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常年吃的降压药刚降价就缺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7日08:04  南京晨报

  常年吃的降压药,好不容易盼来了降价,但是还没高兴多久,医院却一直缺货,取而代之的是价格翻了一倍多的另一个厂家的同类药品。对于降价药的“消失”,院方表示是为了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才换货的。对此,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南京市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确实越来越便宜,不过,这也“逼得”日子不好过的医院要动脑筋找出路。

  反映

  老药降价了,缺了

  新药替代了,贵了

  “好不容易熬到降价了,却没的卖了”,市民陆女士是南京市一家化工厂的退休工人,患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去年去医保部门申请了门诊慢性病保险,定期到家附近的一家二级医院去接受治疗,并且需要长期吃药。

  陆女士之前一直拿的是医保乙类药品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该药是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5克×7片一盒,陆女士需要每天吃一片,一周刚好一盒。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原来的售价是每盒20.5元,前段时间降到每盒16.7元。这对于长期需要服用此药的患者来说,绝对算是个好消息。可令陆女士没想到的是,她在按降价后的价格买过几盒药后,这个药就一直处于缺货状态,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了。而取代该药的是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同样规格的药,可价格却飙升到40.6元。

  陆女士说:“我现在一个月吃下来就要多花95.3元,一年仅这一种药就要多负担1143.6元。这对像我这样需要长期服用的慢性病人来说,本来退休工资也没多少,硬生生多出来这么多钱,绝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无独有偶,一位医保门慢患者陈先生也向记者抱怨,他之前一直服用的用于活血化淤、通脉舒络的药品——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银杏叶分散片,前段时间价格从40元下调到了23.6元,如今再到医院去拿药也是缺货,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厂家生产的银杏叶分散片,价格为35.5元,每盒相差11.9元。这位陈先生很不能理解,政府部门一直在呼吁要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可是为何熬到药品降价了,医院却要换药了?

  调查

  药厂业务员:不缺

  医院咋不开?权利

  是不是药厂不生产这种药了,导致医院出现缺货状况?昨日下午,记者与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魏先生取得了联系,他在电话里面告诉记者,该厂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一直是正常生产、发货,不存在缺货的情况。

  “但为何医院没有货呢?”在魏经理看来,记者的这个问题相当业余,他说,医院有自主用药的权利,说白了,只要是招标范围内的用药,它想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那为何便宜的药不开,要给患者开高价药呢?”魏先生在电话里面笑起来了,只是说,里面的情况不太好说,反正医院有选择药品的权利。

  随后,记者与以前采访中熟识的一位医药代表取得了联系,这位医药代表表示,通过招标的,而且品名相同的药很多,用谁不用谁都是医院说了算,既然都通过了招标,质量上不会存在问题,这就需要药商在公关上下工夫,以前经常听说的“开药拿回扣”、“组织医生国外学术研究”等,就是这么回事。但是也有可能进口药比国产药疗效好,所以医院才会使用。

  回应

  医院开贵药:需求

  还想吃老的?申请

  药品降价后就消失,这在早几年相当普遍,有的是药厂因为利润太低不生产了,有的是因为医院觉得“无利可图”不进了,到底陆女士遇到的药品消失是什么原因?记者专门采访了医院方面。

  该院药剂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山东鲁抗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当初降价,是江苏省集中招标所致。该院用辉瑞的药取代鲁抗的,则并非是因为价格问题。该负责人解释,络活喜是治疗高血压的品牌药,在高血压病人中口碑很不错,该院的另外两家社区服务中心一直就有卖,所以,该院经常接到患者反映,为何该院本部反而没有络活喜卖。另外,该院所在区今年重新招标了药品配送公司,原本向该院供药的配送公司没有中标。“为了三家医院间统一,也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我们把鲁抗的换成了辉瑞的。”

  不过,该负责人表示,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该院在配药时通常都会选择一个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药和另一个口碑好但价格贵一点的合资或进口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同样也是如此,虽然没了鲁抗生产的,但是该院有更便宜的北京一药厂生产的,0.5克×14片装只要29.3元。“有的慢性病人用惯了一种药品后不喜欢换,针对这种情况,只要他所用药品是江苏省集中招标采购目录中的,都可以到我们药剂科申请,我们可以帮忙代购。”该负责人补充道。

