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议》凝聚共识具有坚实群众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30日08:37  深圳特区报

  金秋的北京,2010年10月18日下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肩负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全会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会明确提出未来5年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是继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谋划未来的宏伟蓝图,在继往开来的历史关节点上更加彰显时代意义——

  党中央高瞻远瞩、科学判断,处在关键时期、攻坚时期,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承上启下、与时俱进的历史新方位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十二五”规划即将铺开的承接之年。

  站在历史的关节点上,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早部署研究规划,科学谋划发展蓝图。

  2010年2月,中央决定:成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负责文件起草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起草组组长,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任副组长。

  2010年4月2日,文件起草组正式成立。成员有来自有关部门和地方的78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

  4月中下旬,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天津、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等13个省区市深入调研,共召开31个座谈会,同423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进行交流,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形成了8份有分量、有见解的调研报告。

  讨论、研究、起草、修改……起草组全体同志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投入紧张的起草工作。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起草组共召开9次全体会议、100多次工作班子会议,对《建议》稿反复修改,先后正式改稿30多次。

  一场场讨论、一次次推敲、一遍遍修改……《建议》稿在科学、民主决策过程中逐渐完善。

  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起草好《建议》稿的重要保证——

  “十二五”规划建议稿起草工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凝聚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2010年7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

  这是孟津县平乐镇张盘村的一块玉米田,胡锦涛总书记沿着田垄走进田间,询问正在施肥、除草的几位村民粮食收成怎样、收入多少。村民崔建森说:“政策很好,再加大些投入力度就更好了!”总书记说:国家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我们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畅谈,成为中央领导同志围绕《建议》起草调研的生动写照……

  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十分关心《建议》的起草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作为文件起草组组长,温家宝总理先后多次主持起草组会议,讨论研究《建议》稿。

  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起草好《建议》稿的重要保证。涓涓细流,汇流成川。文件稿起草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的生动实践。

  一稿、二稿、三稿……《建议》稿在一次次修改中逐步丰富、完善、成熟。

  10月18日下午3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体会议,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共识、具有坚实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建议》获得全会一致通过……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建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通篇贯穿科学发展的主题。

  12个部分、近2万字的《建议》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布局,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作出了全面部署。

  《建议》明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基本方向、根本要求,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十二五”规划建议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项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举措。一个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给亿万人民带来了新希望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议》从6个方面,对加强社会建设作出新部署,一个个新论断、新思路、新突破对人民愿望作出了积极回应。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仍是“十二五”时期需要应对的一大挑战。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民生焦点。缩小收入差距,有望在“十二五”时期迈出实质性步伐。

  社会保障体系是消除百姓生活后顾之忧的“安全网”。这张网将在“十二五”时期编织得更缜密、更牢固。

  医疗卫生事关亿万人的健康。“医改”进程将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提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十二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一项重大任务。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建议》中的这一表述,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亮点。

  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奋勇前行,亿万人民必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荣光。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