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疆和田建立健全关怀帮扶大学生村官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7日18:51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乌鲁木齐8月27日消息(记者张雷)新疆和田地区建立健全关怀帮扶机制,使大学生村官尽快成熟、成长、成才,更好地服务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一是心理上疏导解压。聘请心理问题专家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沟通技巧、社交常识等讲座24场次,对214名大学生村官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尽快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困难问题,强化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组织部领导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约谈大学生村官1245人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打消思想顾虑。组工干部主动与594名大学生村官结对,帮助化解他们工作、人际交往和家庭婚姻等方面出现的一些心理困惑。以网络交流、座谈会等为平台,开展8场次“我到农村为什么?我到农村干什么?我为农村做什么?我给农村留什么?”大讨论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真情服务农牧民群众。

  二是生活上温馨关怀。将大学生村官工作经费列入县市财政预算,建立养老、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制度。在参照村干部工资报酬的基础上,每月为大学生村官发放300-400元生活补贴,使月工资收入达到1300元。优秀大学生村官在购买政府集资房、经济适用房时与国家干部享受同等待遇。县市委组织部指定专人负责大学生村官生活,为他们安排了宿舍,配备了床、新被褥、电视机、洗漱工具和取暖设备等生活用品。为保证大学生村官工作便利和人身安全,当地派出所开通大学生村官安保专线,由专人随时联系。地、县市委组织部开通大学生村官热线电话,在党建网上设立大学生村官专用信箱,及时解决大学生村官反映的各类问题。

  三是工作上帮带扶持。地、县市委组织部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开展157期政治理论、党性教育、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农村经营管理和实用技术等培训班、培训2478人次。选派127人次大学生村官到乡镇机关跟班学习。采取“一帮一”、“ 一帮多”、民汉结对等措施,组工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扶对子近600个,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双语”水平,增强服务科学发展本领。建立大学生村官特色种养殖、丝绸地毯加工等科技示范点76个,培养了112名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模范、致富带头人。注重在信访、维稳、宗教管理、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增长大学生村官才干和能力。“7·5”事件后,组织大学生村官入户走访群众5205人次,发放7500份宣传单,开展158场次宣传教育,解决105起矛盾纠纷,配合政法部门查处28个非法宗教场所,为公安部门提供有价值线索20条,处置安全隐患26个,为稳控社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前途上科学规划。和田地区将594名大学生村官纳入村级干部管理序列,全部安排进村委班子,将186人列入村级正职后备干部队伍重点培养,聘用期满后经考核称职的,按照本人意愿续聘留任。将优秀大学生村官作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选拔对象,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建立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定向招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度,对在基层工作时间长,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优先推荐参加招录考试,并给予加20分的优惠政策。有32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公务员、事业单位及教师招聘考试走向新的工作岗位。组织部门为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协调帮扶资金和贴息贷款340余万元,对78名大学生村官特色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发展项目进行扶持。根据大学生村官的所学专业和实践锻炼情况,地、县市委组织部与当地规模以上企业联系协调,帮助24名期满大学生村官顺利就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