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渠道夯实社会发展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3日19:41  瞭望

  《瞭望》文章:夯实社会发展基石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方针贯穿始终,就一定会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目标

  文/李欣欣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以及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主题突出,重点明确,困难分析透彻,措施要求到位,对今年以及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

  五中全会提出了“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社会建设领域的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应该看到,这些论述深刻地阐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那么如何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促使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可从五个主要方面着手: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这段论述深刻阐明了教育改革发展与经济发展、人才强国、科技创新、小康社会等奋斗目标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教育既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增强经济发展推动力的基础。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使得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已越来越体现为知识积累、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方面的差距,尤其是普通劳动者与掌握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之间的差距。

  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历史时期,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些都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反映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因此,无论从国际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长期以来劳动者素质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应加快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方面的转变,加快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而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正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途径,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入国际经济技术高端领域,提高我国经济总体竞争力的重要时期,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实施的关键阶段。应紧紧抓住“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的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方针,按照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动摇,实施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环境优先优化的总体战略,抢占人才发展先机。

  加快改变不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发展模式,要通过促进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差距、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等举措,切实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尤其要继续全面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重点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使我们的后代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强势特色学科,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教育切实能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联动、与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息息相关。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

  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党中央之所以反复强调扩大就业,其原因是就业状况与经济发展关联度很高,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也是检验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晴雨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会直接导致就业走势的改变,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也会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调整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组和转移进程明显加快,从世界范围内看,中国的人力资源无论是质量、数量还是成本、市场潜力都是最有条件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国家。同时,中国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最高,被抚养人口比重最低,人均受教育年数提高最快,乡村向城镇转移人口最多,就业结构调整潜力最大的有利时期。这一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不仅是世界经济发展亟待渴求的生产要素,也是我国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尤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就业走势将会更多地从农业向制造业转移,再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因此,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国内外产业结构变化,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就业机制、强化就业服务、规范就业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尤其要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充分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大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破产企业失业职工等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机制,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企业职工在岗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培养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技能型劳动者。

  纵观之,应通过加快由经济优先向就业优先的战略转变,通过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就业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积极作用,使就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真正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动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党中央多次在重要会议中提出并反复强调的重要方针。

  在“十二五”期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世界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期,即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程度,要求加快改变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出口贸易拉动的局面,要求大力调整内需与外需的比例,要求通过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而居民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居民消费能力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居民消费能力则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措施不到位,使得目前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社保状况,还不具备强有力的消费能力,也难以有效支撑消费需求的可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是维系居民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基础,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需求向消费需求转变的主要推手。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是基于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应按照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这一有利时机,在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需求向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转变过程中,将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

  一方面,通过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所有制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加快提升整体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增收幅度,不断培育和壮大消费群体,有效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一系列增强社会保障力度的措施,尤其是通过消除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住房、低保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居民即期消费。

  综观之,要使社会保障的完善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真正能成为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强推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调节阀”、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构建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是党中央对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安康、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阶段。从世界格局变化看,随着我国逐步发展和强大,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较量更加激烈,国际敌对势力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千方百计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和干扰战略,妄图破坏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从国内形势变化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快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时期,社会结构的变革、体制机制的改革、社会转型的推进、利益格局的调整、阶层关系的变动等都进入了攻坚阶段,也使得地区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拉大、冲突事件频发、思想观念转变等各种因素变化急剧加速,这些深层次矛盾的浮现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多,使得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抓住有利时机解决这些难题,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管理的完善与创新,也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应充分把握和利用有利时机,按照五中全会的精神,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充分认识社会管理所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挑战性,深刻理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格局,逐步构建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权责一致、监督有力的社会管理机制。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认真解决好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和人性化水平。

  切实履行好调节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危机的社会管理职能,履行好管理社会组织、规范社会行为、防范社会风险、稳定社会秩序的社会管理职能,履行好保护公民权利、维护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祉的社会管理职能,履行好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康、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管理职能。

  努力实现管理创新力度、经济发展速度、社会公平程度、公民认可角度的高度统一,实现社会良性运转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期性,实现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美好局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标准、新期待,保障党和国家事业更好发展。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所作出的全面系统的表述。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根据本国国情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所制定的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宗旨,以保障公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权益及全体公民共同受益为原则,为公民提供快捷、方便、价廉或免费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综合性政策的总和。是党和政府、社会组织、广大公民共同参与,并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优化、整合和分配过程中,所共同制定并遵循的政策框架和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所有文明国家共同追求的基本目标,更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涉及到我国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各界最现实、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并要求加快推进的重要工作。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安全的食品、舒适的住房、健康的身体、幸福的晚年等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为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党中央多次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公共服务业,尤其要增加针对老年人、青少年、贫困阶层、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公益性社会服务项目。

  根据五中全会精神,今后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好面向民生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基本任务完成好。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社会产品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方式。加大对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慈善救助机构等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工作。积极开发并拓宽面向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优化公共服务尤其是公益性服务结构,增强公共服务的社会功能,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服务的社会效益。加快构建和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前,我国应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医疗服务、法律服务、养老服务、网络服务、公共交通、通讯传媒、供水供电供气、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健康保健、度假旅游、环境保护、图书阅览、信息咨询等面向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切实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新的增长点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