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相关人士称毛毛雨不影响嫦娥二号发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8日06:33  南方都市报
相关人士称毛毛雨不影响嫦娥二号发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人员将运载火箭运送到指定位置。 南都记者 刘伟 摄

  南都讯 昨天下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召开疏散协调会,部署“嫦娥二号”发射时居民疏散应急方案。记者了解到,卫星发射当天,以2号发射塔为圆心、6公里范围内,约2000名户籍村民将在发射前两小时内,必须被紧急转移。

  有毛毛雨也不影响发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高级工程师郭学文介绍说,10月份的发射窗口期,就在1日、2日、3日3天,如果当月不发射,就需要推迟到下个月了。”这几天,西昌一直是阴天。郭学文说,发射前8个小时的准备阶段,发射后火箭飞行的半个小时,都是关键阶段。他们预计,在9月28日左右,西昌依然可能下雨。但10月1日前后天气应该不错,发射没有问题。“万一发射当天有毛毛雨,也不会受影响。”

  6公里以内群众将被疏散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坐落在冕宁县泽远乡境内,每次卫星发射前几天,当地政府都会应基地要求,对6公里以内的群众进行紧急疏散。

  “下午5点,基地召开‘嫦娥二号’发射前的村民疏散大会,会上公布疏散方案。”昨天下午,参加村民疏散大会的泽远乡乡长许俊洪告诉记者。

  在泽远乡政府大厅内,挂有一幅卫星发射时转移范围地图,该地图上标注了每次卫星发射时,所涉及需要转移的具体村庄。

  许俊洪说,参加此次疏散大会的部门很多,既有基地内各相关部门,也有凉山州政府、西昌市政府、武装部和当地公安部门。“我们泽远乡政府是这次疏散方案的具体执行单位,要负责发射基地6公里范围内的群众转移。”

  此次“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前两个小时,乡政府将负责转移5000余名群众。“离发射2号台2.5公里范围内,麻叶林、那基和东方3个村,2000多名户籍群众必须转移。”许俊洪说,“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确定后,飞行方向6公里范围内,约有数百名村民也将“就地疏散”,“整个撤离过程将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会很迅速。”

  泽远乡党委书记沈建国说,自从2001年担任乡负责人以来,先后十多次组织当地村民进行疏散转移,至今尚未发生一起因转移不及时,出现安全事故。

  村民不看发射看大片

  自1970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选择在泽远乡建立基地后,先后发射了59次卫星。

  “刚开始,老百姓还很好奇,发射时都会集中观看,但现在卫星发射很频繁,大家都已经适应了,我们现在即使组织他们看,都不会有人看啦。”沈建国说。

  在当地,不少群众都知道“嫦娥二号”即将在基地发射,但大多表示不会去观看,但会配合政府进行安全转移。

  “我们事先两天会按照疏散方案要求,逐户通知被疏散的群众,在发射前两小时内,将他们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并组织他们去看电影。”沈建国说,以前转移时,只要老百姓听说有电影看,会很乐意转移,“我们放映的都是国内大片,像《叶问》、《黄河之恋》等,战争片比较多一点,大家也都很爱看。”

  沈建国也坦承,作为此次“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疏散组织者,最近压力很大。“我们既要确保发射范围内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还要防止转移后的村庄不出现火灾和盗窃。”为此,当地政府会组织200多名民兵和公安干警,在基地军方的配合下,对空置村庄进行巡逻,直到发射前半小时,才最后撤离。

  进展

  火箭待命冲天

  “经过4次总检查,目前各项技术参数显示正常,现在发射前的各项技术状态已经固化,处于待命状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与担任“嫦娥一号”运载火箭不同的是,此次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高达97米,重达4600多吨“多增加了两个助推器,多了150吨燃料,飞行时间更长和飞行距离更远,技术要求也更高。”

  人物

  众“卫星”,护卫星

  发射测试站卫星空调组成员片刻不离把守“嫦娥二号”

  当“嫦娥二号”卫星安静地躺在测试间里,有一群航天人片刻不离地守在身旁。为了给她提供舒适、洁净、安全的环境,他们钻地沟不嫌脏、日夜守护不嫌累,如同老鹰般敏锐地观察“敌情”。

  他们———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卫星空调组,被誉为卫星的“卫星”。

  地沟里蒸桑拿

  通往设备机房的通气管道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枢纽。钻进地沟检查,确保管道状态良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这是一项又脏又累的活,进去之前,都要用雨衣和雨靴把自己武装一番。地沟高半米,人得猫着腰行进,碰到有大片积水的地方,还得爬到管道上前行。

