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婿来了,这个家就全了”(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31日01:44  华商网-华商报

  

“女婿来了,这个家就全了”(图)

  郭来权(左)、段贵肖(右)扶老人到院子里晒太阳 本报记者 黄宪明 摄

  “无论再难,我也要支撑起这个家!”丈夫病逝,妻子不忍舍弃病床上的公公婆婆,毅然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新招赘的女婿勤快善良,任劳任怨。几间旧瓦房,几样老家具,收拾得干干净净。公公临终前说:“多亏来权这娃,比亲儿子还孝顺呢!”

  丈夫去世她挑起赡养公婆的担子

  1987年,白水县云台乡20岁出头的姑娘段贵肖,嫁到了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西固村的郭家。婚后,两个女儿相继降生,日子过得十分温馨……然而,1992年冬天,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段贵肖怎么也想不到幸福如此短暂。

  73岁的公公接受不了丧子打击一病不起,69岁的婆婆也大病一场;大女儿仅4岁,小女儿几个月大,嗷嗷待哺。

  那一年,段贵肖28岁。

  娘家人建议她离开婆家,再找个好点的归宿。而段贵肖并没有离去。

  她说:“我不能让老人独自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再难,我也要支撑起这个家!”

  每天天还没亮,她就起床为公公婆婆打扫房间,再熬一锅稀饭,炒两个菜,端到老人炕前,再照顾两个女儿穿衣吃饭。然后,她便砍柴、放羊、洗衣、磨面;下午,早早给公公婆婆烧上热炕……

  招来新夫“进了这门,我就是咱家的儿”

  在乡党们的关心下,1993年,段贵肖和曾婚姻失败的27岁外村青年冯伙计走到一起。“进了这个门,我就是咱家的儿。”决定入赘郭家那一刻,冯伙计坐在炕沿上,对段贵肖的公婆说了这句话。

  冯伙计觉得段贵肖这样有情有义的好媳妇打着灯笼也难找,但亲朋好友都反对,郭家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外债。亲友觉得冯伙计自找苦吃,但冯伙计认定了段贵肖,两人领了结婚证,新家就这样组建了。

  依当地风俗,入赘后冯伙计改名为郭来权,这是郭家老父亲给取的,意为“人一来,这个家就全了”。

  新婚夫妻的家里只有几间旧瓦房,最好的“电器”是盏台灯,最值钱的是一头老黄牛,还欠有13000多元外债。

  公公临终夸他比亲儿子还孝顺

  为尽快还账,郭来权栽了4亩苹果树,每年还种几亩西瓜;农闲时,搬砖、和水泥帮人盖房,还到外地打零工……很快,便还清了外债。

  郭家老父亲丧子后一直卧床不起,平日郭来权为老人端茶送水、侍奉起居。1997年元月,郭家老父亲病重,临终前拉着亲生女儿的手老泪纵横,他说:“多亏来权这娃,比亲儿子还孝顺呢!”

  老人去世时,郭来权走巷串户,借了5000多元办丧事,“父母一生都很辛苦,又经历老年丧子之痛,应该让他们在世时不再受苦,去世时不留遗憾。”

  每逢集市,郭来权都买母亲最爱吃的水煎包;怕母亲一个人在家孤单,村里放电影、自乐班唱戏,夫妻俩都会把母亲搀去观看。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村委会妇女主任郗秀珍说:“小两口待老人这么贴心,外人看了都羡慕!”

  照顾病妻他说已习惯这种忙碌的生活

  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但郭来权、段贵肖用行动推翻了这句话。2008年的一天,年迈的母亲不慎跌断了腿骨,不能下床。夫妻俩轮流守在炕边。段贵肖每天给婆婆梳头、擦洗、喂饭、清理大小便;太阳一出来,郭来权就把母亲背到院子晒太阳、唠家常。婆婆时常给邻里念叨媳妇、女婿的好处。

  1995年8月,夫妻俩又添了一个女儿。多年来,郭来权对三个孩子一视同仁。过年了,小女儿不买衣服,也要为两个大女儿添新衣。为供养孩子上学,郭来权除了干地里的活,还经常兼几份工。令他们欣慰的是,女儿都很懂事。如今,大女儿已能分担家务;二女儿、三女儿学习都很好。

  10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他们家时,二女儿正帮妈妈给奶奶喂饭。段贵肖说:“我们早把两老当亲生父母了,这么多年苦也罢、累也罢,都一样过来了。”很快,郭来权干活回家,夫妻俩一起搀扶母亲到院里晒太阳。

  郭来权今年要更努力地打工挣钱,因为妻子患子宫瘤,看病花掉了一万多元,母亲又常年瘫痪,孩子上学也需要钱。这个四十来岁脸色黝黑的汉子说:“已经习惯了这种忙碌的生活。只要老人、孩子过得好,自己就心安了。”

  本报记者 黄宪明通讯员 刘西艳 吴洋凯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