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东诸城恐龙化石五大谜团待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7日15:48  新华网

  新华社济南8月27日电题:山东诸城恐龙化石发现不断 五大“谜团”待解

  新华社记者刘宝森

  山东省诸城市27日举行诸城恐龙化石发掘成果媒体行动新闻通报会,对2008年1月以来第三次大规模发掘成果进行总结。科研人员说,诸城恐龙化石发掘在恐龙新属种、恐龙足迹等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同时有五大“谜团”待解。

  角龙科化石

  科研人员透露,他们2008年在诸城市发掘出土的角龙科恐龙化石,是北美地区以外发现的唯一真正意义上的角龙化石,这一发现同时动摇了角龙科恐龙分类学和演化关系。

  据了解,这个大型角龙新属种,已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恐龙专家徐星命名为“诸城中国角龙”。这是自2008年1月开始的诸城市第三次大规模恐龙化石发掘以来首个被命名的恐龙新属种,也是这次科考发掘中的重大发现之一。

  诸城是我国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地。上世纪60年代起,曾有过两次大规模恐龙化石科学发掘。2008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专家展开了第三次大规模发掘。除了发现大量的鸭嘴龙类化石外,还发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发现的恐龙类群,其中包括一些大型角龙化石。研究人员经过系统研究,发现这些化石代表角龙科的一个新属种,他们把这个新属种命名为“诸城中国角龙”。

  据介绍,“诸城中国角龙”的头骨长度超过180厘米,宽度至少105厘米。在它的头前部长有一个超过30厘米的粗壮的角;在头后缘长有超过10个弯曲的角。通过定量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诸城中国角龙属于角龙科两大类群之一的尖角龙类。这一类群的身材相对较小。

  然而,诸城中国角龙的发现模糊了角龙科两个亚群之间的界线。徐星说,“诸城中国角龙”是已知最大的尖角龙类之一,大小更接近开角龙类,缩小了这两类角龙的体型差别。除此之外,诸城中国角龙还在其他一些特征上更接近开角龙类,比如头后缘平滑。更有趣的是,它还具有一些见于小型的相对原始角龙类的特征。

  徐星认为,“诸城中国角龙”的出现动摇了角龙科恐龙分类学和演化关系的基础,证实了亚洲同样存在着晚白垩世的角龙科恐龙,模糊了尖角龙和开角龙的分类界限,并提供了许多关于非角龙科恐龙到角龙科恐龙形态转变的重要信息。

  鸟脚、蜥脚类恐龙遗迹化石共存

  科研人员说,在诸城范围内,他们还发现了目前唯一确证的鸟脚类和蜥脚类恐龙遗迹化石同时存在的剖面。

  这一剖面位于诸城市皇华镇大山社区西南部的黄龙沟恐龙足迹群,目前已探明的恐龙足迹密集区,东西宽60余米,南北长近80米,垂直深度约15米,整个斜坡由坚硬的岩层构成,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各种恐龙足迹密密麻麻排列在岩层上,总数超过1万个,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恐龙足迹群。

  据了解,这里恐龙足迹种类齐全,有大型兽脚类、小型兽脚类、蜥脚类和鸟脚类等至少六个不同属种的恐龙足迹化石存在。徐星认为,这一剖面的发现,纠正了人们以往所认为的蜥脚类和鸟脚类属于不同生境的观念。

  据了解,古生物学家认为,黄龙沟恐龙足迹叠覆情况是目前世所仅有的,大型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之上存在着大型兽脚类足迹化石,大型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之上还叠覆着小型兽脚类和鸟脚类恐龙的足迹化石,层层叠覆而又清晰可辨,这需要非常苛刻的自然环境和异常活跃的恐龙活动才能形成。

  五大“谜团”

  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山东诸城恐龙化石群的发掘在不断取得新发现的同时,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谜团,据科研人员介绍,化石群至少为世人留下五大“谜团”。

  化石集群之谜。诸城恐龙化石目前暴露的数量世界第一,说明晚白垩世的诸城地区恐龙密集,是一处大规模的恐龙聚居地。这么多的恐龙,包括庞大的鸭嘴龙群,需要多少食物供养?当时的食物链是怎样的?它们密度如此之大地集结在这里,当时的生态环境是否可以承受?

  集体灭绝之谜。科研人员发现,恐龙骨骼形成化石的几率是千万分之一,然而诸城地区有这么多白垩纪晚期的恐龙化石遗存下来,并集群化地埋葬在一起,说明它们在同一时间内大规模死亡。当时这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毁灭性变故?是谁杀死了这些当时地球的统治者?

  化石层叠之谜。在诸城臧家庄化石点,同一剖面上,最多有七层白垩纪不同时期的化石分布。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同时期、不同属种的恐龙化石层叠在一起?恐龙是否如同大象一般,有自己固定的墓地?

  千龙奔腾之谜。位于诸城市皇华镇大山社区西南部的黄龙沟恐龙足迹群,大部分恐龙的足迹是自西向东奔去,有人称是“龙拉松比赛”。它们在干什么?是集体迁徙,还是逃避凶猛的霸王龙猎捕?

  脚印叠加之谜。同样在黄龙沟,有些岩石上竟会有三层以上的恐龙足迹叠加,也就是说,恐龙脚印的下面还有脚印。不同时期的恐龙脚印为什么会如此巧合地“走到一起”?黄龙沟是恐龙迁徙的必经之地,还是恐龙聚会的天然“舞池”?(新华社专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恐龙 化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