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者高度评价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1日07:32  中国政府网

  符合国情 顺应时代 凝聚共识 鼓舞人心

  思想理论界学者高度评价五中全会精神  

  全国思想理论界高度关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消息。部分思想理论界专家学者今天向本报发表感言,认为五中全会精神“符合国情,顺应时代,凝聚共识,鼓舞人心。”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向记者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注了中国未来五年到十年发展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并就这些重大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战略和措施,就民生方面的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都确定了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具体措施。比如强调要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劳动收入要提高工资部分的比重,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强调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调整结构入手,推进城镇化,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使国民经济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强调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一个人民富裕幸福、生态环境美好、社会和谐、国家强盛的现代化国家。总体来看,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是一个务实、可行的建议,五中全会是一次鼓舞人心的会议,全会就“十二五”和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为中国人民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和荣对记者说,五中全会以四个“更加注重”的具体要求,再次强调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贯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强调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与落脚点就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一位学者的观点来看,这四个“更加注重”确实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彰显、民生建设的真切关怀,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社会各界应当按照会议提出的要求和目标,齐心协力将中国的事情办好,一定要使我们国家的国力更为强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教授在赴澳门参加学术研讨会前夜,抓紧时间研究五中全会精神,这位学者的直观感受是:“学习过五中全会公报感到备受鼓舞,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保持了走在时代前列的清醒和自觉,我们感到共和国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发展画卷即将展开。”

  马庆钰教授特别向记者谈到,思想理论界对这次全会关于改革的动向十分关注,从已发表的会议公报已经可以感受得到,此次全会保持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坚持不断改革开放的昂首锐气,有关改革的精神着墨颇多。温家宝总理在向全会就十二五规划建议稿所做说明中,强调要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从中可以体会到三层意思:

  第一是要继续坚持改革。全会继续保持了以往历次大会的基调,认为必须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因为中国过去三十年取得的成绩靠的是改革开放,今后的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强大还要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发展的法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第二是要继续全面改革。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这个判断隐含着对改革系统性的认识。中国改革是一个由经济改革、行政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改革等共同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决定了国家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第三,要继续深入改革。会议强调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包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符合国情,也顺应时代要求,说明党中央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改革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正急迫需要来自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综合改革战略的支持。

  逐字逐句研读了会议公报后,正在上海开会的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在电话中将他对五中全会精神的认识系统归纳为六个“可圈可点的亮点”:

  首先,全会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这一阐述既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同时也适应了新的发展时期的实际与要求。

  第二,全会明确了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路径和蓝图。会议浓墨重彩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到“五个坚持”,表明党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蓝图和路径已经十分清晰。

  第三,全会不仅强调要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而且强调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让人不由和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提出的“包容性增长”联系起来,即中国未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保持平衡,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表明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注重补足社会建设的“短板”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有效的社会组织,形成成熟的公共生活领域,最终完成由政府管理向“社会共同治理”的转型。

  第五个可圈可点的亮点是对于民生问题的强烈关注。公报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说明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民生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第六个亮点是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虽然公报中对此着墨并不算太多,但会议精神中多处贯穿着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这表明党中央已充分地认识到,公平正义深刻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所应具备的重要内涵和特征。(记者 张雁、肖国忠、罗旭、赵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