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嫦娥二号所携带七种仪器已有三台开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5日02:02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 通讯员 熊卫平 姜宁)截至昨日下午16时,嫦娥二号卫星已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行约68小时,飞离地球约32万公里。至昨天为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已组织完成了嫦娥二号卫星X频段测控技术试验、监视相机图像下传及紫外拍图等飞控工作。

  据央视报道,昨晚嫦娥二号搭载的太阳风离子探测器、伽马射线谱仪顺利开机,加上此前已开启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至此,嫦娥二号携带的七种科学仪器中,已有三台开机。

  首次实施X频段测控技术

  根据计划,今天将进行中途轨道修正。10月2日12时25分,北京中心技术人员对在地月转移轨道运行的卫星实施了中途修正,由于控制非常精确,原定于10月3日进行的中途修正取消。按照测控方案计划,将对嫦娥二号安排两到三次中途修正。不过,中途修正的最终次数,要看卫星运行的具体情况决定。

  昨天进行的嫦娥二号X频段测控技术试验,在我国尚是首次实施。与国内主要使用的S频段测控体制相比,它有着传输速度高、信号衰减小、负载数据多等优点,是未来深空探测的主用频段。可以利用这个频段,通过更小的设备、更低的功率传输更多的数据。

  “正在备战火星探测任务”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主任汪赛进介绍说,如果说探月工程是一部科技大片,总体室制定的协同工作程序就是这部大片的脚本。

  但目前总体室承担多项任务,除了嫦娥二号任务,还在备战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对接任务以及火星探测任务。在多种任务并行的情况下,没有那么多人来执行这样一个任务,为此总体室就实行了“型号制”的管理方式,“就相当于项目制或事业部制,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任务,同时进行任务准备”,之前一个组六七个人干的活,现在要一到两个人干。

  ■ 解读

  嫦娥三号主用X频段测控

  探索其他行星甚至走出太阳系,都要求发展X频段

  3日对正在奔月途中的嫦娥二号卫星实施了首次X频段测控试验。为何要发展X频段测控技术?

  嫦娥二号卫星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董光亮介绍说,这首先是由我国中长期科学发展计划和探月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决定的。下一步月球车要在月面巡视探测采样,再起飞,进入地球轨道再回来,过程更加复杂,对数据传输的数据率、精确度等要求更高,对测控的支持能力要求也更高。

  “此外,国家正在组织论证载人登月,这就尤其需要更高的带宽,更高的精度,更好的可靠性。”董光亮说,“有人时要有视频、语音,嫦娥一号用的S波段测控体制不再适应未来的需要,与日益变得拥挤的S频段相比,X频段的测控资源更为丰富。”

  董光亮说,将来要探火星,更远还要探太阳系其他行星,甚至走出太阳系,既要满足远距离,还要满足多功能,一定要坚持一体化设计,这就要求测控主用频段向X频段发展。

  嫦娥二号任务中,S、X两个频段都会用,但任务系统还是用的S频段,到嫦娥三号、四号时将会主用X频段。董光亮说:“X频段试验的成功及其使用,将是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对我国深空探测具有重要意义。”据新华社电

  ■ 难点

  “拍摄虹湾须关掉发动机”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轨道室主任谢剑锋介绍说,嫦娥二号轨道控制对精准度要求很高,有时候一丝微小的偏差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而且控制一旦实施了,大多不可逆,危险性非常高。

  他举例说,将要进行的15公里降轨,此时嫦娥二号飞到了月球背面,由于月球遮挡,嫦娥二号的遥测信息不能传回地球,地面遥控信息也不可能传给嫦娥二号卫星,这时它实际上处于一种盲控状态。“这个就相当于打枪,咱们可能原来打一个五环就能满足咱们嫦娥一号的要求了,但嫦娥二号你要打一个10环才行,而且还有障碍物。这个障碍就是月球。”

  谢剑锋解释说,要成功拍摄将来的预定着陆区虹湾区的照片,必须在嫦娥二号飞到月球背面时关掉发动机,从100公里轨道降落到15公里轨道,但因为月球本身会阻挡测控信号,所以决胜的关键就在嫦娥二号刚刚从月球背面转到正面的第一分钟。“虹湾地区照相,测控难度很大,真正把(虹湾)图像拍摄到,正常传到地面,这时候心里一块石头才算落下来。”

  本报记者郭少峰 通讯员熊卫平 姜宁

  ■ 人物

  “遥控‘嫦娥’如履薄冰”

  飞控中心遥控组组长于天一:关键点不容许任何失败

  从他们指尖发出的指令,保证了嫦娥二号卫星第一次中途轨道修正的进行。卫星做的所有动作都是通过他们来控制和实现,包括保障卫星能量供应的太阳翼帆板的展开、天线的展开,以及轨道修正和即将进行的变轨。

  他们就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遥控组工作人员。

  曾向翟志刚发送指令

  该组的组长是年仅30岁的软件工程师于天一。此前,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挥动五星红旗的指令,就是由于天一发送的。

  飞控中心通过遥控指令控制嫦娥卫星,指令几秒钟就能到达卫星,一丝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而且一旦发送就没有更改的机会,所以必须确保指令一次成功。

  于天一介绍说,发送指令之前要经过很多步骤的检查,以确保操作完全正确,还要掌握时间上的准确性,“简单地说就是正确的时间上做正确的事情”。

  话虽如此,实际工作却复杂得多。他坦言压力比较大,“有种‘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尤其在关键点上不容许有任何失败,“比如第一次近月制动,一旦错过就很难补救。”

  每天平均工作12小时

  在嫦娥二号任务准备期间,他基本上每个工作日都在夜里十点以后才回家,有的时候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还要正常上班。平均算下来,于天一每天平均工作超过12个小时。

  于天一的女儿不到两岁,“每天跟她交流的时间不到两个小时”。他略带愧疚地说,自己上班时闺女刚刚醒,中午回来一趟女儿通常在午睡。下午下班后陪她稍玩一会儿,吃完晚饭要去加班,等加班回来,女儿已经睡了。同在飞控中心工作的妻子偶尔也会说他,“跟同事一起工作的时间,都比跟我相处的时间要多得多。”

  本报记者 郭少峰 通讯员 熊卫平 姜宁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嫦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