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些地方出现乳企间暗中提价争抢奶源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7日00:24  央视《经济半小时》

  奶农:要是(养)牛好的话,大伙能不养嘛,能说扯家撇业出去打工嘛。

  在双城五家镇的民安村,记者遇到了正犯难的何秀萍,从事奶牛养殖十几年她告诉记者,本想把家里剩下八头奶牛杀了卖肉,但是因为最近牛肉行情不好,就只能赔钱养着。

  ##同期

  黑龙江省双城市民安村 奶农 何秀萍

  奶农:(牛奶收价是)一块三毛六一斤,(一头牛一个月出)六百斤奶,才卖七百多块钱,喂就将近七百多块钱,你说能挣钱嘛。

  何秀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鲜奶的价格虽然从年初的每公斤2.4元,涨到了现在每公斤2.70元,但这个涨幅不过只有13%。而今年玉米价格每公斤从1.2元涨到了现在的2.0元钱左右;秸秆的价格也由0.5元一捆涨到了2元钱;综合算下来每公斤牛奶的成本大约为2.65元/公斤,比1年前提高了约20%,明显高于奶价的上调幅度。

  黑龙江省双城市民安村 奶农

  奶农:大伙没有信心养了。

  采访时,很多奶农都向记者表示,自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鲜奶收购价一路下跌,最大跌幅超过50%,此后奶企总以乳品市场萎缩为由,持续低价收购。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鲜乳不能直接交易,必须经奶站或奶企加工后才能上市,所以这就造成奶源的价格、等级都由奶企说了算,没有话语权的奶农只能被动接受。

  黑龙江省安达市八一村奶农

  奶农:反正人家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黑龙江省安达市友谊村奶农

  奶农:我们跟他们(奶企奶站)说也没用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无奈的奶农告诉记者,杀牛容易养牛难。即使现在市场一下变好了,要想重新培育奶牛市场也至少需要两年半的时间。

  黑龙江省安达市友谊村奶农

  奶农:一头牛出生到出奶,这期间培育它要七千块钱左右。

  记者:那时间呢?

  奶农:时间是两年半。

  叶海燕是安达市红胜奶站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这里的生鲜奶都是统一供应给贝因美乳品公司的。但是因为最近奶牛数量减少,他们每天的鲜奶收购量也明显少了许多。

  黑龙江省安达市红胜奶站工作人员  叶海燕

  叶海燕:现在一天(鲜奶)能收一吨到一吨半左右,以前能收两吨多,以前是?两个月之前吧。每个站普遍都得少半吨左右。

  调查中记者发现,在黑龙江,一些奶企为了争抢奶源已经开始暗自提价、跨区收奶,甚至还大打出手,一场惊心动魄的奶源争夺战正在激烈上演。

  黑龙江省安达市友谊村奶农

  奶农:(后面提上来的)它(雀巢公司)鲜奶收购价一斤一块三、一块四毛多钱,我就不给它,我给它少,一天才100斤,剩下的都给完达山(公司),完达山给我一块四毛五一斤,

  它来拉。

  记者:它来拉?

  奶农:他们还限制,反正偷着拉,雀巢公司还限制。

  记者:为什么限制?

  奶农:就是不让奶外卖,这片是雀巢买的奶源基地。

  据了解, 2000年初,随着乳品市场快速发展,蒙牛、雀巢等一大批大型乳品企业纷纷到黑龙江省安营扎寨、建立奶源基地,目前这里的乳企数量已经超过84家。尤其是最近两年、不少乳企还在不断扩大产能,以双城雀巢为例,今年上马的四期工程投产后,日鲜奶加工能力将由1500吨,提升到2500吨,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厂之一。但是奶农大量弃养奶牛的行为,却让这些乳企的热情瞬间降至冰点。据介绍,目前仅双城地区的雀巢公司日收购生鲜乳量只有1000吨左右,比去年同期的1200多吨下降了16%。而那些没有固定奶源基地的乳品企业,日子就更难过了,龙丹、摇篮等企业,五月份日收生鲜乳的缺口就已经达到了20-30%。因为“吃不饱”,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乳企间暗中提价、争抢奶源的现象。

