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区医院改善了 药物零差价购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8日04:07  华龙网-重庆商报

  昨日,家住渝中区枇杷山的李永福大爷很开心,深受关节炎折磨多年的他,原来每周都要赶去新桥医院做理疗,很辛苦。而现在,两路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了中医理疗室,推拿、针灸、打火罐等诊疗方式一应俱全,走路几分钟就到了,李大爷再不用为看病奔波了。“力争让每个居民就近能看上病!”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夏永鹏说,我市预计到2010年底能够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街道有1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还了解到,贫困患儿的医疗救助也得到了有力的推进。

  社区医疗

  社区医院能看全科疾病

  两路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先贵说,“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是社区医院的发展目标,以他们为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疗条件取得了长足进步,医护人员年轻化、学历化、全科化。此外,全自动生化仪、移动式心电监护仪、电子胸腰椎牵引仪等一批医疗仪器也被引入,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已有很好的诊治能力。

  据悉,全市还将按照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对978个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用房进行改扩建,已竣工734个,新增卫生业务用房168万平方米,卫生业务用房首次突破1000万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率分别达到60.7%和72.7%。各区县也切实加大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如涪陵区政府投入2000万元,修建了220个村卫生室,并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一改过去村卫生室在乡村医生家中,面积小、不规范的状况;九龙坡区实行交钥匙工程,完成了区第五人民医院的建设项目;沙坪坝区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社区有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城乡基层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改善。

  基本药物可零差价购买

  “现在在社区医院拿药便宜多了!”正在李家沱渝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的陈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陈大爷经常要用一种消炎用的“红霉素”和降血压的“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实行药品零差价之前,“红霉素”要45元一盒,“马来酸依那普利片”22元一盒。现在,“红霉素”降到18元一盒,“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只要13.2元一盒。

  我市从今年2月底起,在15个区县的334个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截至7月25日,全市15个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区药品价格降幅达到27.99%。门诊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3.20%,次均门诊费用较上年下降12.88%,其中药品费用较上年下降22.21%。11月起,我市还将新增綦江、铜梁等11个区县试点,让全市26个区县的700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明年这项制度将覆盖全市。此外,市药品交易所近期将开始分步试运行。根据市委三届七次会议要求,市卫生局还在黔江区开展了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试点,有望进一步扩大实行零利润销售的基本药物范围。

  社区医生来开健康讲座

  每个周末,国际村居委会都会很热闹,因为社区医院的医生在此举行健康知识讲座,医生会当场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提供免费体检服务。“社区医院搞的健康知识讲座很好,为普通老百姓带来很大的好处,我们再也不用去医院,就能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养身方法!”居民王晓霞刚刚生了宝宝,她得到了社区医院悉心的上门探视服务。

  据悉,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以妇女儿童和农村卫生为重点,目前已实现农村孕产妇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住院平产全免费,城乡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政府还为住院分娩的城乡孕产妇购买了分娩意外和新生儿缺陷保险。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到32%和12%,完成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保健200余万人次,142万名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纳入了健康管理。计划今年还将完成适龄妇女“两癌”检查23万人,待孕妇女免费补服叶酸26万人,开展8000例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为2.4万名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为140万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38万户。

  声音

  社区医院大家都能受益

  两路口社区医院刘先贵主任:医疗条件的改善,让患者也多了起来,医护人员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

  南岸区五小区李香芹:原来怕上医院,就是觉得药太贵。但现在社区医院都卖便宜药了,老百姓看病更有底气了。

  渝中区长江二路廉成军:社区医生就像我的私人医生一样,他们为我免费建立了健康档案,还时不时到家里来给我体检,每次病发了,老伴只需打个电话,社区医生在几分钟内就到家里了,总是那么及时。

  李家沱社区裘丽:社区医院什么都好,就是康复人员少,社区里很多老年人需要按摩康复,社区医院的康复人员虽然已经达到3人,但还是不能满足需要,希望社区医院以后能继续增加康复人员数量。

