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月工程的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1日20:4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日电 题:探月工程的“神经中枢”

  ——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中新社记者 沈晨

  10月1日晚,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北郊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这里既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飞行控制中心,也是探月工程的飞行控制中心。

  2007年10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领航嫦娥一号,完成奔月之旅,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如今,他们再担重任,承担着嫦娥二号任务的飞控决策、轨道控制、数据分析处理、应急控制,以及卫星绕月飞行后的长期管理。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嫦娥二号测控通信系统指挥长朱民才介绍说,飞控中心成立于1996年3月,先后完成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四号四次无人飞行、神舟五号至神舟七号三次载人飞行以及中国首次绕月探测飞行控制任务,先后突破十多项关键飞控技术,测控成功率达百分之百。

  朱民才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嫦娥二号卫星是一颗二期工程技术先导星,它的任务是为嫦娥三号探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与嫦娥一号相比,这次任务的飞行控制难度更大,对控制的精度要求更高,对我们的挑战前所未有。”

  朱民才表示,在嫦娥二号任务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探月工程五大系统之一的测控通信系统,是卫星与地面联系的唯一纽带。飞行控制工作,就是通过这一纽带,来判断卫星的飞行状态和工作状态,控制卫星完成预定的飞行任务,进行各项科学实验,确保成功发射,准确入轨,有效探测的目标。

  朱民才指出,此次执行嫦娥二号飞控任务,有两大特点,一个是险,一个就是难。

  “险,就是飞行控制过程中三次主要的控制风险大,一次是中途修正;第二是近月制动;第三个就是15公里近地点控制。”

  “难,就是卫星地月转移轨道和确保卫星轨道精度等方面有难度。”

  尽管挑战前所未有,朱民才仍然对完成任务充满了信心。

  他说:“经过多年科研和工程实践的锻炼,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逐步形成了‘团结协作、集智攻关、开拓创新、拼搏奋进’的学术氛围,建成了覆盖航天测控通信领域、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矢志航天、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善于攻关的科技队伍。”(完)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