  黑龙江省双城市民安村奶农 王林昌

  王林昌:说给南面庆城的老百姓给揍了,怎么讲?他们去堵奶,什么叫堵奶?就是我们这奶有往外送的,不给雀巢公司,政府不让。为什么?它缺奶啊。

  记者:我现在是在哈尔滨市一家大型超市的乳品专卖区,在这里我看到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搞降价促销的活动,从这边袋装液态奶到这里的高档精品奶,还有各种酸奶也都在活动中。促销的方式也是各有不同,像这家就是采取直接赠送礼品的方式,也有直接降价销售,比如这袋200克的液态奶,原价还是1.1元,现在直接就便宜了近两毛钱。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液态奶的售价都普遍调低了近20%,不过降价并非因为销量下滑,虽然夏季是乳品的销售淡季,但是作为很多家庭的每日必需品,奶制品的销量还一直不错。那么降价原因何在?

  黑龙江省哈尔滨某超市销售人员

  销售人员:顾客来选奶的时候,他都要先看价格,如果价格便宜,就是顾客的首选。

  记者:不同的品牌类似的产品如果不搞促销的话销量会有变化吗?

  销售人员:那肯定不如搞促销的产品,它的销量要高一些。

  乳制品行业一头关系着千千万万奶农的切身利益,一头关系着无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可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这条产业链两端却是一头成本上升、利润微薄,另一头竞相杀价、低价促销。这种无序的产业格局给进口乳制品提供了巨大空间,就拿进口奶粉来说,已经悄然形成垄断之势,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内奶粉价格。

  记者:这里是天津港保税区,经销商告诉记者,从天津口岸进口的乳制品都需要经过这里或港强两个地方发出去,数据显示,今年1-5月,经天津口岸进口的乳制品达到9.5万吨,平均进口价格达到2608美元。

  在保税区物流园10号仓库,记者看到一家经销商还没发货的库存奶粉,这里一共有25个托盘,每个托盘40袋25公斤装的进口智利全脂奶粉,经销商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全部的库存全脂奶粉共25吨,这在所有进口奶粉经销商算是的库存量比较少的,有些经销商现在仓库中有四五百吨的存量。

  记者:这些全脂奶粉的生产日期是2010年4月25,经销商告诉我们,这些奶粉是今年7月中旬到货的,他们在8月底之前会把库存25吨全脂奶粉奶粉全部发给加工工厂,也就是说,这些奶粉从生产到送到乳制品加工工厂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

  经销商:一般从我们跟国外签合同,开具信用证,他再生产发货,到这边再报关,总共在3个月左右。

  记者:从生产到客户手里,需要多长时间?

  经销商:一般在三个月到四个月,最多四个月。

  近几年,国内企业选用进口奶粉数量逐年增加,经销商告诉记者,虽然进口奶粉在价钱上高于国产奶粉,但是其优良的品质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乳制品企业,选择其作为加工原料。

  经销商:第一个三聚氰胺的影响,对国产的不放心,第二个国产奶源的不均一,不均衡,有可能有的奶好有的奶不好,拼到一块的话,奶的品质控制上,不如国外控制的好。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后,众多外国品牌奶粉趁机大举进入国内市场,仅2009年我国奶粉进口量同比增幅50%左右。有数据显示,洋奶粉市场份额由2008年初的70%上升到目前的约85%左右。

  经销商:总体来说在逐年增长,08年以后三聚氰胺,之后增长明显,对全脂奶粉的需求,比较大,今年4月涨幅比较大。

  记者:之前是多少钱?

  经销商:之前3000多美金。

  记者:那涨了之后呢?

