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西柏坡到中南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8日17:33  中国周刊

  1950年2月初,20岁的傅江海和同事赵卜一、郭克勤一道,奉命从香山来到中南海筹建邮局。2月22日,邮局就按照中央办公厅的安排,在中南海东门落了脚。

  9个月前,他们三人刚刚从西柏坡来到香山的“北平第五十支局”(1949年10月1日后改称“北京第五十支局”),负责为党中央寄发邮件。党中央机关在进京之后,把香山作为临时驻地,毛主席等领导人都住在香山并在这里办公。五十支局是专门为驻在香山的党中央机关和领导服务的。

  1949年6月30日,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之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队、海外侨胞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纷纷响应号召,来到北京建设新中国。

  中央机关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陆续往市内迁,到了1950年2月,中央机关大部分已经迁往中南海。为中央机关服务的邮递员,也从香山随之迁往中南海。

  这样的搬迁,傅江海已经有过一次,那次是从西柏坡进京。从香山搬迁至中南海,算是循前例。

  1948年2月21日在西柏坡成立的“山河邮局”可算是中南海邮局的前身,山河邮局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中国共产党党中央机关和首长们服务。后来中南海邮局的规格也沿袭了山河邮局,都是三个人,一个局长两个交通员。比傅江海年长十岁的郭克勤是山河邮局创立时候的两个交通员之一。交通员负责投递书报信件。

  傅江海则是1948年9月份从晋察冀边区邮局调到山河邮局担任交通员。在西柏坡的日子,正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打得火热的时候,刊登三大战役胜利消息的各种报纸,都是通过山河邮局向中央机关发送的。

  随着胜利的推进,中央迁往北平,先是山河邮局完成使命,然后是香山的五十支局不再为中央机关服务。但中南海邮局,沿袭的还是山河邮局和香山邮局的工作规范。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