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每个外来娃都能读好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8日02:31  现代快报

  “一到初三,班级前5名的孩子全回老家了。”金星中学的校长强美君起初说这话时,还带着淡淡的忧伤。

  在南长区的这所中学里,70%的生源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每年,又有至少20%的学生迁回老家。强校长告诉记者,这个学期才开学,初三年级又转出了58名学生,等到下个学期,还会有更多。

  “在无锡,这些孩子可能考不到最好的学校,可他们如果回老家,往往能考入不错的高中,甚至是当上状元。”面对优质资源的外流,强校长说,“起初我们很痛心,眼看着要开花结果了,果子却结在了别的地方。但后来,我们的心态也变了,变得自豪了,因为我们在为全国的教育做贡献。”

  “我们的平均分降了一分,全国的素质教育就提高了两分”

  和金星中学有着同样状况的是南长区的夹城里小学,校长朱荣贵总是用这样一句话来激励学校的老师:“我们的平均分降了一分,全国的素质教育就提高了两分。”在这所小学里,将近8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如果要拼成绩,根本比不过其他小学。

  “我承认差距,但是我反对以分数论英雄,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而不是拼分数。”朱校长说起自己的学生,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但因为在成绩上看不到回报,有些老师还是会气馁。朱校长就常常跟他们说:“我们收这些孩子,学校的平均分是低了,但要放到全国看,素质教育可是进步了。一个老师的价值不正在于此吗?”

  现在,这种“大教育观”几乎渗透到了整个区乃至整个无锡市。南长区教育局局长周志群在最近一次教育系统的讲话中,第一条就明确提出“要努力保障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尤其是进一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

  据悉,南长辖区内100%的新市民子女、残疾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已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新市民子女占全区公办中小学就读学生总数的32%,全年免收借读费共360万元。

  “教好一个孩子,就教好了一个家庭”

  面对参差不齐的基础教育水平,甚至是缺失的家庭教育,在教育外来娃的过程中,教师要花更多的心血。

  芦庄二小的学生大多来自新市民家庭,这里的老师除了教学之外,还要承担起半个家长的责任。

  “一开始,我们还要教学生礼仪,帮助他们培养好的生活习惯。”芦庄二小的胡琦老师说,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忙于奔波生计,挤占了教育孩子的时间。为此,老师们只能常常去做家访。

  为了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夹城里小学还成立了全市第一所新市民家长学校。朱校长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很有才华,我们就和社区联手,把他们组织在一起,教孩子做风筝、做手工等。”

  不仅如此,学校的老师还定期去新市民家长学校给家长们上课,给他们讲科技、法治等知识,同时把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告诉给他们。

  朱校长说:“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很好。在教好一个孩子的同时,我们也教好了一个家庭。”

  硬件设施各校无区别

  外来娃所在的学校设施跟不跟得上,校园安保有没有做到位?为此,记者又专门走访了几所小学,发现各校在硬件设施上并不差。

  沁园实验小学是南长区的一所优质小学,五星校区建成后,原本的曹巷小学并入沁园小学。面对崭新的校舍,不少家长赞不绝口。校长牟峰回忆起开学的第一天说,“那天不少外来务工者送孩子来学校,看见漂亮的校舍怎么也不肯离去。他们要我保证,不把这些外来娃赶走。”

  不仅仅是沁园小学,据悉,南长区100%的公办学校已建成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全区公办中小学教师配备“新三机”、全部接入互联网和校园网,区域内中小学的教育技术装备均已达到省二类标准,区域内原先6所相对薄弱的学校也进行了全面改造。

  夹城里小学的朱校长就告诉记者:“我们的学校在拆迁范围内,可3年内南长区教育局还是投入了150万元,用于改善校园安保和添置信息化设备。”黄莹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