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20日电(记者罗争光)参与智利被困矿工救援的中国工程师郝恒(微博(http://t.sina.com.cn)http://t.sina.com.cn/sanyhaoheng)19日回到上海,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参加救援工作的细节,并表示见证矿工们的团聚让自己很感动,而智利矿难的救援措施和理念也值得我们借鉴。
视频:三一重工工程师讲述救援智利矿工细节 来源:东方卫视《东方新闻》8月5日,位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导致33名矿工被困700米深井下。在随后的数十天内,一场"超级大营救"全面展开,救援人员通过努力挖通了救援通道,并于当地时间10月12日晚正式开始最后阶段的救援行动。经过一天的救援,最后一名被困矿工在当地时间13日晚成功升井获救。
此次救援行动中,被誉为"神州第一吊"的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履带起重机入选了救援备选方案。身为三一重工智利分公司服务工程师的郝恒参与了救援工作。郝恒说,他作为在救援现场的唯一亚洲人,亲历并见证了生命的奇迹。
"看到智利矿工们一个一个被救出,流着眼泪在我身边走过,和他们的亲人紧紧拥抱、喜极而泣,非常感人。"郝恒说,"这样的情景让我感动。我们国家也是矿难多发,每年有很多家庭因此失去亲人。"
郝恒回忆说,在救援现场工作的几天时间内,自己和其他救援人员一起住在集装箱的房子里,"吃喝睡觉都在核心救援区域,随时待命。除了洗澡之外,都没有离开过救援区。"他介绍说,由于是在沙漠区域,当地的日夜温差很大,"白天穿短袖,晚上穿棉袄。而且还要涂防晒霜、戴墨镜,因为那里紫外线太强。"
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郝恒觉得和其他国家的救援人员一起工作很愉快,大家相互之间很友好。更为重要的是,他觉得能作为唯一的中国人坚守在智利的救援现场,感觉特别自豪。"虽然现场只允许出现智利的国旗,但我的帽子上有汉字,我的衣服上有三一集团的标志,可以显示我的身份。很多人跟我交流,我都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他们还会很礼貌地用中文对我说'你好'。"
尽管最后的救援方案中没有使用三一公司的设备起吊,但郝恒认为,能够中标并成为重要的备选方案,也说明对方对于中国制造设备的质量和后勤保障相当认可。
经历了这样一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营救",郝恒觉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圆满的结局"。他觉得,智利的矿工救援值得借鉴:首先,智利矿井"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和准备很充分,矿工们能在地下生存那么多天,矿井下辟建的避难所发挥了守护矿工生命的屏障作用;其次,此次救援列出了三个方案,根据救援实际进展而选择最优的方案,"充分的准备最终成功救出了所有被困的矿工";再次,"此次救援的现场管理也非常科学严密,包括现场的指挥协调、应急响应、组建专家组等等,保证了救援行动的快速、有效开展。"(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