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境服务:撬动一个新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30日07:03  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吴妙丽

  9.2%、22.9%、50%。

  这3个由低到高的数字,分别是我省、我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服务业收入在环保产业总产值中的比例。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图上,差距越大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空间越大。

  环境服务业包括环境技术、咨询、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废旧资源回收处置、环境贸易与金融等。它或许正是撬动浙江环保产业2015年达到4800亿元营收目标的支点。

  政策引导

  未来5年,我省将全面构建环境监测监控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工程、环境执法与应急保障、生态修复工程、环境科技支撑等六大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仅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壤修复、重金属污染防治、面源污染控制、环境监测自动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重点工程,预计就将投入650亿元。

  “国家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的目的,提出什么样的污染治理目标,相关的市场就能建立并快速发展起来。”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如果没有严格的标准和执法监管,从环境产业末端形成管理上的倒逼机制,从而约束环境责任主体的行为,就不可能有市场需求。

  仰赖于政策刺激,环境服务业经历着尴尬,更充满着希望。

  尴尬,是因为过去游走在公益与利润之间,环境服务业长期处于非市场化、非产业化的滞后状态。

  “受体制制约,某些环境服务领域还带有一定的垄断性。如大部分环境监测业务均由各地的环境监测站承担,全国环保系统2000多个环境监测站是环境监测业的主体。”省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德全称,市场格局的不均衡性降低了环境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

  希望,同样来自政策。随着环境资源价格、收费政策等制度体系的日益完善,随着环境监管的日益加强,随着国家环境管理思路从单点、单因子转向对环境质量改善等综合目标,环境服务业的需求正不断释放。

  可以预见,已经开放的领域竞争将更加充分,而环境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的各类分析与测试、室内环境质量和噪声监测等非监督性监测业务将逐渐市场化,促进污染主体治污责任的系统服务外包市场将打开,咨询服务业会不断出现新的领域,如排污权交易技术核定、环境污染保险与损益评估、绿色信贷环境信用评估、绿色保险、节能减排规划与评估、节能评价等,碳交易也将浮出水面……

  综合服务

  作为国内一流的环境与安全监测分析仪器供应商,聚光科技CEO姚纳新现在更希望客户了解:“聚光”除了卖产品和解决方案,更多的是提供服务。

  目前,全国四分之一的烟囱、六分之一的污水处理点都在用“聚光”生产的高端在线监测分析仪器。其中最让姚纳新自豪的是两张单子:一张是两年前和沈阳市签下的,“聚光”包下了该市主要的50根烟囱的气体分析、监测设备安装和运营,一签10年;另一份则是最近刚和湖南省签下的133座污水处理厂5年的水质监测运营服务承包合同。

  “现在我们的环境服务合同额占全年销售的10%,我希望今后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最终达到占比50%以上。”姚纳新说。

  这种不满足于一次性交易,更愿意提供综合服务的理念,逐渐在环保产业的各细分领域得到体现。

  在环保产业产值居全国第二的浙江,尽管设备制造和工程仍占据产业的主导地位,但越来越多的公司试图通过设计、施工、运营总承包的方式参与环境治理。

  46岁的玉环净化集团董事长沈传明,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他改变一直以来以设备制造为核心的思路,转向一个更有“钱景”的产业领域。10万吨以下、中小规模的水务工程,从设计、建设、安装、调试、运营服务一条龙——这是沈传明给自己的新定位。过去20多年来,这家公司一直从事给排水行业的核心工艺,包括沉淀、过滤、净化的设备制造,其产品占了全省80%的市场份额,年产值却一直徘徊在1亿多元。

  沈传明做此抉择,一方面是受国家政策的鼓励,另一方面是这个市场的巨大诱惑。“在全国很多县及乡镇都没有规范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这些小项目,大企业往往看不上,正是浙商介入的好时机。”

  记者了解到,净化集团已下设自动化公司、工程安装公司、给排水设计研究院,以及上海、广州等地多家子公司,就等年底拿到总承包等相关资质证书,蓄势待发。根据我省的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未来5年,环保工程总承包企业将涌现50家。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呼唤龙头

  这两年,对张金华来说,快乐并累着。

  张金华是平湖市绿色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自1999年以来,公司对平湖市内涉及造纸、化工、印染、制革、电镀等重点行业的17家排污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实施专业化运营,主要通过承包运营或参与管理,保证这些设施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

  快乐,是因为这两年业务有突破性进展,今年的产值已达到1000多万元,比去年翻了一番。

  累,是因为压力和风险明显增大。

  “这钱不好赚。”张金华说,大企业的环保设施运营大多自己做,中小企业是主要客户但又特别计较投入,一些无资质的公司趁机低价“上位”。承包运营也碰到新问题。几年后的设备更新费用算谁的?这成了专业公司和业主单位的最大分歧。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环境标准的提高,企业的排放达标压力完全转移给专业运营公司。“稍有不慎,一次被罚款5万元、10万元,我们这样的小公司难以承受。”

  相比每年固定的运营管理服务收费,工程利润也许更高,却不稳定。因此张金华更愿意在专业化领域用功。他也承认,现在对专业化公司的服务能力、抗风险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

  “环保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在于更重视效果,注重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因此,规模、数量不是关键,质量才是核心问题。”省环科院副院长金均在谈及环保产业现状时表示,“大量低素质、低水平、缺少基本技术能力的企业和产品鱼目混珠,低价中标、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现象较为普遍。”

  在国内,1600座污水处理厂和700座垃圾处理场分散在上千家运营主体中,我省企业更以中小规模居多。而在运营服务业发达的法国,污水和垃圾处理主要由3家大型企业负责。

  “洗牌才刚刚开始。”姚纳新说,国家一旦提高环境标准、加强效果监控,许多小企业就难以生存。“污染治理要有技术支撑、成熟的团队、充足的资金。”姚纳新预计,以后会有大企业来做大部分的污染治理,或鼓励企业间以联盟形态提供环境咨询、环境工程、环境投资、环境装备集成的整体服务,小公司只能是被集成的对象。

  国外巨鳄的到来,可能将加快这场洗牌。据悉,美国的WESTON、BRISEA等知名环境服务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承接项目。

  环境服务业已成为我省“十二五”重点发展的领域,目标是营业收入从134亿元跃升到1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40%左右,这个目标值甚至超过环保装备和产品生产。

  一个名副其实的无烟工业,期待着化茧成蝶。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