  南岸区八公里方明:希望实行零差价销售的药物品种范围扩大,不再仅局限于一些基本类药物。

  患儿救助

  患儿最高救助13.5万元

  我市的贫困白血病、先心病患儿,将得到更多关怀。9月14日,我市召开的“开展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上传出好消息,从9月1日起新发的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且年龄在0~14周岁的患儿可获得医疗补偿和救助,患儿最高可获得13.5万元救助。

  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近年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逐年增加,西南医院、新桥医院等三甲医院的血液科病房内70%是儿童。据了解,“重庆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是建立在儿童重大疾病患者家庭共同负担医疗费用的机制之上。此次儿童重疾试点病种包括2010年9月1日后新发的白血病(只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只包括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肺动脉狭窄)。凡户籍在试点区县,并且已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0至14周岁(含14周岁)儿童都在试点范围之内。符合救助条件的患儿即日起就可以申请了。

  领取救助金分三种情况

  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参加城乡合作医疗保险的贫困患儿都可以申请救助,并且相关部门已经出台详细的补偿标准,对定点医院治疗上述两种儿童重疾实行定额付费。

  已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保的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申请由该医保基金按照定点医院治疗定额付费标准的70%给予补偿;对于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家庭的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再申请由城乡医疗救助按照定点医院治疗付费标准的20%给予救助;不是低保和五保家庭但家境困难的白血病患儿,可再申请由市白血病儿童救助基金按照定点医院治疗付费标准的10%给予救助。按照费用补偿标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危组缓解治疗费8万元,中危组完全缓解治疗费15万元。以正在西南医院住院的白血病患儿心怡为例,心怡已参加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如申请救助,参照中危组完全缓解治疗费15万元,首先可以得到10.5万元的补偿金。如果心怡还属于低保和五保家庭,在10.5万元的基础上还可以得到3万元救助金。如果心怡不属于低保和五保家庭,但家庭特别困难,在10.5万元基础上还可以得到由市红十字会发放的1.5万元的救助金。

  患儿可以边申请边治疗

  记者获悉,符合条件的白血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家属在申请救助时,请遵照以下流程。到定点医院就诊,出具确诊证明;由患儿家长或是监护人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城乡居民合作医保证、定点医院确诊证明,到户籍所在地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提出申请。低保和五保家庭的患儿,可再到区县民政部门申请城乡医疗救助,不符合民政救助条件家庭特别困难的患儿到市红十字会申请市白血病儿童救助基金。经区县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患儿在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出院时交纳个人自付费用即可。

  也许有患儿家属担心,毕竟从申请救助到批准需要一定过程和时间,而有的患儿病情又十分紧急,万一耽误了治疗黄金时间怎么办?“家长们按照正常渠道申请,不要担心申请过程会耽误孩子治疗。”副市长谢小军对此表示,已要求医院为符合救助条件的患儿先垫付医疗费,患儿可以一边治疗一边申请救助。最后根据申请到的金额,由政府出面与定点医院结算,超出部分属于自付费。

  提醒

  这样申请儿童重病救助

  儿童白血病医保试点已在全市40个区县全部开展。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保试点:黔江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万盛区、渝北区、铜梁县、梁平县、城口县、彭水县等10个区县开展。

  我市定点治疗儿童白血病的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涪陵中心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等9家。

  定点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市中山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涪陵中心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九人民医院等10家。

  故事①

  “社区医院成了咱的家”

  几乎每天上午10点,家住渝中区中山二路67岁的金佩岩大妈都会提着一篮子菜准时来到两路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不是在这里工作的职工,很多时候也不是来看病,而是习惯性地“回家”转转。

