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援建汶川从产业角度大力帮扶 为其致富铺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1日11:07  南方日报
广东援建汶川从产业角度大力帮扶为其致富铺路
汶川县龙溪乡联合村,余清兰在新房里刺羌绣。震后新生活让她找到了新希望。

广东援建汶川从产业角度大力帮扶为其致富铺路
中山援建的漩口医院工地,工人们挑灯夜战。

  2008年8月7日,距地震不足三月,广东工作组进驻汶川对口援建。两年间,82亿元重建资金,702个项目,80%资金用于民生。两年后,随处可见的建筑工地、运货卡车逐渐不见踪影,一切归于平静,人们忙碌于街头巷尾,他们的生活已经剧变。

  两年间,震后再婚家庭逐渐融洽,失去孩子的母亲选择坚强,再次孕育新的生命。两年后,再孕宝宝逐渐长大,他们承载着汶川新希望。迎接他们的,除了崭新的道路、房屋和校园,还有业已翻页的记忆———被遗忘的伤痛,日渐红火的日子和充满希望的明天。

  红火第一次喝上自来水

  深秋的汶川,午后阳光慵懒扫进窗户。余清兰悠闲靠着沙发,一针一针绣着羌族刺绣。

  去年,她搬进了两层的红砖屋,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洗衣机,还打算搞“农家乐”。“地震改变了我的生活”,余清兰说。

  余清兰的丈夫在援建工地做工,一天收入120元。大儿子在县城修车,小儿子今年读高三,成绩名列前茅。而她手中的刺绣,虽然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仍未完工,但一旦出售,至少能卖2000元,“够全家人吃两个月”。

  两年前的8月,广东湛江援建组驻汶川龙溪乡,公共设施建设得以“翻身”———工作组投资近4000万元修建总里程48.09公里硬底化公路,进村的公路全铺上水泥。同时,在保持主要旅游景点原有风貌基础上,工作组将它们修葺一新。

  旅游有了新内容,进村游客日渐增多。

  地震后,援建组和当地政府全面规划,精挑细选确定余清兰现在的居住地,集中给房屋倒塌群众重建新房。去年9月,余清兰和其他100多户人家一起,搬进新房。

  在这里,她第一次喝上自来水。湛江援建工作组投入400多万元,在7个村各修建一处饮水安全工程。

  “广东人走了30多公里找水源,再走30多公里架管子到村民家里”,余清兰说,村民都知道那个地方有水,但路途遥远且多是山路,“没想到援建组的人硬是把管子拉了过来”。现在,水龙头一开,清澈的水哗哗直流。

  援建组修建的锅庄广场,现在每天下午都挤满了人,当地人自编自排节目,欢声笑语不断。

  致富

  他当上了“猪老板”

  52岁的克枯乡村民张清品终于做上了老板,给他打工的是他妻子和两个孩子。

  为确保产业发展顺利推进,肇庆援建组协助克枯乡政府成立“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农业发展基金专户,鼓励农民养生猪、种植经济作物,并免费提供种苗、肥料、技术支持,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今年7月,在援建工作组和当地政府帮助下,“林果合作社”成立,包括1200平方米的养猪场、30亩青脆李林的合作社,张清品成了“一把手”。

  为建设灾后科技示范村,当地政府又拿出专款鼓励村民走科学农业之路。张清品的猪舍,就是在专家一手一脚指导下标准化建造,兽医室、疫苗储存室一应俱全。

  “做一个养猪户是我从小的梦想”。这个梦,终于在今年得以实现。

  白天养猪种树,晚上看电视做笔记,“只看科技频道,学习如何致富如何养猪”。现在,为扶持村民产业发展,肇庆援建工作组和当地乡政府拿出专款,送科技上门,“一个电话,技术员随叫随到”,张清品文化虽然不高,但现在兽医、饲养员等职务一肩挑,成了养猪能手。

  他最新的决策,就是扩大再生产。按照工期,张家新建的5000平方米猪场将于今天竣工,他将其视为重要一步,“如果成功了,张家的猪也许就能走出汶川啦!”

