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统计局网站发文质疑5.4万亿灰色收入称被高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6日02:13  第一财经日报

  王羚

  中国灰色收入到底有多少?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愈加激烈。昨日上午,国家统计局网站再次刊文,质疑王小鲁估算的5.4万亿元灰色收入,认为灰色收入被高估了。王小鲁当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粗略的估算,一定程度的偏差是有可能的,但低估的可能性大于高估的可能性。

  而昨日接受本报采访的多位学者表示,目前业内已形成共识——灰色收入确实规模很大,但到底有没有王小鲁统计的那么大,还很难作出评判。

  根据王小鲁的报告,没有反映在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中的隐性收入(主要发生在高收入阶层),大部分属于“灰色收入”。而目前国家对“灰色收入”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双方争论的“灰色收入”主要是指“没有反映在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中的隐性收入”。

  质疑与回应

  昨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刊出题为《也评王小鲁博士的〈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署名文章,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官员施发启。这是国家统计局网站连续两天刊文质疑王小鲁的灰色收入数据。(8月24日发文《也谈城镇居民收入的统计与调查方法》,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城市经济调查司住户处处长王有捐。)

  两篇文章都是从调查样本和推算方法等方面,质疑王小鲁7月份完成的《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下称“报告”),认为王小鲁估计的5.4万亿元灰色收入偏高。同时,统计局均声明这两篇署名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

  除质疑样本数量太小和未采用随机方式抽取样本外,施发启提出,王小鲁所调查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数据是由受访者根据记忆提供的,没有规范的统计台账,调查数据的可靠性无从检验。

  对此,王小鲁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根据记忆提供数据不如记账准确,但是这类误差是随机的误差,有的人可能记多了,也有的可能记少了,在整体上两个方向的误差会在很大程度上互相抵消。

  “随机的误差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我们要的不是某个人的信息,而是整体的信息。但是如果存在系统性的误差,比如一部分人有意隐瞒数据,或者调查中遗漏了高收入样本,才会导致误差向一个方向倾斜,从而造成数据失真。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具体的调查方式或者记账方式在理论上再好,也不能解决失真的问题。”王小鲁表示。

  王小鲁在推算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时,采用了城乡年末人口。而统计部门一般是用年平均人口。施发启认为,根据报告的计算方法,如果按城乡年平均人口推算,2008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会比按城乡年末人口计算结果低0.6万亿元。

  对此,王小鲁评论说,采用年末人口还是年平均人口推算,误差至多在1%左右,而且按统计数据和按他的推算数据这两种方法计算居民收入总量,误差是同方向的,对两者差额的影响更小,完全改变不了得到的结果。

  高估还是低估?

  根据王小鲁的调查,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54元,是国家统计局相应数据的2倍左右;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3.2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按城乡住户调查放大推算出的全国居民收入高出9.26万亿元,比2008年全国资金流量表中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出5.4万亿元。

  正是这5.4万亿元,被王小鲁估定为灰色收入的大致规模。他发现,灰色收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主要集中在高收入群体。

  施发启认为,王小鲁的推算结果明显高估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他在文中没有给出更多的证据,而是用一笔算账的方法提出质疑。

  施发启认为,如果采用报告中的计算结果,2008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将达到73.9%,占当年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比重将达到72.6%,而当年全国财政收入占当年GDP比重为19.5%,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比重为21.3%,按此推算,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仅为6.1%,这一结果明显是不合理的。

  对此,王小鲁表示,报告原文对此已经做了细致的解释。他分析,如果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有重大遗漏,而且其中有大量连经济普查都找不到的灰色收入,那么就不应该假定GDP和居民总收入核算完全没有遗漏,也不应该假定账面上的政府收入没有流失。只是这两种遗漏未必是对等的关系。

  “他那个推论是首先假定GDP不变,才得出了所说的那些比例关系。但我认为这样的假定本身就不合理。”王小鲁说。

  针对国家统计局官员两次发文质疑,认为灰色收入估量过高的问题,王小鲁表示,事实上,报告很有可能不仅没有高估灰色收入,反而是低估了。

  “我们的推算只解决了统计收入低报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统计数据遗漏高收入样本的问题,因此实际上这里对最高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的推算仍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偏低。”王小鲁表示。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群义表示,灰色收入的边界认定和量的认定都比较模糊,很难找到准确的数据,要调查清楚其规模确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按照王小鲁的调查,以全国居民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各10%的家庭来衡量,其人均收入差距大致应从统计数据显示的23倍,调整到65倍。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会显著高于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计算的0.47~0.50的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昨天新浪网以“如何看待5.4万亿元灰色收入之争”进行了网上调查,截止到昨晚8时50分,5311人参加了投票,84.8%的参与者认为灰色收入并没有被高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灰色收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