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称嫦娥二号发射如打移动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2日04:23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特派记者刘伟 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相比,对运载火箭的要求有哪些不同呢?它为何偏偏对长三丙火箭情有独钟呢?昨日,本报记者从长三甲系列型号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汪玲那里找到了答案。

  长三丙可带嫦娥二号直接入轨

  发射嫦娥二号的长三丙火箭是在长三甲的基础上,在一级的周围捆绑了两个助推器。增加两个助推器之后,其运载能力就增加了1200公斤的运载能力。

  长三丙有6台发动机,每台发动机是75吨,有450吨的推力,运载能力达到了3.8吨,而发射嫦娥一号的是长征三号甲火箭,只有4台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只有300吨的推力,它的运载能力是2.6吨。

  此外,运载能力最大的是长三乙,长三乙是捆绑了4个助推器,它有8台发动机,600吨的推力,它可以把5 .5吨的卫星送入相同的轨道上。

  “选择长三丙发射嫦娥二号是最合适的。”汪玲说。从整个经济性来讲,这次卫星的重量是2480公斤,差20公斤到2500公斤。这次在嫦娥一号的发射基础上,对嫦娥二号的轨道进行了优化,只要速度够了,可以直接一次送入到地月转移轨道,这于嫦娥二号来说是最理想的状态。

  “移动靶比固定靶肯定难度更高”

  汪玲说,“把嫦娥二号送上月球,这个过程是一个接力赛”,火箭是跑第一棒,后面还有卫星要自己接力,跑第二棒、第三棒,它自己还要变轨。这个过程里头还有测控系统对卫星进行精准的控制,让它满足后续的一个,进入传月轨道的时候,还要进行修正的。

  “这场接力赛中,前面跑得好,后面它更省劲,如果前头跑得不好,后面要费更大的劲修正回来,所以要挑精度高的产品用。

  “像嫦娥一号发射的时候,就像打固定靶一样,打固定的点。”汪玲解释,嫦娥一号对长三甲来讲它就是固定的,距离也近,要求低一点。

  “对嫦娥二号来讲,就相当于打移动靶,移动靶目标在变。”汪玲笑道,发射日不一样,它的发射时间和设计的入轨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相当于打移动靶,移动靶比固定靶肯定难度要高一些。而且这个移动靶比嫦娥一号的固定靶还远了10倍以上,38万公里,以前打的都是3 .6万公里。

  对话 “有压力,而且做梦都紧张”

  记者:嫦娥二号就要发射了,您现在有压力吗?

  汪玲:随着日期临近,心情是越来越紧张。因为我们进场到现在已经做了10天左右的测试,目前产品的状态是非常良好。每一次的测试就像对人的健康状态的检查一样。到最后一次测试完之后,发现产品都不错,才更有信心,更有把握,测试之前,心里肯定打鼓。

  记者:现在,您的压力在什么地方?

  汪:火箭的产品也有很多单点的地方,单点失效的会导致致命的故障,比如说像动力系统,我们叫推进系统。一个小的零部件卡住了,或者是漏气了,或者是焊接哪的缺陷没弄好,这个地方就很容易导致失败,我们历史上也出现过这种故障,国外也有这种先例。

  记者:据说您经历过20多发高密度发射,是不是到点火发射那一刻就不会太紧张了?

  汪:还是会紧张。晚上做梦都会紧张,在梦里头有时候出点小问题,有时候感觉到这个没做好,会惊醒的。因为每一发它都是新的,用完这一发,下一发又是新的,担心它会出现一些问题,尽管发射多次,但是心里头还是紧张。

  记者:哪一刻最紧张?

  汪:实际上整个的过程,只要你眼睛盯着屏幕的时候,心里头都是在看着数据,有些什么异常,还是有些什么现象会蹦出来,担心这些东西。一直到星箭分离之后,这个心才可能放下来。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嫦娥 发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