  黑乎乎的地沟有500多米,让初次进来的人很不适应。虽然有强光手电,但也只能看三四米远。最难耐的还是管道里的高温。为检查管道密闭性,之前要充上水蒸气,于是,在两头密闭的地沟里,他们得享受一天的高温桑拿。“感觉里面非常闷,一天下来,全身都汗湿了,内衣都能拧出水来。浑身也酸痛酸痛的。”参加多次管道排查的操作手马相羽深有体会。

  泡浓茶防瞌睡

  卫星空调组的主要工作是确保卫星测试大厅保持特定的温湿度。“卫星是宝贝疙瘩,对环境要求极高。尤其碰到恶劣天气,对温湿度影响很大,更得保持高度警惕。”组员周富强介绍说。他们一方面要时刻关注电脑屏幕数据变化,一方面要定时进行设备巡查,连一个螺丝也不放过。

  他们的岗位需要24小时坚守,3人3班倒。姚得欣轮班时间是凌晨1点到早晨8点。昼伏夜出的生活不仅辛苦,更要承受生物钟的颠倒带来的折磨。往往是用两周的时间适应了,又要进行轮岗值班。

  独自面对冰冷的机器长达8小时,对于值夜班的人来说,难免容易犯困。“给自己泡杯浓茶,不停地用冷水洗脸,不停地去设备间转转。”姚得欣用各种方法解乏。“晚上他从没打过瞌睡,因为每次我来检查时,就查看温湿度的历史曲线,都很平稳。假如他疏忽了的话,曲线就会起伏很大。”组长沈剑忍不住夸奖他。

  “老宁到,故障除”

  发射区地面技术勤务保障部助理宁群丁被誉为“活图纸“发明家”

  在托举“嫦娥”飞天的西昌航天城里,有一位航天人来自陕西铜川,从1984年西昌卫星发射场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起,就一直扎根在这大凉山腹地深处。转眼已过26年,参加卫星发射任务已达56次。获得各种荣誉20次,二等功1次,为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就是宁群丁,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宁”。

  都说“老宁”是个大忙人,白天想找他一定要去发射场区,肯定在塔架下;晚上找他一定要去办公室,肯定在加班。“嫦娥二号”发射在即,老宁也忙得跟陀螺一样,记者见到他时,连续熬了两个通宵,双眼通红。

  老宁的职务是保障部助理,负责发射区地面技术勤务保障工作。久经沙场,老宁能对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性能状态做到“一口清,问不倒”,对塔架设备设施、管线布局甚至塔上数十万个螺栓的型号、分布情况了如指掌,被公认为是“活图纸”。

  “塔架上有啥疑难杂症就找老宁,包能解决!”大家都这么评价。

  记得某次任务中,临近发射,回转平台需要打开。节骨眼上,三联平台迟迟未动。所有参试人员的心一下揪起来了,专家连忙赶到现场,查看了电路、油路,一切良好。10分钟过去了,再不解决就错过“发射窗口期”了!

  老宁赶来了。只见他简单查看了一下后,立即查出故障所在——— 简单拨弄两下,平台立马又转动。大家夸他“火眼金睛”,老宁笑曰:“我熟悉这些设备跟自己身体一样,哪儿不舒服当然自个最清楚!”

  聪明“绝顶”的老宁刚40出头,头发掉了一大半。他自嘲说是用脑过度,因为他特爱琢磨,时间几乎全都给了发射场。这不,这几天西昌天气不好,十几层高的塔架上悬挂着数百条卷起的防雨布把塔架跟“嫦娥二号”严严实实地裹上一层外衣。

  此设计者正是老宁。虽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为满足防雨布防水、防静电、阻燃等诸多要求,从设计到组材他都费了一大番功夫。光为准确测量塔身尺寸,他在塔架上来回爬了几十次。经七天奋战,他拿出了设计方案。防雨布现已接受多发任务的检验。工作26年的他很少回老家。他说,他离不开打了多年交道的塔架,离不开奉献了青春年华的深山沟。

  A22-23版统筹:南都记者 卢斌 采写:南都记者 刘伟 华璐 通讯员 占康

  “嫦娥一号”首次问月得“宝图”

  成功绘制出全球最精确月球三维图,全部探测数据向全国各有关科研单位无偿发送

  回顾

  “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探测仪器,是为4个科学目标设计的: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对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的14种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进行探测;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至40万公里之间的地月空间环境。其中,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探测月壤是第一次尝试。

