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小雨不影响嫦娥二号发射

  四川西昌,月亮之城,在送59颗卫星上天后,今天18时59分57秒,这里将送“嫦娥二号”卫星“出嫁”。昨天,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三丙火箭一、二级和助推器加注完常规燃料。而一旦开始加注低温推进剂,发射进入不可逆状态。

  山东老乡最后送“嫦娥”

  向大力神“输液”须分毫不差

  据新华社四川西昌9月30日电 记者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获悉,用于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9月30日9时开始燃料加注。

  加注是测试、准备工作中的最后一道工作。之后,发射场进入发射程序。

  火箭燃料分为常规推进剂和低温推进剂两种。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发总体室主任符菊梅介绍,9月30日进行的是为火箭一、二级和助推器加注常规推进剂,整个加注时间约为5个小时。由于火箭第三级使用的是质量更轻、能量更高的低温推进剂,这部分燃料的加注要到发射前8个小时才开始。

  符菊梅说,一旦开始加注低温推进剂,发射进入不可逆状态。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负责最后的液氢液氧燃料加注的,是来自山东曹县的一名技术专家陈复忠。身高1.8米,典型的山东大汉,陈复忠虽然参加工作已有20年,但自己仍然觉得“压力极大,这几天根本没睡过囫囵觉”。在西昌基地,他们所在的群体被称为“离危险最近的人”。

  负4分钟

  山东老乡坚持最后

  今天发射前的负8小时开始,长三丙第三级开始加注超低温液氢液氧燃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国内唯一能发射低温燃料火箭的基地。这个工作,将一直持续到发射前的负4分钟。

  陈复忠在“嫦娥一号”发射时,也正是这位山东老乡负责最后的超低温燃料加注。记者了解到,相比于火箭发射时的其他工种,陈复忠所在的燃料加注群体是最后送“嫦娥”出嫁的人。陈复忠说,火箭发射前升起最后一缕白烟后,才表明他的工作圆满完成。

  米粒大石子

  掉地就能引爆炸

  “我们是最后负4分钟必须加注完,一秒钟不能多、一秒钟不能少,加注的燃料量必须做到精确、准确,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陈复忠告诉记者,如果不能精确地加注,就会影响火箭的载荷,影响火箭的入轨精度。

  作为超低温燃料加注岗位主操作手,陈复忠在发射场被人戏称为“老总”,他的岗位极其危险、重要。

  陈复忠说,氢氧混合物,只要0.019毫焦耳的能量,就足以把它引爆。0.019毫焦耳的能量有多大呢?陈复忠说:“这相当于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石子,从一米的高处落下。这期间产生的能量就足以引起爆炸。”因此,燃料在运输过程中,都是采用暖瓶式的特殊真空罐体,予以载运,并且运输途中都要万分小心。

  他们工作场所门上画有骷髅头的警示牌让人不寒而栗。昨天,记者再次探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现中心已经完全封闭,禁止一切无关人等入内。

  经陈复忠亲手加注的数千立方火箭燃料,没有出现一次人为操作失误和重大责任事故。对于“嫦娥二号”来说,陈复忠称有信心将其精准、安全送上天。

  蒙眼摸阀

  上百阀门一把关

  航天城里,陈复忠最让人称道的绝活是“蒙眼摸阀一摸准”。

  原来据介绍,在向火箭加注的燃料中,四氧化二氮泄漏出来是棕红色,偏二甲肼泄漏出来是白雾状,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根本什么都看不见,必须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准确、迅速地启动和关闭其中一些阀门,而操作室内的阀门多达上百个。

  后来,陈复忠在操作室内先用半透明的眼罩蒙眼,逐步换成不透明的黑布,这样逐渐摸索出了蒙眼关阀门的本事,也让他成为历次火箭发射的加注主操作手。

  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陈复忠说当时他有种眩晕的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如今,“嫦娥二号”即将发射,陈复忠希望能再次体会这样的兴奋感觉。

  特派记者 孙珂

  不怕小雨

  只怕雷电

  总设计师吴伟仁

  不怕小雨

  只怕雷电

  商报西昌消息 9月29日晚上8点起,西昌再次降雨,淅淅沥沥持续了一夜时间,到昨天清晨,天气逐渐转晴,到中午时分天气状况已经非常不错,气温明显回升。

  针对这两天的当地天气变化情况,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对外介绍说,现在目前稍微有所担心的的确是天气问题,最后能不能按时发射取决于天气,所以各方面现在正密切关注天气情况。下小雨都没关系,关键是怕雷电。据悉,9月29日晚上的降雨,并没有影响燃料的加注工作。火箭、卫星等整个系统的状态协调匹配,具备加速发射的条件。特派记者 孙珂

  两个助推器

  力道足够大

  据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工程师李聃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电气系统的单机、发电机这些基本可以通用,差别在于长三乙是在长三甲的基础上捆绑了4个助推器,长三丙是在长三甲的基础上捆绑了2个助推器,这是外形上的区别。为什么嫦娥二号选择长三丙火箭呢?李聃说,主要是因为嫦娥二号的起飞重量是2480公斤,不必使用长三乙;但嫦娥二号要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而长三甲的运载能力不足以把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所以最后选择使用长三丙。

  李聃说,长三丙火箭2008年首飞,目前已进行了4次发射,均非常成功。“不过,后续的嫦娥三号,我们会使用捆绑了4个助推器的长三乙火箭。”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嫦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