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徽无为县天然洲河堤崩塌 21间民房倒入长江

安徽无为县天然洲河堤崩塌21间民房倒入长江
窝崩现场

  晨报讯 9月2日,无为县白茆镇天然洲发生窝崩(河堤崩塌后,堤身缺口的平面形态类似半窝状,简称窝崩),4户人家的21间民房倒入长江,29户人家109人处于一级危险区。目前,处于一级危险区内的群众已被紧急撤离,妥善安置。

  21间民房倒入长江

  9月13日,记者在天然洲窝崩现场看到,崩岸长度大约120米,宽度50米,数间民房塌入江中,各种木料及家具散落在崩处,一片狼藉。很多树木被连根拔起,倒在江边。还有一处民房底部崩塌,呈悬空状,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白茆镇天然洲防汛巡逻员丁家顺告诉记者,他是最先发现险情的。9月2日17时30分,他在南岸六组段巡逻时,发现江水异常,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了村支书季益春。

  据天然村村支书季益春介绍,他接到丁家顺电话后赶到现场。当时窝崩已开始,坡脚下滑厉害。他一边组织人员疏散撤离,一面向镇领导汇报险情。但窝崩迅速惊人,半小时内,4户人家的21间民房就塌入江中。

  事发当晚,该县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及时赶到洲上,现场成立警戒维护组、转移安全组、后勤保障组、综合协调组4个小组。由于救援及时,控制有力,此次窝崩除了造成居民财产损失外,没有人员伤亡。

  截至当日21时,窝崩险情趋于稳定,处于一级危险区的29户人家109人已被安全转移。

  据季益春介绍,为了紧急安置受灾群众,村里腾出一个老学校和一个废弃工厂作为临时安置点。从受灾当晚起,镇政府还给灾民每人每天发放生活保障费,并发衣发被。目前,灾民情绪基本稳定。

  13日,记者在天然洲看到,发生崩岸地段的所有进出口都用篾栅栏封住,形成一个隔离区,并插有“崩岸危险,禁止通行”告示牌。

  20天内两次江崩

  白茆镇党委书记张胜利介绍,天然洲是一个具有100多年历史的长江冲击洲。近年来,天然洲频频发生窝崩或条崩等崩岸现象。1998年,天然洲发生第一次崩岸;1999年,再次发生崩岸;2006年,洲上出现局部条崩;2008年9月27日,发生大面积窝崩,13户房屋倒入江中,受影响住户达到70户;2010年8月13日,天然洲南岸出现局部条崩;2010年9月2日,六组段再次出现窝崩,4户21间房屋倒入江中。

  崩岸发生最频繁的要数今年,20天时间内,一下发生两次崩岸。9月2日这次崩岸较为严重,而这次发生崩岸的那段,恰恰是2002年国家长江水利委员会投资2800万元对1.7公里进行重点护岸治理的地段。

  季益春说,在2008年“9·27”窝崩发生后,国家长江委曾花大力气对长江暗滩礁石进行治理,曾在天然洲附近江底打下4道潜坝。但有专家认为,潜坝打下后,对黄金水道的整体航运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潜坝改变了这一段江水流速和流向,势必会对天然洲造成局部影响。

  偷采系窝崩祸首

  据季益春介绍,长江崩岸,采砂船偷采脱不了干系。

  季益春说,他一直生活在这个洲上,从他记事起,从村庄到江岸边有几华里的滩涂,由于崩岸的发生,滩涂便逐渐萎缩。而发生崩岸的直接原因就是与早年长江砂石无序开采有关。后来国家禁止江上采砂,这些采砂船由“阳光开采”转为“地下开采(偷采)”。

  洲上居民告诉记者,现在白天在江面看不到一艘采砂船,但一到夜晚,这些偷采船就会“及时出现”,是他们“掏空”了江底。

  如何止住崩岸的“脚步”?镇村干部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据另一位镇负责人介绍,对于崩岸治理,目前还没有最好的办法,基本办法只能是抛石护岸和护坡。该负责人担忧,如果再不加大崩岸治理力度,按照现在的崩岸速度,至多百年后,天然洲就会消失。

  本报记者 李远波 文/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安徽 河堤崩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