  绕、落、回,是嫦娥探月的三部曲。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成功撞向月球丰富海区域,在扬起的尘土间奔入了月球的怀抱,标志着中国第一期探月工程的”绕月“成功。

  “想到最糟情况实现最好结果”

  所谓“绕月”,是指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环绕月球探测器,运行一年多期间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化学元素分布、月表矿物含量、月壤分布和近月空间环境等一批科学研究成果。这为第二期”落月“的发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实现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而即将在国庆期间发射的“嫦娥二号”就是“落月”的第一步。

  此外,“嫦娥二号”卫星实际上是由“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改造而成。因此,它可以略过方案阶段以及初样阶段,直接进入正样阶段,从而可以使整个发射周期大为缩短。可以说,“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改良版。

  时隔一年半,“嫦娥一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迈出的第一步,其意义不可低估。“首先是成功环月,其次是‘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探测仪器)是根据探月的科学目标而重新设计和研制的,和以往的飞行器比较,均有创新。”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建亮表示,在“嫦娥一号”升天前,设计部门估计了84种可能出现的障碍,提出了148种对策,当中的毫厘之差让每一个参与的工作人员都神经紧绷。

  “我们想到了最糟糕的情况,实现了最好的结果。”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如此为”嫦娥一号“的成功运作定调。

  探测数据无偿发送科研单位

  “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探测仪器,是为4个科学目标设计的。这些目标分别为: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对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的14种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进行探测;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至40万公里之间的地月空间环境。其中,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探测月壤是第一次尝试。

  此外,“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球三维图像也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嫦娥一号”CCD(电荷耦合成像)立体相机所采集到的589轨图像拼接而成一幅全月面图,包括了月球的两极,这是世界上唯一做到月面全覆盖的图。

  除了CCD立体相机,“嫦娥一号”所携带的激光高度计对月球影像图也功不可没。这种仪器总共获得了900多万个点的高度;其测量密度,远超过美国在2005年获得的27万个点,也超过了日本“月亮女神号”(又称“辉夜姬号”)所获得的677万个点。与CCD相机所获得的立体影像结合起来,呈现了一幅更为精细的月球全球三维影像图。

  “全月面图意味着什么?就是绕月探测工程从工程目标来讲应该是圆满成功的,因为我们要成功发射,精确变轨,绕月飞行,有效探测,这张照片拿到了,就说明我们这个工程是可以做到的,在技术上能够做到这一步了。”孙辉先说。

  目前,中国有69所大学以及多家研究所获准无偿使用“嫦娥一号”所获得的1.4TB的原始数据,以及多达3.8TB的生成数据。据悉,这是第一次在我国的航天工程中将全部探测数据向全国各有关科研单位无偿发送。

  “嫦娥一号”最难之处在环月

  对卫星的每一次控制都会有风险,即使某个问题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做好百分之百的准备。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建亮曾对媒体表示,“针对卫星可能出现的84种故障,我们提出了148种对策。像第三次近月制动,就有19个故障对策。”

  经过3次近月制动后,“嫦娥一号”进入200公里的环月轨道,这是“嫦娥一号”工程成功的基本标志。据“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介绍,“嫦娥一号”工程中最难的就是环月,“经过3次制动,进入环月。那时,也就是从发射起大概15天以后,我们心里才能比较踏实。因为我们实现了从地球门口走到月球门口。”

  周建亮最担心的是在近月制动过程中,发动机不能按时关机。如果在预定的关机时刻之后1.5分钟之内还不能使发动机关机,由于卫星的速度降得很快,卫星在飞行半圈之后将会撞击到月面,所以留给地面人员处置的时间就会非常紧张。幸运的是,在多次轨道控制中,此前制定的148种对策均没有派上用场。

  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指出,航天毕竟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为防止发生意外,专家们精心制定出很多预案。据孙辉先介绍,探测仪器在天上一旦发生故障,可以采取抢救措施,比如关机再开机。同时,一些关键的部件和电路上都有备份,一旦出现一套设备损坏的情况,将启用另外一套设备。

  “以数据管理系统为例,这个系统一旦出了问题,所有的数据都将丢失。所以这个系统中的所有部件都是双备份。”孙辉先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台设备坏了,我们就可以通过指令,去启动另外一台,从而完全取代第一台的功能,性能不会有丝毫的减少。”

  如今,当时的难题已经成为了“嫦娥二号”的经验。在“嫦娥一号”撞月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通过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和嫦娥数据的处理,催生了一批标准和规范,初步建立起了我国月球探测和科学数据处理的标准体系。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嫦娥二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