  再过三个月,将有第一批猪从这里走向市场。张清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猪价每斤7.5元,30斤左右的仔猪这次能出栏500头,算下来他一次能入账超过10万元。今年一共能出栏三批猪,“只要猪仔‘听话’,今年还清建房借的钱没问题”。

  对于未来,他满怀希望。而他也被寄予更多希望,“如果他成功了,就能成为致富带头人,带动附近村百姓发财致富”,龙溪乡党委书记黄美说。

  坚强

  有低谷才会有高潮

  如果没有地震,苏文碧投资近100万的农家乐在2008年5月14日就该开张。

  2007年,汶川三江乡农家乐生意非常红火,很多人盖房子开农家乐,苏文碧也拿出10多万元积蓄,从银行贷了40多万,再找亲戚朋友借了40多万。,第二年4月,1400平方米的3层楼房竣工,到5月11日,44间房间已经预订出去40间。

  然而,一场地震毁了新修的农家乐,而近90万的债务比地震更猛烈地“摧残”了她。

  2008年8月,惠州援建组进驻三乡,从一开始就提出“旅游立乡”。结合三江乡旅游资源丰富,惠州援建创建了国家4A级景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的藏家风情园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抗震材料CL建筑体系,为后续的旅游揽客打下牢固基石。

  9月,她又贷款40多万,对损毁的农家乐重新加固维修装修。“一不做二不休,要做就做大做强”。

  重修中,惠州援建组给了苏文碧很多帮助。“原本只想有碗稀饭喝,但惠州人帮我们修了旅游景区,我能吃上肉了”,苏文碧说,对于惠州人,“要谢一辈子”。

  去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周年,苏文碧的“盘龙农家乐”热热闹闹开张。做事干练,为人真诚,苏文碧做得有模有样,不久就和成都7家旅行社签约,每天两车游客从不间断,“不提前预订肯定没房”。每天40元包吃包住,薄利多销的盘龙农家乐顺风顺水。不到一年,纯利润10多万元,这个成绩让苏文碧信心满满,又投资修了两个停车场。

  今年8月14日,汶川爆发泥石流,不少进城道路再次被阻。“整个国庆长假,营业额才1000多元”。生意淡下来,她就去成都考察生意好的农家乐,“有低谷,才会有高潮”,苏文碧说,大不了今年下半年就休息,明年再开张。南方日报记者 徐滔 汶川报道

  “输血”,更要“造血”

  广东援建,从第一天起,便明确了援建的目的不止于“输血”,更要“造血”。

  既要完善援建地的硬件,建好中小学、医院、民居等基础设施,让老百性恢复正常生活;还要为当地群众解决长远的发展问题,借助产业援建,让汶川插上腾飞的翅膀。

  记者了解到,广东对口援建汶川的产业恢复项目共28项,援建投资约6.74亿元,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扶持汶川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业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业。

  正如一位援建人所说:“从产业的角度大力帮扶,是为灾区群众的致富铺路,为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汶川引擎:新型工业园区

  今年4月1日,广东—汶川工业园正式开园,首批5家企业进驻,这片新型工业园区成为汶川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广东—汶川工业园”作为“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内最大的“园中园”,是集灾后重建、异地重建、合作共建为一体的重大产业项目,位于成都市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的金堂县淮口镇内,按照规划,占地约4.5平方公里。

  这片新型工业园区建设之初,便受到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高度重视,他指示,“要建设好、发展好广东—汶川工业园,促进汶川加快经济发展,形成东西部互动的典范。”据广东援建工作组介绍,今后,广东—汶川工业园将成为长期支持汶川工业发展的基地与载体。

  预计到2013年,“广东—汶川工业园”可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0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这无疑为汶川的产业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

  除广东—汶川工业园,由中山市打造的漩口镇新型工业集中区是广东13个援建市里援建的唯一工业区,按照规划,占地约1.5平方公里,总投资8000万元,重点发展铝业、锂业、医药、电子科技、磁材、建材等产业,有望于2011年,把漩口中镇的产业恢复到,甚至超过震前水平,产值计划达到68亿元。

