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江进江外轮数量猛增 每天进出外轮超过百艘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7日16:57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武汉8月27日电(田建军、刘婷)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进江外轮数量逐年攀升,目前日均流量已超过百艘次,相当于改革开放初一年的总和,长江一跃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力。

      长江是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水路运输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的美誉。上世纪80年代起,长江沿线作为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前沿,一大批港口实施对外开放。到90年代后,长江对外开放港口达到15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交往日益频繁,进江外轮日益增多,沿江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长江引航中心主任汪吉发介绍,自1983年5月7日引航第一艘外轮以来,该中心已累计承担引航船舶任务36万多艘次,2009年突破了5万艘次,其中进江外轮达37466艘次,超过七成。

      长江水情变化大,通航环境复杂,航行要求高,外轮进入长江后,必须靠中国引航员引航才能继续航行、靠泊。特别是随着长江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船舶流量和密度不断增加,没有引航员的引航,外轮进入长江后可谓“寸步难行”。

      长江引航中心南通引航站高级引航员姚泽炎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长江航运的发展,长江进江外轮船舶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趋势明显,不仅为港航企业和沿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而且极大地增强了长江港口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长江港口对外开放形象。

      据长江引航中心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长江进江外轮创下了一项又一项新纪录,目前船舶最长达378米,最高110米,最宽92米,吃水最深11.8米。特别是2003年6月11日由长江引航中心引进长江的巴拿马籍“海上世界”轮,长361米、宽78米、载重吨50万吨,创造了世界引航史的一个奇迹,为长江在国际航运市场赢得了声誉,树立了品牌。

      进入新世纪,进江外轮的大进大出和快速攀升,带动了长江货运量、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2009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13.3亿吨,超过全国货运量的60%,是美国密西西比河的2倍、欧洲莱茵河的3倍,连续5年居世界内河货运量首位。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