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新型公交立体快巴仅系规划设想未立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6日02:38  新京报
北京新型公交立体快巴仅系规划设想未立项
  立体快巴档案高度:车体总高度4.4-4.5米。速度:每小时60至80公里,较一般公交快。示意图

北京新型公交立体快巴仅系规划设想未立项
小汽车在“移动隧道”穿行

  本报讯 (记者林文龙)“立体快巴”只是一个规划设想,离立项还远着呢。昨天傍晚,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门头沟区科委主任张文波表示,“立体快巴”只是“中芬生态谷”绿色交通体系中的一部分,仅是备选方案之一,可能用,也可能不用。

视频:公司推出立体大巴设想 上层坐人下层行车 来源:安徽电视台《超级新闻场》

  立体快巴只是备选方案

  “中芬生态谷”由中国与芬兰合作建设,目前已选址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沟域。计划投资10亿欧元,在100平方公里的浅山区,打造一座“数字、低碳、生态”新型城市。

  门头沟区科委负责制订“中芬生态谷”的总体规划,“生态谷中需要一个绿色交通体系。”张文波介绍,在今年5月27日开幕的“第十三届北京科博会”上,“立体快巴”的构想引起了门头沟的注意,并被写入“中芬生态谷”的规划中。

  “因为其环保、高效、节能的运营模式,符合中芬生态谷的发展定位。”张文波说,在生态谷的规划里,有这么一条道,但目前生态谷的交通模式还没有最后确定,“我们有好多种模式可供选择,立体快巴只是其中一个备选方案。”比如,使用清洁能源的电动车也是备选之一。

  测试不合格就将被淘汰

  张文波强调,“立体快巴”只是一个规划设想,离立项还远着呢,因为它现在连产品都没有,各种产品的技术说明也没有,这是不可能立项的。

  “立体快巴”要走进门头沟,首先要把车生产出来,然后进行各种测试,涉及如车辆设计、性能、道路设置等可行性、安全性问题。张文波表示,“只要有一项测试指标不合格,立体快巴就不可能出现在门头沟。如果连车都生产不出来,那就啥都不是了。”

  张文波称,如果车能生产出来,而且达标,那么,今年年底,门头沟区的轨道就有望开建,预计明年7月份,首辆车将上线试运行。

  ■ 专家说法

  赞 “快巴创意非常新颖”

  阎铮 北京公交集团公交保修专家

  “快巴创意非常新颖,但电力是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三厂公交保修专家阎铮说。

  电力 持续供电是关键

  目前北京的大巴多为混合动力,动力强,比较皮实。利用电力启动,中速或高速行驶时,通过柴油加大动力,可实现节能减排。纯电动公交车,只在右安门线路上有,但耗电量大。

  按照发明者宋有洲的设计,“立体快巴”采用太阳能和电力驱动,利用超级电容实现快速充电。对此,阎铮说,遇到太阳能芯板损坏,恰好又停电时,快巴就失去了动力,影响运行。而单靠充电运行,巨大的耗电量是否会影响城市电力系统,都需实践证明。

  安全 转弯系统还需优化

  运行安全是公交车最大的保障,阎铮说,“立体快巴”的转弯还需优化。“立体快巴”虽然参照BRT交通信号原理,一旦遇到路口转弯时,快巴上的红灯会亮,轿车需等快巴转弯后再走。如果快巴车的信号灯突然坏掉,后果不堪设想。“城市道路司机闯红灯,可侥幸没事,快巴车下闯红灯,就有致命危险。”

  建议 先在旅游线路试验

  “立体快巴现在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真正使用,运行安全需要论证。”阎铮说,作为新的交通运行方式,“立体快巴”充电器、道路轨道等多种市政配套设施支持,需要交通管理政策对应,也需要北京市政府的参与,发展“立体快巴”并非易事。

  阎铮建议,如果北京引进“立体快巴”,最好先在旅游线路上试验。本报记者 刘泽宁

  弹 “快巴进京限制因素多”

  贾新光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

  贾新光认为,如果“立体快巴”的着眼点是缓解城市交通,那么在门头沟的试点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城区与郊区的交通状况完全是两个概念,而且城区的路面情况、空中情况都太复杂了。

  很多立交桥只有3.15米高

  “立体快巴”能不能进京,有很多限制因素,比如过立交桥的问题。发明者说城市立交桥的高度大约4.5至5.5米,“立体快巴”就是利用了2米以上、4.5米以下的空间。但实际上,北京很多立交桥只有3.15米高。

  北京城区有很多无轨电车,它们上面有线路,怎么解决?

  “立体快巴”底下能走轿车,但公交车在底下能不能走?如果公交车能走,它得多高?还有路口红绿灯、轨道铺设等问题。

  “立体快巴”基本上相当于快速公交,这个东西很奇怪,它自己占一条道,它是快了,比如汤立路,本来不堵,建了快速公交后,反而堵得不得了。

  想省钱解拥堵不太可能

  “立体快巴”吸引人的地方,一是省钱,二是建得快。发明者说每公里造价约5000万元人民币,较地铁每公里造价5亿元至8亿元低了九成,一年可建40公里,而建同样里程的地铁则需3年。

  但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要想缓解交通,就要老老实实发展轨道交通,把主要的交通量转入地下。“立体快巴”就是想省钱,而想用省钱的办法解决交通问题,这是不可能的。本报记者 林文龙


公司推出立体大巴设想 上层坐人下层行车
来源:安徽电视台《超级新闻场》
播放视频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北京 公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