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背后,是历史进步和百姓之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8日05:55  山西新闻网

  第一次

  市政府投资建设六年来第一次

  本次公开销售的西华苑三、四期经济适用住房,有一个很关键的标签,那就是它是太原市第一次由政府组织建设并面向全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开销售的保障性住房。“每年都听说经济适用房在建,但不太清楚建在哪儿,谁住进去了?”在被问及对于经适房的了解程度时,许多市民发出这样的疑问。

  太原市从1995年起通过土地划拨、以政府建设的方式,先后开发了兴华苑、长风小区、东华苑、西华苑、汇丰苑、恒山小区、安广小区、滨河小区等8个经济适用房小区。但此后,再没有以政府划拨土地的形式组织建设过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在此期间,虽然每年都有经济适用房项目在建,但由于没有土地划拨等措施的支持,主要还是由一些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集资建房,用于解决内部职工的住房问题。“虽然针对的也是单位内部的住房困难人群,但毕竟范围有限。单位外的更多急切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居民无法享受到这一福利。”

  而这次西华苑三、四期经适房项目的性质截然不同。“这是六年来首次由市政府投资建设的经适房项目。”市房产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说。从2004年起,西华苑三期项目即被列入政府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工程建设从征地到拆迁、从筹资到规划、从招标到建设、从施工到销售,历经6个寒暑,市政府、市房管系统以及其他各政府职能部门克服了重重困难,“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这件惠及百姓的好事真正做好。”

  第一步

  迈出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实物保障的第一步

  “西华苑三、四期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阶段性成果,全部楼盘已经耸立在迎泽西大街。这次销售,我市迈出了对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实物保障的第一步。”昨日举行的西华苑三、四期经适房销售公开摇号仪式上,太原市副市长张政如是说。

  众所周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始终把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住房、低收入家庭住得起经济适用住房、“夹心层”家庭租得着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多层次住房保障目标,通过梯度消费逐步实现住有所居。2006年至今,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逐年扩大。但因建设需要个过程,近几年,真正住上保障性住房的居民寥寥无几。对于申请廉租房的居民,采取的是货币补贴的方式,以实物形式进行保障还从未有过。

  本次西华苑三、四期项目,除了提供经适房,还有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基本覆盖了保障体系中各个阶层居民的需要。“本次经适房公开摇号进行分配,为今后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的分配提供了前提与参考。在房源数量与需求数量仍然有差距的情况下,采取公开摇号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市房产管理局有关人士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次经适房公开摇号销售,可谓迈出了对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实物保障的第一步。今后,随着更多保障性住房的竣工,会有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居民享受到住房实物保障。

  第一个到现场的人

  一夜没睡好,早点儿到现场心里觉得踏实

  9月27日早7时,记者来到位于漪汾街的太原电视台,太原市首批经济适用房摇号现场就设在这里。

  摇号仪式定于上午9时开始,但许多申请户早已提前到来。今年43岁的李燕,是第一个到现场的,她告诉记者,26日,社区干部通知她参加摇号仪式后,她一夜没睡好,27日早上5点就起床了,6点55分就来到摇号现场。“在家也坐不住,离摇号大厅越近,心里就越觉得踏实。”

  李燕家住在义井街附近,自己和丈夫原先都在和平南路一家国有企业上班,由于企业效益不好,2002年两人双双下岗。随后,李燕上了公益岗位,丈夫给人打零工。儿子今年18岁,上大学,由于没有房子住,多年来,两人一直住在公婆家。“50平方米的房子,住着8口人,怎能不挤,晚上睡觉前,沙发前只好拉个帘子,全家最发愁的是过夏天。”李燕说,多年来,自己常梦到有了自己的房子。去年提出经济适用房购买申请后,全家的购房梦更强了。“丈夫打工累上一天,路过西华苑工地,总是进去转一圈,回到家就说,房子进度如何如何。”“感觉这次经济适用房摇号非常公开、透明,摇号结果没有自己,也不后悔,以后还有机会。”李燕一边与记者聊天,一边不住地向摇号现场张望。

  第一个能挑房的人

  “这个喜讯,我一生不会忘记!”

  “我入围了?还能第一个选房,不会骗我吧?”谭诚,家住东头道巷2号,9月27日下午,他接到有关人员打去的电话,获知摇号结果后,很是惊讶。

  在西华苑三期项目工地,记者见到谭诚时,已经是27日下午6时,谭诚笑得合不拢嘴。“接到电话后,我反复求证,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谭诚介绍说,自己家三口人,自1995年原先的房子拆迁后,便一直住在一间只有37平方米的平房里。“我知道今天摇号,还想着明天去网上看结果,下午正在女儿家看书时接到的电话,这个消息太好了。”谭诚说,当时申请经济适用房,还不知道房子什么样,也没想过真能入围,所以今天下午,自己专门到西华苑项目部,想看看房子结构怎么样,也考虑一下挑什么户型的房子合适。

  谭诚退休前在山西针织厂工作,家庭经济条件一直不好。到西华苑工地看施工情况时,他在高兴之余,也在考虑选多大的房子。他自己觉得,有六七十平方米大,够住就行了,不过还是会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尽快定下户型。“几十年的住房梦就要实现了,这件喜事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亲朋好友。现在,我只想说一句: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这个喜讯,我一生不会忘记。”

  第一个轮候的人

  盼着好运早日降临到自己家

  西华苑三、四期经适房项目,共销售4503套经济适用住房,9月27日,摇号现场摇出轮候家庭顺序号,序号为004504的张宏玲成为第一个轮候家庭。“虽然4503个家庭里没有我的名字,但作为第一个轮候家庭,我还是感到很高兴,觉得自己购到经济适用房还是很有希望。”张宏玲家住尖草坪迎新街,9月27日晚上,接到本报记者的电话,她先是感到惊讶,随后就听到她的笑声。“单位效益不好,工人们早就放假了。多少年来,我们家一直没有房子,和老人们住在一起。”张宏玲说,自己之前不知道摇号的消息,更不知道摇号结果。“说句实在话,真轮上了,单凭我们家的经济实力,购买这套房子也不大可能,但为了圆多年的住房梦,如果我家有机会购买的话,我还是会寻求亲戚朋友的帮助,凑钱买房子的。”张宏玲表示,她感觉很幸运,会密切关注入围家庭选房,等待属于自己的好运来临。

  本报记者 胡斌 郑书成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