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人大官员:代表不脱岗有利于了解民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8日12:0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8日电 28日上午,中国人大网、新华网、人民网联合邀请参与代表法修正案草案起草、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陈斯喜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主任许安标、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伯钧,与广大网民就代表法修改的相关问题进行在线交流。许安标说,人大代表不脱离各自的生产和工作岗位有利于代表贴近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网友 匿名]人大常委会现在有专职委员,人大代表为什么不能脱离各自的生产和工作岗位

  [陈斯喜]谢谢网友的提问。这个问题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我国人民代表来自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重要区别之一。代表的广泛性,可以保证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呼声都可以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得到反映,避免只反映那些具有强势话语权的声音。由于要求代表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所以各级人大代表的数量相对来讲多一些,人大就不能经唱会,一般情况下我们各级人大都是一年只开一次会,主要是讨论决定一些最重大的问题。对一些经常性的工作就交给人大常委会,这相应地要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把更多的精力甚至主要精力用于人大工作,这与人大代表强调广泛代表性不同,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更注重他的常务性、专业性,所以人大常委会中需要有专职委员。

  [网友 匿名]代表不脱离各自的生产和工作岗位,是否可以理解为担任代表后工作岗位不能变动或者没有工作岗位就不能当代表

  [许安标]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修改草案中比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如刚才李局长说的,我国的人大代表和西方国家议员有本质的不同。第一,我们国家的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比例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第二,人大代表都有各自的职业和工作岗位。在担任代表职务的同时,不脱离生产和工作。这既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内容之一,也是我们270多万人大代表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情况应该说有利于代表贴近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代表法修改体现了上述精神,代表不脱离生产和工作。我理解其意思是不以担任人大代表为职业,并不是说当了代表后工作岗位就不能变动,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人大代表任职期间工作岗位职务发生变化的情况还不少。同时,作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国公民,即便没有工作岗位,也是可以被选为代表的,包括在校学生、退休公民,在我们代表中就有这样一些公民。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