人纷纷摇头,只有一个同事说:“那里我也去过,好像是和曾国藩有关。”

  玄武湖的湖神到底有什么来头,怎么又和曾国藩扯上了关系?心存疑惑的周先生一个电话打到了发现周刊:“请你们帮我发现发现吧。”

  湖神庙坐西朝东方向挺奇怪

  记者和周先生在玄武门碰头,一起前往湖神庙。

  进了玄武门一直向东走,到了环洲,分出两条路,周先生示意记者拐向那条朝左的路。沿路有郭璞墩、儿童乐园等景点。10多分钟后,记者来到了芳桥。过了芳桥,就是位于玄武湖北部的梁洲。拾级而上,穿过一座拱门,在梁洲西北角,记者看到了周先生所讲的“古湖神庙”。

  推开朱红色的大门,眼前的湖神庙规模并不大,仅有三栋相连的古式建筑,从三个方向环抱着小小的院落。逼仄的小院里,则堆放着很多杂物。一位正在烧饭的阿姨告诉记者,这里目前正在重修,暂时不对外开放。至于这座湖神庙的来历,阿姨说她并不清楚。

  出了湖神庙,记者突然注意到,湖神庙主建筑坐西朝东,大门居然是开在东边。众所周知,古代的中国人,出于采光和通风的需求,房屋一般都坐北朝南,玄武湖湖神庙为何要采取这种颇为奇特的方向呢?记者带着这个疑问走到了门口竖着的一块木牌前,那上面的文字也许能解开这个疑问。

  然而,让记者略感失望的是,木牌上雕刻的文字,只是简单介绍了湖神庙的来历:“初为神祠,传为明洪武年间为纪念一毛姓老人而建,民间又称其‘毛老人庙’,后改为‘湖神庙’。此庙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中。现在的建筑是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于同治十一年重建。”

  短短几十字的文字,不仅没能解释记者原先的疑问,反倒又新增了两个疑问:传说当中的那位毛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曾国藩重修湖神庙,又寓意何在?

  湖神庙是“皇家档案馆”副产品

  为了弄清心中的疑惑,记者和周先生离开梁洲来到樱洲,找到了在玄武湖发展研究室工作的詹宁。听了记者的疑问后,詹宁回答说:“玄武湖的湖神庙,可以算是黄册库的副产品。”

  史书记载,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朱元璋首先从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改革,并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黄册制度”。黄册是户籍与赋役合二为一的册籍,以登载家庭人口、财产为主。明王朝政府规定黄册十年大造一次,除各地政府存留一份外,还须向户部呈送一份。按黄册制度规定,呈进到户部的册籍必须以优质黄纸或黄绢做封面,以备皇帝御览,故而称之为“黄册”。按五行家的说法,黄色是中央色,非王者莫用。自隋唐以后,黄色便成了御用的颜色,所以进呈册采用黄色也就顺理成章了。

  由于黄册直接关系到统治者对全国人口,以及徭役赋税的控制,关系到其政权的稳固与否,因此,数目庞大的黄册如何存放和保管,让朱元璋颇费心思。他在众多不同的建议中,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选用“周遭四十里,中突数洲,断岸千尺,形势天造地设”的后湖(注,即今天的玄武湖)作为存放黄册的库址。朱元璋有意识地将黄册库建在湖内的几个小岛之上,完全是从玄武湖的地理形势来考虑的。他认为小岛之间四面环水可以避免火灾,另一方面,玄武湖虽然位置在明代政治、经济中心的南京,但实际上湖水和城墙就像两道天然屏障隔绝了湖内与外界。朱元璋认为,这样的地理条件,才是保管和利用黄册的最合适的地方。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后湖的黄册库正式建好,此后,源源不断的黄册被送入其中保存。而风光旖旎的后湖,则成为重兵把守的皇家禁地。

  黄册库可以说是朱元璋的皇家档案馆,那么湖神庙又怎么和它扯上了关系呢?

  玄武湖湖神到底姓毛还是姓茅

  经詹宁介绍,记者又找到了曾在玄武湖管理处工作的李源。李源说:“梁洲上的古湖神庙,民间也叫做毛老人庙,这里面还有个传说。”

  据说,明初,朱元璋为在玄武湖建黄册库,打算强行驱走常年居住在玄武湖,并以此为生的湖民。湖民中有个孤苦伶仃的毛姓老人,被大家推举为代表,到皇宫里找朱元璋说理。朱元璋接待了毛老人,并耐心询问他为何而来。毛老人说:“玄武湖里老鼠太多,皇上在这里建黄册库,不怕黄册被老鼠咬坏吗?”

  朱元璋当然不会因为毛老人一句话,就换了黄册库的地点。可是毛老人说得又很有道理,怎么办呢?看着眼前的毛老人,朱元璋突然有了一个主意。随后,朱元璋下令将毛老人封为黄册库总监,理由是毛和“猫”同音,有了这样一位总监,不愁镇不住老鼠。毛老人当然不会去当这个损害湖民利益的总监,于是他被锁进一个地窖,十来天后,活活饿死了。黄册库建好后,朱元璋得知被他封为黄册库总监的毛老人已死,生了恻隐之心,命修建毛老人庙祭祀老人,同时也镇一镇鼠患。

  讲完这个民间传说后,李源强调:“这个毕竟只是传说,真实性很值得怀疑。”

  李源告诉记者,这个传说的雏形应该是《后湖志》中的《神祀记》。《神祀记》中记载:“玄武湖西有神祠,附祠有方台,纵横可丈许。相传洪武间都城耆民茅姓者献策,出上意表,上甚奇之,遂用其言:册库皆东西向,日朝出,册暴东影;日夕入,册暴西影;万世利也。已而,作窖筑其人于中。”

