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陕西凤县扶贫安居工程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8日10:29  新华网

  近年来国家不断投入资金,实施一系列统筹城乡关注民生、改善人居生态生活环境的惠民工程。如何使用好这些项目资金,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使人民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陕西凤县统筹城乡、整合项目和资金实施扶贫安居工程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例证。

  拣最难啃的骨头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是总人口11万,其中农业人口7.6万人,农村人口散居,自然环境复杂,曾先后被列为国家秦巴山区贫困县、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06年末,全县在册五保供养对象809人,有12所敬老院,规模小、床位少、供养设施落后,集中供养的仅177人;全县还有1545户6190人居住在窑洞、茅草房或单家独户居住在深山老林;在1000多个农村家庭中,还生活着2065名痴、呆、傻、残和精神病人,其中老年人约占30%,成为这些家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桎梏,用传统的救济、救助、低保等手段,难以彻底解决他们及其家庭的困难和问题,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安定,被人们称为“最难啃的骨头”。

  面对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凤县的决策者认为,凤县虽是典型的山区县,又是一个资源大县,改革开放以来,以铅锌、黄金为主的工业迅速发展,为统筹城乡、以工哺农提供了条件,让特困人群分享到更多的改革开放成果是政府的应有之责。2006年末,凤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告别窑洞、告别茅草房、告别单家独户的“三告别”和建设一个高标准的中心敬老院,对痴、呆、傻、残实行集中生活管护、集中康复治疗、集中生产劳动的“三集中”工程,为农村五保供养、解放特困家庭创出一条新路。

  政府主导、高点谋划

  在首先实施的“三告别”工程中,凤县认真做到调查组人员、调查范围、调查对象条件、确认程序、结果“五公开”和实行村、乡镇、县扶贫办三级审查。并坚持就近、就地在行政村内落实搬迁地点,向居住集中地靠拢和群众上学、看病便捷,通电、通路、通水的地方安置。同时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扶贫移民搬迁相结合,统筹规划,分批实施。对无能力建房的窑洞户、茅草房户、孤儿寡母户全额补助建房资金。“5.12”地震后,对223户无力建房的特困户,除国家的2万元建房补贴,县上又分别从扶贫和民政项目上各统筹1万元,无偿帮助建房。

  县级建设大型综合性福利园区,对五保老人及痴、呆、傻、残实行“三集中”,当时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尚属首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凤县专门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工程实施方案及选址、资金筹集等重大问题。并经反复勘察,决定投资2000万元,瞄准建设西北地区一流福利院的目标,在距县城20公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凤州镇邓家台村分步实施占地150亩,包括中心敬老院等五个分院的福利园区工程。为了加强协调,保证福利园区工程进度和质量,凤县实行了领导跟踪督促制度,县长每周现场督查一次,主管副县长、民政局局长和相关负责人吃住在工地,严把工程质量关。当年就完成了一期工程,使200多名五保对象和残疾人入住,创造了“凤县速度”。

  项目整合、社会参与

  为了集中发挥国家项目的作用,凤县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对各部门的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向扶贫安居工程重点倾斜。同时千方百计让搬迁群众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工程实施中,除了对乡村道路、饮水、农田水利建设、河堤修建、灌溉工程、退耕还林、电力、通讯、沼气建设、农村医疗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凤县还相继实施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扶贫、特困户、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子”、组织、金融等多部门参与的“农户增收计划行动”、建立“计生互助公益金”、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对农户在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劳动就业等多方面给于扶持。仅2009年,凤县就转移农村劳动力302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就达2.1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扶贫安居工程也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参与。在“三告别”工程实施之初,凤县私营企业汇丰集团董事长王佰成一次就向工程捐款50万元。福利园区建设中,除了省、市党政和民政部门的支持,凤县四方金矿等企业也纷纷给予支持。“5.12”大地震后,除各级政府拨付的项目资金,国内外各方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仅凤县民政部门得到“世界宣明会”的资助资金就达355万元。这一切,为灾后重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县南星镇寺沟村原来散居在4个山头和一条深沟中,2008年靠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在距旧址不远的县循环经济区,建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新村。同时,依托国家退耕还林等项目,在原址发展花椒,栽植核桃、板栗,种植柴胡、板蓝根等中药材,既恢复了生态,又收入颇丰,并组建了装卸队、汽车运输队,发展第三产业输出劳务,仅全村群众劳务收入年均就达百万元,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格局。该县三岔镇酒铺村同样依托国家的“长治”和扶贫重点村建设等工程,不仅使原来的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园林式新农村,还吸收了邻近自然村的村民集中移居到村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截止2009年底,凤县共超前规划建设了63个移民点,共搬迁安置了2万多居住在土窑洞、茅草房、深山老林的单家独户及地震灾民。“三集中”工程竣工后,将安置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和孤儿800人,从而使入住人员达到1100人。

  园区管理 无微不至

  福利园区一期工程的社会福利院完工前夕,凤县首先按照“公平竞争、择优选用”的原则,为园区招聘了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培训后上岗;同时为园区划拨了菜园,办起了生态养猪场;将福利院工作经费,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对园区实行宾馆式管理、人性化服务。园区千方百计为院民合理搭配营养,提供可口和便于消化的饭菜,定期为院民配发生活用品;为院民配备了健身器材,订置了书籍、报刊、笔墨纸砚、象棋、麻将等文化、健身娱乐用品,丰富院民的精神文化生活。79岁、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王国忠入住福利园区后,不仅享受着院民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按月领着380元的复员军人补贴和50元的门诊费、10元的零花钱,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国家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真是把心操到家了!”。对首批入园的残疾院民园区更是提供着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服务。

  统筹城乡,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实施扶贫安居工程,积极探索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残疾人康复治疗、困难群众生活安排的“凤县模式”,受到高度肯定和广泛关注,省委书记赵乐际等省市领导多次亲临视察调研,省委、省政府还在凤县召开现场会,推广凤县的经验,省内外许多部门及人员前来参观取经。据悉,宝鸡市残疾人托管中心又将在凤县福利园区挂牌,使这里成为全市残疾人生活康复的又一福地。(刘宝秦 张革风)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