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看待“手机之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7日07:45  新晚报

  哈尔滨新闻网讯(记者 王剑青)中学生到底该不该携带手机?日前,这一话题在哈尔滨市部分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中引起争议。一些家长认为,通讯如此发达的时代孩子没有手机就失去了联系;部分老师表示,带手机无可非议,但不要互相攀比甚至影响学业。

  据了解,近年来,手机成了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身上必带的东西,尤其是上了中学以后,几乎所有学生“人手一机”。市第76中学英语组邵老师介绍,她所教课的班级每个学生都带手机上学,手机多数是品牌的,价格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有的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甚至带着4000多元的手机。在课堂上,她也曾发现学生的手机接到电话或短信,这样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教学。

  据市第148中学初四一班班主任王老师介绍,中学生带手机很普遍,尤其是一些住校的学生,完全是通过手机与家长保持联系。王老师认为,学生使用手机完全没有必要“封杀”,关键在于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一次母亲节,王老师号召学生给自己的妈妈发一条短信,结果很多家长收到短信感动得哭了;此外,学生还会通过短信向他倾诉烦恼,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记者了解到,对于中学生带手机,各个学校的规定和限制不尽相同。刚刚考入市第六中学的小李就因为将手机带到了课堂上,被老师发现当场没收,课后才还给她。学校有明确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上课。对此,一些家长认为,给孩子买手机是“大势所趋”。看到别人的孩子都带手机,自己家孩子也会要;此外,孩子上学放学的途中有个手机便于联系,家长能放心些。但家长们也担心,孩子在学校上课时玩手机游戏,发短信,甚至用它上网等等。还有的学生互相攀比,要买价值不菲的最新款名牌手机,给家长无形中造成经济负担。

  对此,心理学专家张大生表示,中学生带手机无可厚非,关键是正确对待。让孩子正常使用手机的沟通、通讯功能即可,不要过度关注,更不要相互攀比。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