  按照这个记载,毛老人庙其实是“茅老人庙”。茅老人本来是好心献计,哪想到自己倒被活埋在了里面。

  《后湖志》中虽然有这样的记载,不过李源表示,“《神祀记》的作者本人,在文章里就表示怀疑这个说法。这个传说之所以流传开来,大概和朱元璋性格比较残暴有关。老百姓常常会把自己的想象强加于帝王。”

  黄册库坐西朝东其实是为了防潮

  看来,不管是毛老人还是茅老人,都只是传说中的人物。当然,一切传说皆有源头,李源通过查找文献资料,还是为这个传说找到了源头。

  据明代人李默在《孤树哀谈》中记载:“洪武初,天下官员三年一朝觐,而凡州县之老人与焉。某年朝觐,太祖问一老人曰:‘朕将命工部筑室于后湖之中,以为藏天下黄册之所,然当作何向宜乎?’老人对曰:‘此堂当东西向,庶朝夕皆为日色所晒,而黄册无浥烂之虞也。’”

  这段记载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朱元璋修建黄册库时,确有民间有识之士为他出谋划策,让他将册库修建成东西向,可以从早到晚充分接受阳光,防止回潮腐烂。

  史书记载如此,那么朱元璋到底有没有用民间高人所献妙计呢?

  李源说,根据史书中描写的情形,建成后的黄册库库房确实都是东西朝向的,而且每间库房前后都有窗户,以便早晚接受阳光照射。“这与我国绝大多数房屋都南北向的建筑习惯不同。虽然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日光照射并不利于档案长期保存,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为避免湖面蒸发形成的潮湿环境损害册页,这的确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朱元璋费尽心思为他的“皇家档案馆”找了这么一处好位置,然而,他苦心经营的黄册制度,并没能保住朱家的“万世江山”。自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后,由于大小官吏在造黄册时违例作弊,黄册内容的可靠性越来越差。到了明末,有些黄册所开人户的姓名及其财产,仍然是270多年前洪武年间的姓名和数目。

  制度的漏洞使得黄册制度日益流于形式,而一直困扰着黄册库的鼠患,实际上也从来没有因为传说中“毛老人庙”就被镇住。每次晾晒黄册时,都能在里面发现很多死老鼠。老鼠的疯狂咬啮,使得大量黄册被损坏。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吊死景山后,南明小朝廷掌管下的玄武湖黄册库,更成为一个过时的摆设。因为黄册是用棉纸做成,可抵挡弓箭,因此被大量用于军事目的,成为“造甲点火”的原料。

  随着明朝覆亡,黄册制度土崩瓦解,位于曾经的“皇家档案馆”旁的毛老人庙,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湖神庙内曾

  供过曾国藩的像

  清朝年间,玄武湖恢复养殖捕捞业。湖民们认为,当初朱元璋因“毛”与“猫”同音,建造毛老人庙来镇鼠,而实际上“猫”同样爱食鱼,对养殖业极为不利。于是湖民经过公议,改“毛老人庙”为“湖神庙”,以祈求湖神赐福消灾。此后,湖民们在捕鱼之前,都要来此设香案、供品,祭拜湖神。由于受寺庙文化的影响,湖神庙在清代是商贾云集之地,玄武湖的湖产品均是从这里批发销售,梁洲码头每天吆喝、叫卖声不断,这里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据说,康熙皇帝下江南时,还曾来此祭祀湖神。

  到了几百年后的清末,这种诗情画意的场面再次遭到了破坏。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进南京城,湖神庙殿堂被破坏。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攻克南京,湖神庙再次遭到浩劫。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面对南京城的满目疮痍,他从多方面给予整治,首先从教育出发,修盖贡院,普及文化,举行乡试。其次,建造南京旗兵营,裁撤四万湘军,为稳定南京的社会秩序,建立保甲局,推行保甲制度。同时,曾国藩还命人恢复市内各处景观,其中就包括玄武湖上的湖神庙。

  南京学者薛冰告诉记者,他在民国学者夏仁虎修撰的《玄武湖志》上,就看到了一段曾国藩修建湖神庙的记载:“同治十年(1871年)夏四月,总督曾国藩建湖神庙于后湖莲萼洲(注:即今天的梁洲),修旷观亭……”同治十一年(1872年),湖神庙和旷观亭建好。新建的湖神庙“地势壮丽,形胜天然,屋宇宽宏,亭台轩敞。”曾国藩曾邀宾客幕僚在此饮酒赋诗,畅谈国事。当时的盛况常使游人驻足,可谓盛极一时。

  湖神庙建好的同一年,曾国藩病故于两江总督署内。曾国藩逝世后,湖神庙大仙楼内供有曾国藩遗像,遗像两侧是左宗棠书写的挽联:“知人知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宣统年间,有人在这里设置小学,招收湖民子女入学。民国期间,湖神庙一度成为茶社,供游人品茗览胜。1940年3月,市园林管理处出资维修湖神庙,并请市长赐题“湖神庙”横额,以资纪念。建国后,湖神庙被辟为展览馆。

  玄武湖黄册库展览馆的黄永武告诉记者,如今的湖神庙,已比曾国藩重修时的规模小了很多,“湖神庙前的铜钩井,原先是在庙内,现在却在庙外了。与湖神庙一墙之隔的黄册库展览馆,就是原先的旷观亭位置所在。这两处建筑,都还保留着坐西朝东的黄册库建筑特点。”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白雁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赵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