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安“偏才”将就读山西大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7日08:30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 西安高新一中应届生孙见坤26日对记者透露,他将去山西大学就读,但会要求转专业,继续学习历史。此前,他由复旦大学8名教授联名请求破格录取,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此事一经披露,备受关注。

  今年19岁的孙见坤,痴迷国学已久,经史子集,多有涉猎。他曾参加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举办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其在国学方面的深厚修养和独到见解打动了8位评委。2009年通过激烈的全国比赛,孙见坤进入央视大型国学知识竞赛《开心学国学》决赛。作为选手中唯一的中学生,他对于《楚辞》、《论语》等古代典籍的熟悉程度,令许多选手表示“汗颜”。遗憾的是,孙见坤偏科严重,英语、数学成绩一般。今年高考发榜,其总分比陕西省一本录取线低了6分。按照“博雅杯”的章程,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对他的要求是“达到一本线”。

  虽然复旦大学为破格录取孙见坤“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但陕西省招办一直坚持原则,拒绝投档。最终,孙见坤被山西大学法学院录取。

  此事一出,舆论的焦点大多指向陕西省招办,指责他们墨守成规,不能灵活变通。有人还指出,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却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被清华外文系录取。而数学考了零分的吴晗在1931年被清华大学史学系破格录取。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在尖端学术领域有时的确需要偏才。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