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汪再兴 摄影 朱丹阳 发自映秀
“瀑布消失了。”昨天,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居民陈曦说。
昨天凌晨2:40,一道约百米的围堰被强行筑起,冲入映秀新镇区的洪水被挡回了原有的岷江河道。
冲击映秀新镇区4天的洪水退了,留下数米深的淤泥。
省委书记拍板筑堰
从14日泥石流暴发,由广东东莞援建的映秀新镇(5.12地震后新建)就一直浸泡在水中。因泥石流改道的岷江冲入新镇,再从新镇而出,汇入原有河道,形成一道“瀑布”。
前日上午6点,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局一机械负责人蒲秀强就站到工地上督战。连夜奋战后,施工队从山体一侧向岷江中心筑起了一道长约百米的围堰,将江水挡住。
拍板筑堰的是四川省省委书记刘奇葆。当天,他视察映秀后当即决定:在映秀水厂上游位置,尽快构筑一道横向的防洪堤坝,将冲向映秀镇的洪水重新挡回原有河道。
“当时书记的要求是不准新镇再冲入一滴水。”现场施工队一负责人说。
尽管人工筑坝让岷江回到原来河道,但不断冲击围堰的岷江水还是从围堰下方找到了进口,渗进了新镇,围堰的下方有被江水冲“虚”的危险。
昨日下午,四川武警总队一支队士兵被调来用钢筋笼和水泥继续筑坝。“誓死保卫映秀新镇的安全和灾后重建成果”的标语依稀可见。
她没有找到父亲
昨日上午,水退去的映秀新镇静得吓人,皮筒雨靴陷入淤泥,很难拔出。
远处,一个女子慌张地向记者方向跑来,她进入每一间房子中寻找,进去的神情是焦急,出来的神情是沮丧,她没找到什么。
她叫林琳(音),凉山州喜德县拉克乡人,来映秀新镇找父亲。
她父亲此前在援建队伍当工人,她的亲戚说,她父亲遇难了。
中午11:55,林琳和其他寻亲的人都没找到自己的亲人。他们在一棵歪脖子树下,点上几根香烟,拿出白酒倒下,最后点燃鞭炮。
鞭炮很响,淹没了他们的哭声。
广东援川工作组昨天透露,映秀泥石流灾害中有10人遇难,另外失踪的31人中,有28人为广东省援建“交钥匙”项目承建单位中建七局三公司工人。目前尚无法确认这28人是否遇难,仍在全力搜救中。28人来自全国,家属已经全部赶赴映秀。
“交钥匙”工程总投资6亿多元,共有33项,分为市政、房建、水利三个部分,计划于本月下旬整体移交给汶川县和映秀镇。
不断的生命线
昨天,本报报道由于汶川到都江堰的国道被毁,人们只能拉住绳索徒步进出,命悬一线。
前夜暴雨,泥石流再次暴发,绳子牵出的唯一便道也被埋没。山体崩落的泥石流差点将岷江水阻断,河滩四处是泥石流冲下的巨石和松软的淤泥。
每走一步,代价巨大。一眼镜兄望了望远处的高山,推了推眼镜,叹了口气,继续走。眼镜兄看到的是另一条更加险峻的便道。
这条绳子牵出的便道几乎与山体垂直,远远望去,人就像附着在垂直玻璃上的橡皮。
为方便群众行走,当地政府将木梯、门板放在淤泥上。特警帮行人背包、背小孩。
记者和行人一路上山,毫不相识的两个人拉着手,互相帮助,直至山顶。
只有抢通国道,才能让人们不再冒险翻山。
昨天中午,施工队抓紧抢修前夜第二次被泥石流冲垮的国道。他们这次打算挖出此前被泥石流淹没的隧道,为防止泥石流第三次埋没隧道口,他们筑起了喇叭形的堤坝。
“这样冲下山的泥石流就不会到处乱跑,会顺着堤坝流走,不会危及即将抢通的隧道。”四川交通设计院的徐姓工程师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