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蔬菜价格问题。在北京,新发地市场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0年,菜价逐年上涨,今年6月30日的价格比2007年同期高出64.8%。近日,本报记者从消费者终端倒推,采访早市、菜市场、超市、批发市场、蔬菜生产基地,探究京城菜价连年上涨的原因。
消费者 每月买菜钱 三年翻一番
65岁的金老太,家住西城区文华园小区。
“菜价从3年前就一直涨。”每天买菜的她,对菜价的上涨深有体会。她算过一笔账,3年前她家买菜(不包括蛋肉)一个月二三百元就够了,现在要花七八百元。“以前大部分菜都是几毛钱一斤,现在都没有一块钱以下的菜了。”
金老太常去早市买菜,因为那里比菜市场和超市都便宜。对于菜价飞涨的原因,她也常问卖菜的商贩。“产地遭灾了,或者车过不来,还说现在什么都涨,菜价也就跟着涨了。”对于这样的答复,金老太也疑惑“涨得太快了”。
这家早市的几名商贩称,他们不是常摊,省了摊位费,相比菜市场菜价便宜些。但早市营业时间有限,剩菜比较严重,要折算成本,再加上汽油价上升导致进菜等成本上升,“这些折到菜价里,卖得比以前贵了。”
赶上刮风下雨,金老太也会去菜市场买菜。
菜市场 摊位租金翻倍 都要摊入菜价
西城区富国里菜市场,距离金老太家不远,是一家不小的社区菜市场。
“这两三年,菜价确实涨得比较多。”该菜市场一名摊主说,除了菜价本身上涨之外,他们卖菜的成本越来越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这名摊主计算,前几年,他租一个摊位只要几百元,现在要一千多;其次就是油价飞涨,原来进菜一个月二三百元油钱就够,现在需要五六百元;还有人工等其他的费用也上涨。
他粗略算下来,现在一个月要比前几年多花近2000元,这些绝大部分都要分摊到菜价里的,以一个月卖1万斤菜来算,“每斤菜就要多卖两毛钱了。”
超市 运输成本大 卖菜不赚钱
金老太从不去超市买菜,“因为那里的菜太贵了。”她说。
“超市卖菜不赚钱。”北京物美超市集团采购部采购经理杜洪沙说,前几年,超市不卖大路菜,因为没有利润而且质量安全很难保障。那时,超市只销售一些深加工的蔬菜品种,如净菜、特菜、反季节蔬菜等,价格很高,普通市民基本不去超市买菜。
这几年,北京超市开始卖大路菜,物美超市从2008年开始在河北、山东、海南等蔬菜主产区进行“农(菜农)超(超市)对接”,目前95%以上来自对接基地。
杜洪沙说,超市卖菜大部分是保本,促销时是赔钱卖。卖菜的主要目的是拉动客源,吸引消费者前来。他算了一笔账,在产地收白萝卜的价格是每斤0.55元,运输的成本每10吨为1700-1800元,加上人员、物资等费用,到北京后,每斤的成本价在0.7-0.8元,这与超市里的销售价格基本一样。
批发市场 南方灾害频发 北京菜价“翘尾”
北京市场大部分蔬菜都来自于新发地批发市场。
新发地批发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认为,近几年北京菜价上涨与灾害频繁关系很大。
他称,在大流通局面形成之前,灾区的菜价灾后会大幅上涨,对其他地方影响较小。但现在不同,灾后其他地方的蔬菜会源源不断地流入灾区,平抑了当地的菜价。这样产地的菜价上涨会波及其他销售地的菜价。
他举例,2009年的2月到4月,南方长时间大范围阴雨天气,影响当地蔬菜生长,大量北方蔬菜南运。南方客商到河北邯郸收芹菜的价格达到了1.2-1.3元/斤,当地农民都觉得这是“天价”。而邯郸芹菜是要供应北京市场的,这也拉动北京市场芹菜价格一度走高。
再如,北京市场的鲜嫩蔬菜从6月末就要靠张家口、承德等地供应。此时江西、福建等地洪涝灾害。当北京菜商到产地收菜时,南方客商已在那里安营扎寨收菜。这造成6月下旬北京市场的部分蔬菜价格“翘尾”。
蔬菜基地 种菜成本涨 菜地在减少
蔬菜的源头是产地。
“种菜成本涨了不少。”张家口七甲乡甲天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军说。现在对蔬菜的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在种植上要多使用有机肥、农家肥,少用化肥,但成本每亩要高300元左右;在使用农药上,坚决杜绝高毒农药,必须使用低残留的高效农药,这样成本每亩又要高50元左右。