  “社区医院就像我的家,这里的医护人员就像家人一样,值得我依靠!”说起这个“家”,金大妈原来却和其他老病友一样,并不认可。两路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身属于铁路医院的门诊部,2003年才变身成为社区医院。金大妈本来就是铁路部门的退休职工,她向记者坦言,之前她是不愿意上这个医院看病的,那时候社区医院根本不受重视,设施陈旧、设备差、医护人员因为收入少,所以态度也不是很好。“当时看到医院都是冷冰冰的,哪个还愿意去看病嘛?”金大妈本来是一名高血压、高血脂的老病号,她却长期舍近求远去重医或者去位于黄桷坪的铁路医院看病,经常为了挂上号很早就要起来去排队,很辛苦。

  然而渐渐的,两路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的变化,让金大妈对社区医院的好感和依赖逐渐增加。据该中心主任刘先贵介绍,随着我市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视,该中心的就医环境、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医院除了提高医疗质量外,还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服务态度、文明礼仪的培训,要求对待社区居民要像家人一样亲切、热情。

  “你看,我现在几乎天天都要来坐一坐!”金大妈出门5分钟就到社区医院了,她的健康状况早就被登记入档案,只要一有什么不舒服,医生就会很快为她提供治疗方案。而且,社区医院还有专门医生负责各自辖区内居民健康,定期到社区给居民讲解健康知识,免费测血压、血糖,还会上门随访。金大妈喜欢社区医院,不仅能解决她的病痛,而且价格还不贵。金大妈说,她每月退休工资1000多元,原来去大医院看病,一次普通门诊几乎都要花掉两三百元,现在来社区医院,同样的病最便宜的只要二三十元,医生也只开最便宜但却有效的药物,让她看病负担减轻了不少。

  “社区医院成了我的家,我有什么不舒服,可以打个电话给负责的医生,她还会为我上门服务,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我们退休老人舒心的呢?”金大妈说,虽然儿女都不在身边,但有了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嘘寒问暖,她和老伴的健康不用担心了。

  故事②

  “我娃儿救助有着落啦”

  9月14日是我市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行的第一天,作为定点医院的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传来喜讯,城口县4岁女孩童童(化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有望成为儿童大病医保补偿的第一人。如果申请获得批准,童童介入治疗总花费3万,家长只需承担9000元,其余2万多将获补偿。

  “感谢政府和医院,童童的救命钱这下有着落了!”昨天,在儿童医院心内科病房,29岁的尹文金得知女儿可能成为大病医保补偿的第一人后欣喜不已。

  据尹文金介绍,他们家住城口县修齐镇东河村5组。童童出生时才5斤8两,从小就体弱多病的她睡眠不好,吃奶经常呕吐。不管买什么营养品,童童的吸收总是不好,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1岁到2岁之间没有长过一点肉,体重始终停止在12斤左右。一家人带着童童跑了几家医院,甚至还跑到北京,都没有找出童童生长发育矮小落后的原因。除了瘦小外,童童还经常感冒,因患肺炎都住了5次院。

  童童虽然现在已经4岁了,却只有90厘米、24斤,相对于同龄孩子矮小瘦弱了许多。已经读幼儿园的她不爱跟小朋友一起耍,因为她2岁了才学会走路,每走一步都会非常小心,胆子很小,害怕摔跤,不爱活动。为了让女儿不输在起跑线上,尹文金于9月10日将童童送到了重医附属儿童医院。

  经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童童被诊断为房间隔缺损,这是先天性心脏病中常见的一种。9月13日,心内科主任易岂建教授为童童做了介入手术治疗,即在大腿根部切一个2~3毫米的小口,将封堵器送到心脏病变部位,达到根治目的。术后第二天,童童就可以下床走动了。本来,手术所需的3万多元让尹文金一家陷入了困境,但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制度实行的消息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易岂建教授称,如果早发现早治疗,90%的先心病患儿可以完全治愈,且大部分患儿在出生后即可确诊。

  目前,符合救助条件的童童有望成为儿童大病医保补偿的第一人。目前,尹文金已经填写了相关申请表,并且请家里人着手准备身份证、户口簿、孩子的医保卡等资料。童童介入治疗费用共3万,审核通过后,家长只需承担9000元,其余2万多元将获补偿。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陈瑜 实习生 张锐 采写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