  医保中心称

  我们也无奈,要不试试药店

  当听说医保患者遇到这样的问题后,医保中心的负责人显得很无奈。南京市医保中心钱程科长告诉记者,该中心只是负责对医保药品的把关和医保刷卡的监管,至于药品的招标、价格,以及使用哪些药就没办法管理了,这些都是卫生部门的职能。通过查询,记者了解到这两家药商生产的药品都属于医保乙类药品,自付比例为10%。对于医保中心来说,他们的职责已经完成了,下面的用药就是医院的事情了。虽然省市医保中心呼吁了很多年,鼓励医生给患者开廉价药,可似乎效果不太明显,原因可能就是没办法监管,只能呼吁。

  既然医院要“雪藏”降价的、低价的药,而改用高价药,那么老百姓也要有自己的法子。南京市医保中心石科长向记者介绍,医保病人到医院看病不是非要在医院购药,也可以去药店买药,即便是门慢病人,也可以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到大点的药房去购买处方药,有的药店的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医保患者可以登录南京市劳动保障网,页面上就有医保药品查询的功能,输入需要购买的药名就可以查询到南京市有多少家药店有这个药卖,价格是多少,从中选一家价格便宜的药店前去购买。比如说之前提到的银杏叶分散片,通过查询,记者发现南京市有67家药店有此药出售,最低售价仅12元钱(24片装)。

  业内分析医院心态

  卖品牌药

  可以拉拢部分患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南京市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上已经全部用上了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价格便宜的零差价药品。不过,对于一些参照公立医院改革的二级医院,目前还有条件继续销售部分非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还能享受到药品利润。

  对此,业内人士透露:“说实话,从医院利润来讲,医院应该更加愿意销售国产药。”该人士解释,按照行规,国产药也就是业内讲的普药,医院和公司谈得好的话,扣率可以达到30个点甚至更多,但是,合资药一般只有20个点,进口药则更低,只有15个点。之所以医院愿意舍弃国产药选择合资药,该人士认为,可能更多还是为了“笼络”患者。

  据了解,自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很多口碑较好的合资药都没能“入围”基本药物目录,这就“逼得”用惯了的患者舍近求远到大医院去开药。“有一家二级医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门诊病人损失了30%,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个很大的打击。”所以,该人士认为,为了能吸引病人,有条件的医院肯定会选择一些病人认可度高的药品“笼络”病人。

  光卖基本药物?

  不少医院嫌利润低

  当然,对于目前生存状况并不太好的二级医院来说,更关键的还是维持生计。一家二级医院负责人向记者诉苦道:“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虽然政府说会有补贴,但是,这个补贴都是滞后的,如果医院赚不到钱,两三个月发不出工资,问题就大了!医护人员会没心思干活,医院会不稳定,所以,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自谋出路。”

  另据了解,对于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政府是按照药价的15%给予补贴,“这实际上比我们原来从药品上获得的利润少了很多。”该负责人举例说:“比如说我们以前卖的某种药品,进价是20元,加价30%,卖出去就是26元,医院可从中盈利6元。但是,现在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同类药品,价格降到了10元,政府按照15%补贴,医院只能盈利1.5元,也就是损失了4.5元。虽然说这个例子有点极端,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一般不会和原价差这么多,但是,医院利润的损失肯定还是挺大的。”

  因为利润受到了损害,对于医院来说,想办法从其他途径获得利益是必然的。“对于一些手术开展得比较多的二级医院来说,它们可以用较低的价格来吸引病人,也确实有二级医院已经从基本药物制度中获益,手术量明显增加。但是,对于一些手术量少,又没有其他生财之道的医院来说,和供货商‘博弈’也是它们的一条途径。”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分析。

  “江苏省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同种药品的厂家肯定不是唯一的,医院在用药方面有自主权,我用你的不用他的,一方面是看患者的认可度,另一方面肯定也会照顾到自身的利益。”该人士表示。

  对此,南京某医药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招标,目前药品的利润空间已经大大缩减,这逼得一些医药代表转行做起了药品配送,继续留在这个行业内的,竞争也更加残酷激烈。“医院、医生的‘工作’肯定还是要做的,否则连仅存的那一点也分不到了。”

  作者:端木 华琳月/来源:南京晨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