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侨城:深圳特区30年发展缩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5日19:13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翟敏 发自深圳

  深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华侨城,白游了深圳。”

  从二十多年前的滨海小厂到400亿央企“航母”;从旅游,到地产,再到电子;从深圳蛇口,到全国,乃至世界市场,华侨城在给无数人带来惊奇的同时,也正如其旗下经典游园项目“世界之窗”一样,成为整个深圳特区发展的“缩微”版本。

  另类的“深圳速度”

  如果按年龄算,华侨城比深圳特区小5岁。

  华侨城于1985年成立之初,当时的深圳特区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炸山填海,大搞“四通一平”工程,不断创造着全国闻名的 “深圳速度”。这时的华侨城却没有急于大兴土木,反而默默地一草一木地植树造林、搞绿化,这些举动在当时不少人看来,显得有些“另类”。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决定。

  成立当年,华侨城便高薪聘请新加坡著名华人建筑师孟大强担任常年规划顾问。孟大强为华侨城制定了一部《华侨城总体规划》,在这部具有超前眼光、执行了20余年基本不变的《规划》的指引下,华侨城重规划、讲长效,每一步发展都强调保留所有自然环境,为了生态环保不惜放缓前进的脚步。

  由于采取了别样的“深圳速度”,华侨城厚积薄发,成功建造起一座旅游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为深圳市打造了一张最美丽的“城市名片”,成为深圳天然的“会客厅”。

  三大主业显优势

  “我刚到华侨城后的两年,即1994年、1995年,属于发懵阶段,不知道怎么去搞企业。”华侨城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任克雷回忆说。

  如何转型,成为当时华侨城最为重要的难题。华侨城对旗下的110个企业全面摸底。结果显示,分布在20多个行业的企业占用了整个华侨城资源的七八成,利润贡献却只占百分之十几,另外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主要来自电子、旅游和地产三个行业。基于这次调研,1995年至1997年,华侨城用3年时间大刀阔斧地施行 “关停并转”,使3项主业达到了最佳配比——以康佳为龙头的电子及配套包装产品制造集中大部分收入,确保充足的现金流;旅游、地产则贡献了大部分利润,保证企业收益。

  特区发展缩影

  以小见大,作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企业,华侨城的发展,代表了整个深圳特区改革开放30年的文化产业之路。近年来,深圳文化产业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发展,已成为深圳继高新技术、金融、物流产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

  除华侨城,目前深圳已培育出大芬油画村、深圳古玩城、宝福珠宝产业园等以“文化+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的多个重点园区。

  此外,“文化+科技”也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深圳高科技产业发达,创新型业态不断出现,腾讯、华强文化科技集团、A8音乐集团等一批民营文化科技企业迅速崛起。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总结认为,21世纪“拼文化”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软环境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