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石岩)27日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公布,针对《建议》中提出的“十二五”时期的主题、主线及主要目标,中新社记者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蒋选教授。
“三驾马车”协调方能扩内需
对于《建议》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及“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表述,蒋选认为,作为统领全局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本身就包含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要求。实现“科学发展”的途径包括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及体制改革的推进,这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吻合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建立在对“科学发展”这一理念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对于这一现状,蒋选认为必须予以改变。他表示,《建议》强调“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代表了决策层对此的深刻认知。“只有把消费、投资、出口协调起来,才能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他如是说。
重视经济平稳性和结构调整
在《建议》开列的“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位居前列。蒋选认为,在这一目标中,“平稳”是“亮点”,因为相较于单纯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平稳发展”难度极大,但对于今后五年的中国发展却尤为重要。随着中国面临内外不稳定性因素的增多,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考验着中国决策层的智慧。
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这一目标的表述中,蒋选对于“重大”一词很感兴趣。他认为,这种表述或意味着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可以用具体指标衡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定不会是空话”。他表示,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决策层的一种承诺。
“两个同步”是在补历史欠账
针对《建议》中“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一宏观层面上的表述,蒋选表示,这“最起码表明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之比将保持不变乃至变大”,从而有望一改以往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历史。他表示,尽管正常情况下,劳动报酬增长应同步于甚至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在如报酬偏低等特殊情况下,劳动报酬适当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也是正常的。从微观层面上,“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这一表述,表明了决策层缩小贫富差距的决心。
蒋选注意到,《建议》在论述社会建设的目标中,用了“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这样的表述。他认为,这一表述预示在社会建设领域将实施更多的措施,取得更明显的效果。“我们是在补历史欠账”,蒋选认为,如果还是延续以往的路子,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持续不协调,长期以来积累的社会问题不能得以有效化解,经济发展将会最终失去其意义,甚至有起到负面作用的危险。
攻坚不到位的改革
对于“改革不断深化”这一目标,蒋选表示,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达到“深化改革”的目的,就要纠正“过了头的”改革,攻坚“不到位的”改革。对于一些不应过分市场化的领域,要予以反思和纠正,对于一些尚未达到既定目标的改革,例如垄断行业的改革及要素价格的改革等,要坚定信心,予以深化。
“在这里面,最重要的事政府职能的转变,这是整个改革的核心”,蒋选认说,“只有政府真正理清楚了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很多领域的改革(例如财税金融等)才能得以实质推进”。(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