此外,这几年劳动力升值很快,原来一天一个工人只要30-40元,现在妇女这些弱劳力最少也要50-60元/天,而成年男子这些壮劳力要70-80元/天。种菜、收菜都要找帮工,光是人力成本,每斤菜就涨了五六分钱。
新发地市场一位负责人称,随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步伐加快,周边城市化建设的加快,零星的或成片的菜地正在慢慢地消失,菜地变高楼。蔬菜的生产者变为消费者,都会影响到蔬菜的价格。
今年初,北京新发地市场举办的春季种业展销、推介订货会。参展商们普遍感觉到,今年到会订货、购买种子的客户、客商比去年减少。
一参会种业公司经理透露,几年前的种子交易会,房山、大兴及东部的通州、顺义甚至平谷的农户也会赶来购买自己所需的种子。而今年,不仅到会的客商有所减少,前来选购的农户更是明显减少。
■ 措施
“农超对接”稳定菜价
面对不断上涨的菜价,不少人分析认为,从田间到厨房的中间环节太多导致。
田间到厨房中间环节多
那么,一个萝卜,从种在地里,到进入北京市民的厨房,需要走多少路呢?
北京市农委协调督察处处长任荣称,中间环节有五六道。
一般来说,农民在田间种菜,收成的时候,会有小贩来收菜;小贩收到菜后,运到产地农贸市场销售,主要客户是北京等大城市来的经销商;这些经销商收菜后,再运到北京的批发市场,分销给下游的经销商或小贩;下游经销商买到菜后,会运到其他中小型批发市场销售,或者运到商场、超市销售;而小贩买到菜后,会运到早市、菜市场销售。经过这些环节后,市民才能买到菜。
北京与多地“农超对接”
“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损耗,每一道手还要赚钱。”任荣说,层层加价导致蔬菜价格不断上涨。同时,经过这么多环节进入厨房的蔬菜,质量安全很难保障,出了问题也难以追查。从去年起,北京开始尝试“农超对接”。这是一种“产销对接”的方式,就是蔬菜从田间直接进超市,然后卖给市民,进入厨房。“除了超市,批发市场也可以直接从田间收菜。”
今年7月份,北京30多家蔬菜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与张家口市30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进行了对接。今后,从张家口市菜地上拔出来的蔬菜将直接运到北京的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里。由于产销直接对接,蔬菜成本有所降低,蔬菜价格也会比较稳定。将来,北京超市直接对接的蔬菜产地将越来越多。
■ 官方回应
蔬菜供应充足储备机制完善
为稳定菜价,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建立蔬菜储备制度,确保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5-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目前,北京已在大型农贸市场、蔬菜产地区县等,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储存保障机制。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6万吨的低温库和4万吨的恒温库。
该市场一位负责人介绍,往年夏季时节,北京菠菜靠内蒙古、张家口等地供应。由于运输距离远,菠菜的包装费用、保鲜费用上升,价格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甚至高于冬季。但今年的6-7月份,来自河北、天津的冷藏菠菜不时地出现在市场上,每当冷库的菠菜上市,内蒙古的菠菜就被迫降价,有效抑制了菜价上涨幅度。
昨日,北京市商务委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北京市场的蔬菜供应是充足的。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林文龙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