  农业产业化创富汶川

  收获的季节临近,眼下,正是兰花大批上市的时候,在汶川县草坡乡,各品类的蝴蝶兰争奇斗艳,绽放出紫红、鹅黄等花色。

  震后,汕头援建工作组发现草坡乡民世代以传统农业为生,效益不高,经调查,工作组为当地找到一条新型农业致富之路。据介绍,位于高原峡谷之中的草坡乡,从气候、光照等方面看,是天然的蝴蝶兰培育基地,尤其适合成品花生产。

  于是,从2009年起,汕头援建工作组先后组织了草坡乡上百位农民出外参观学习。

  去年4月,培育蝴蝶兰所需的温室开始建立,并从汕头空运了适合当地培育的蝴蝶兰到草坡。兰花基地的建立,很快让当地的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广东援建工作组介绍,汶川县地形呈比较完整的垂直气候带,适宜发展各类特色农业产业,水果、干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畜牧业、粮食作物产量丰富,一直为阿坝州内重要的农业区县。灾后重建,工作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但援建工作组并不满足于恢复传统的农业生产,他们提出:一定要扶持农民发展优质商品猪、甜樱桃、苹果、高蛋白玉米、马铃薯、茶叶、干果等特色农牧业;一定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发展体系。

  工作组还计划以广东大型医药生产企业为龙头,在汶川建立近万亩中药材培育基地,保证当地至少500多家农户有可靠的收入来源。记者走访新汶川时看到,特色农业已逐步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据统计,汶川县现已建立甜樱桃、猕猴桃、茶叶、蔬菜、花卉等特色基地5万余亩。

  交易市场促农产品流通

  作为“阿坝门户”的威州镇里,由广州对口援建的“威州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阿坝州至今为止最大、最先进的市场。

  这座市场最令人瞩目的是配套建设的一座设计容量1000吨的冷库(其中冷藏库、冷冻库各500吨)。

  记者从援建工作组了解到,“威州市场”针对农贸领域修建的千吨冷冻库,不仅仅是为当地农户的农产品保鲜,更重要的是为整个阿坝州和汶川县周边地区提供“优质农副产品流通服务”,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交易平台”。

  广东将农副产品流通设施作为援建重点之一,共安排援建资金6147万元,在汶川县13个乡镇建设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据统计,截至2010年4月底,汶川境内已建成包括“威州市场”等在内的11个农产品流通设施,共完成投资5100万元。通过“农户+市场+商家”的经营体系,这11座农产品流通设施有能力将汶川乃至理县、茂县、马尔康及周边地区农民生产的农畜产品集中起来,销往成都乃至全国。

  记者走访时看到,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广东的先进管理理念也得到了运用。

  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通过市场运营带动农业生产走向特色化,开展“订单农业”,建立农副产品绿色通道,打造新型农贸商品流通网络,为汶川县打造市场功能新型化、交易方式现代化、消费网络多元化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色汶川,特色旅游

  汶川县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是灾后产业重建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要打造特色汶川,发展现代化旅游产业有着重要意义。

  据介绍,广东投入援建资金11800万元,用于汶川农业生态旅游区重建以及羌、藏族文化风貌城镇公益设施重建。

  东莞援建工作组援建映秀镇塑造特色鲜明的藏羌风情小镇,将映秀镇建设成为国家AAAAA景区;

  珠海援建工作组发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把绵虒镇建成了一个生产生活配套完善、城镇布局完整、城镇风貌美丽、历史文化特色突出的旅游小镇;

  佛山援建工作组以建设“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为定位,突出教育、人居和旅游功能,将水磨镇发展成为现代服务型小城镇、阿坝州教育与文化中心;

  惠州援建工作组注重援建与产业发展结合,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通过援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带动了三江农家乐发展;

  江门的援建使“中国第一羌寨”萝卜寨焕发新貌,整个新村规划有序、设施完善、整洁卫生,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

  一个个错落有致、美丽而富有藏羌民族风情的景区,一个个市政配套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小镇如今已拔地而起,展示着广东援建的速度与质量。

  南方日报记者钟锴 杨大正 汶川报道

  见习记者 李秀婷 本版摄影 苏仕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援建 汶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