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果我们喝着污染的水,吸着污染的空气,吃的是污染的食品,这种GDP的增长对政绩没有意义。——北大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 政绩,或与“人民满意”挂钩

  无论是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还是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均未提及有关GDP增速的量性要求。

  在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看来,这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信号。“核心是‘建立一个人民满意的社会’,这意味着对于各个地方的最终评价就在于‘人民满意不满意’,以GDP为主要甚至唯一考核指标的时代过去了”。

  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将以什么具体指标考核政绩?对于习惯了GDP思维的各地来说,如无GDP量性要求,新的时期,其工作重心将置于何处?

  幸福和GDP增长不同步

  此前的几个五年计划均对速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九五”计划提出,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十五”计划提出,要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十一五”规划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对GDP增速的要求,让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也使得中国经济的总量跃居为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是,解决了温饱之后,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却产生了。

  “GDP呈两位数的发展,但是我们的人均收入始终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经济学家、中央党校前教育长李兴山认为,人民收入不随经济增长而同步增长,是民生问题之中很要害的环节。

  北大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认为,在各地GDP增长的同时,人民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他发现,一些危险信号已出现。比如,企业家的安全感越来越脆弱,不少精英人群移居海外,以及不断滋生的腐败问题。“人民幸福感的减少,看似一个现象,其实说明了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彭真怀认为,此种检验,首当其冲的就是“不能仅仅看GDP数据的增长”,在考核上不能唯GDP马首是瞻。“如果我们喝着污染的水,吸着污染的空气,吃的是污染的食品,这种GDP的增长对各级领导的政绩无疑是一种讽刺,没有任何意义。”

  如何才能“让人民满意”

  “今后考核干部时,不应再以考核GDP增长为主,或不单纯考核GDP增长。”李兴山认为,完全可以设立新目标来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比如该地区人均收入增长是否和GDP增长同步等。

  “迫切要求在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上进行重大修正。”竹立家建议对以下指标进行刚性量化:一、普通职工的工资增长率要强化。例如,GDP增长8%,工资是否随之增长很容易看出来,可以量化,且与共享性增长的理念相符;二、就业率以及教育和医疗投入。教育、医疗投入究竟是不是快速增长,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三、社会安全率。以公安系统为例,国内安全费用大幅度增长,但是发案率和社会稳定率又如何?应设立指标比较各个地方的社会安全率,社会公共安全的服务是否到位;四、社会保障、社会诚信和社会和谐之类的“软指标”。这类指标虽不好衡量,但是通过公众调研、中介参与的方式亦可实现。在他看来,如果说这些指标真正发挥实效,人民满意程度都可以通过这些指标反映出来。

  “‘十二五’期间,政绩考核的标准取向即科学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结果评测的主体是人民是否满意。”竹立家说。

  要让人民满意,竹立家认为,首先,人民要有对公共政策的更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等。“如果在社会分配方面,人民的表达和参与渠道不够充分,监督权不足,那么,所说的财政预算合理恐怕就只能是‘自说自话’。”

  彭真怀认为,当前面对贫富、城乡、区域差距和大面积的腐败等问题,领导层面应冷静思考,寻求治国新思维。在执行层面率先做起,不要让各级官员在GDP压力下工作,否则必然回到GDP老路上。唯独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官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瞭望》新闻周刊)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