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杜丁)为解决北京山区农民安全问题,北京共启动了5次大规模山区村民搬迁。北京市农委表示,5次搬迁共涉及45800余户、133200余人;今年涉及的2535户中的6617村民,将在年底前全部搬迁完毕。
针对近日部分省市出现的泥石流灾害情况,昨天,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市农委等部门联合召开了“北京市山区洪水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专题会议”。
隐患
10区县存地质灾害隐患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北京山洪泥石流灾害主要集中在密云、怀柔、延庆、昌平、平谷、门头沟、房山七个区县。另外,海淀、石景山和丰台三个半山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597处,受威胁的乡镇64个,行政村242个,住户4775户、14611人,道路32条,景区景点50个,度假村17个,矿山19个,中小学校6所。
搬迁
第五次搬迁2012年结束
北京市农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涛介绍,1994年至2012年,北京共启动了5次山区农民大规模搬迁,共搬迁农民4.58万户、13.32万人,市财政累计补助12.21亿元。其中,第5次搬迁从2008年启动,持续到2012年,这期间将有8557户的20972村民要搬迁。
陈涛表示,在第5次搬迁中,截止到今年,累计搬迁7427户、18593人,已完成计划的88.7%,市财政补助46451.9万元。今年的搬迁任务为2535户的6617人,已完成了大部分的搬迁,剩余的年底前搬完。其他剩余的1130户、2379人将在2012年前完成。
预防
地质灾害将纳入防汛工作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昨天表示,今年全国各地连续发生地质灾害发出了一个很强的信号,今年起,北京将把地质灾害纳入到防汛抗旱工作中。他表示,今年北京出现秋汛的可能性提高。
为了使各区县对辖区灾害情况一目了然,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绘制了北京首份“地质灾害分布图”,目前已下发各区县政府。据介绍,该图将北京地质灾害分为高发区、中区、低区和不易发区,还标识了各个区县隐患点具体位置。
■ 对话
“防泥石流最好办法是搬迁”
陈 涛 北京市农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张建国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处处长
新京报:北京是否还会启动第六次大规模搬迁?
陈涛:5次大规模搬迁后,下一步将跟国土局、水务局进行沟通,对北京山村险村、险户再做进一步摸排。排查过后,如果需要启动第六轮大规模搬迁,将会启动相应的工作程序,并向市政府汇报。
新京报:最近的一次排查是在哪年?
陈涛:最近的一次调查是在2007年底,那次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山区还有13966户、35937名农民应搬迁。根据紧迫度和农民意愿,将处于泥石流易发区和生产条件恶劣地区的8557户纳入计划。
新京报:此次摸底主要针对哪些村民?
陈涛:我们会根据市国土资源局发布的最新地质灾害分布图进行对比,除了险村、险户外,还将调查一部分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的农民。比如道路通畅设施比较差、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都是此次摸底内容,最终目的是要让这些农民都搬出来。
新京报:前晚的降雨是否引发了地质灾害隐患?
张建国:没有,由于此次最大降雨量的两个点都不在我们所监控的泥石流易发区,所以,当晚的降雨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新京报:预防泥石流等灾害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张建国:预防泥石流最好的办法就是搬迁,存在的险村、险户都应该搬迁,但由于搬迁分轻重缓急,在没有实现搬迁的前提下,以预防为主。
■ 释疑
主汛期已过,今年地质灾害是否不再发生?
北京主汛期有可能延长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处处长张建国:
北京主汛期应该是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俗称“七下八上”,每年这个时候应该是暴雨高发期,但今年北京的情况非常异常,在主汛期期间连续出现了7、8天的高温天气。
根据今年北京的天气状况,今年的主汛期有可能会延长,所以,在规定的9月15日汛期结束前,“北京不敢断言突发地质灾害引发的险情是否已度过”。
除了搬迁,北京还将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逐级预警机制10区县推广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总工程师王毅:
目前,北京在泥石流山洪灾害防御试点区县密云、怀柔、房山三个区县实现了从区到乡、乡到村、村到户的逐级预警机制。在各个险村配备了手遥报警器、简易雨量观测器、无线广播电台和无线广播等,建立了从乡到村间的无线电台通讯系统。该方式将在其他7个地质灾害区县推广。
■ 背景
北京泥石流死亡约500人
1950年至1999年的50年间,北京能统计到的泥石流活动共29次,泥石流暴发周期约为1.8年一次。这29次泥石流共造成约500人死亡,毁房8200间以上。仅1989年至1999年间,能统计到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09亿元。
2000年以来,局部暴雨导致局部地区泥石流活动14次,冲毁房屋500余间,耕地1.8万余亩,没有人员伤亡。
2004年7月10日,门头沟秋坡村1小时降雨69毫米,出现滑坡险情,356间房屋发生墙体开裂、地基下沉,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2005年8月14日,密云县石城乡柳棵峪村1小时降雨220毫米,引发泥石流,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10年入汛前,北京发生11起崩塌和采空塌陷灾害,涉及房山、门头沟、怀柔、密云和海淀等区县。
■ 专家预测
大规模泥石流下旬不会发生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19日表示,未来10天,北京降雨量将比常年偏多,山区局部采空区虽仍存在滑坡可能,但根据最新资料分析,发生大规模、高强度泥石流的可能性不大。
孙继松说,北京前段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干旱,土地比较松干,一旦出现明显降水,土地会大量的吸水,等到土层加重后,再遇到暴雨等强降雨天气就有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所以18日夜间北京发生暴雨之前,气象部门发布了地质灾害预警。
但根据最新的气象云图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北京属降雨区边缘,尽管降水可能偏多,但总体来看,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很难得到明显改观,土层吸水量远远不足,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不大。
据新华社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