  经销商:涨完以后最高达到4100多美金。

  天津海关和深圳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进口奶粉均价12个月来首次突破3000美元关口,达到3060美元/吨,增长25.4%。3月进口奶粉均价达到3484美元/吨。5月进口均价达到3365美元/吨。而今天1-5月进口乳制品价格增速达到70%。

  乳品研究专家 魏荣禄

  魏荣禄:过去是一万多一吨,现在是两万多甚至是三万多了。

  魏荣禄告诉记者,中国的乳品行业实际上正发生着一个让他非常忧心的变化。我们国家的奶业发展水平低,养殖户利润微薄甚至不挣钱。而在新西兰等很多国家,对乳品行业进行补贴政策,导致进口原料奶粉价格比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价每吨要低7000元。早在2006年,进口奶粉就以质优价低的优势开始抢占国内高端奶粉市场。

  乳品研究专家 魏荣禄

  魏荣禄:购买国外奶粉比较多,因为一个是它相对的,质量好一点,价格便宜,所以数量就多一些。

  魏荣禄告诉记者,目前,发达国家的乳品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我国具有庞大的人口规模,乳品市场潜力很大,所以一些发达国家的乳业跨国公司,早已将开拓中国市场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除了奶粉这一传统的优势项目,外资还把触角伸到了液态奶领域。日本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朝日啤酒宣布进军中国液态奶市场。目前北京、上海、青岛三地已有朝日绿源牛奶销售,价格是普通牛奶的1.5至2倍。而有近40年历史的韩国每日乳业公司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准备在山东威海建设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企业。法国乳业巨头达能不仅收购了妙士乳业,还积极接触新希望乳业,准备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实现控股新希望乳业的目标。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进口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也由70.6%增加到86.8%,国产品牌奶粉则由29.4%下降到了13.2%。

  乳品研究专家 魏荣禄

  魏荣禄:主要是新西兰,其次是澳大利亚,再其次是美国。

  记者:它会处于一个垄断的地位吗?

  魏荣禄:基本上是可以这样说,可以左右我们。

  经销商:有一定的垄断了,大家目前来看都是看新西兰,看新西兰的拍卖价格,它其实就是一个,价格的风向标,如果它涨的话,这个市场就可能跟着涨,如果它回落的话,(市场)就会跟着回落,所以它的这个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魏荣禄指出,进口奶粉数量逐渐攀升,洋奶粉已掌控国内市场定价话语权。未来3到5年,国产奶粉企业还不具备与洋奶粉叫板的能力。

  更让老人家担心的是,这种定价权的丧失,可能会进一步打击国内乳品行业,引发恶性循环带来的是不可想象的安全危害。在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曾经一度以奶粉对伊拉克进行军事制裁,拒绝并停止奶粉对伊拉克的出口,导致伊拉克国内奶粉紧缺,造成大量应有儿童饿死。对于奶业发展的现状,黑龙江奶业协会秘书长同样忧心忡忡。

  黑龙江奶业协会秘书长 吴和平

  吴和平: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是否要加快研究一个长效的办法,在我们国内制订一个长期的一个奶粉储备流转的制度,它会对稳定行业高峰低谷这种不断的变化起到一个稳定作用。

  乳品研究专家 魏荣禄

  记者:您认为,我们自己的产业需要怎么做。

  魏荣禄:说到底,表现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我们不要九龙治水。可以责成一个部委来完成,在发达国家奶业占到20% 到40% 

  我们只占到多少呢? 我们只占了1.75% 。

  半小时观察

  平心而论,乳制品行业的崛起不仅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带动千万农民增收,对国民健康营养水平的提升也功不可没。过去三十年,我们国家的牛奶产量提高了38倍,奶类人均年消费量从不到1公斤提高到28.3公斤,乳制品行业真正成为一个惠及13亿人的大产业。但是,作为行业基础的原奶生产环节,却常常被忽视,除了小部分企业自建奶源基地,绝大部分原奶还靠奶农分散饲养分散供应。在这样的格局下,奶农与乳制品企业的关系必然会充斥着对立与博弈,供应充足的时候企业压价,供应紧张的时候企业抢奶,处于弱势地位的奶农只好从奶牛的口粮上做文章,压低成本。乳制品生产有它的特殊性,两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带给我们沉痛的教训,没有好的制度,就无法协调各个环节的利益,而利益的扭曲最终会让产品品质失去保障。奶粉为什么成了公共事件的主角?希望这次事件,带给乳制品行业的不仅仅是虚惊一场,还有一场深刻的反思。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牛奶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