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把世园当成自家办喜事对来宾要像对亲戚(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1日02:08  华商网-华商报

  

把世园当成自家办喜事对来宾要像对亲戚(图)

  10月30日,灞河边风景宜人,有人在这里拍婚纱照 本报记者张杰摄

  

把世园当成自家办喜事对来宾要像对亲戚(图)

  南二环含光路转盘。堵车是城市交通发展大问题 本报记者 黄利健 摄

  

把世园当成自家办喜事对来宾要像对亲戚(图)

  曲江大唐不夜城雕塑。文化是城市规划的要素之一 本报记者 王警 摄

  

把世园当成自家办喜事对来宾要像对亲戚(图)

  高新区新纪元公园。西安的发展注重环保的理念 本报记者 王警摄历时半年的世博会,接待了超过7300万的游人,让上海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同时也承受着交通、安保等各方面压力,这些难题,世博会如何应对?

  对于西安,明年的世园会要成功又圆满,我们要从上海世博会学习哪些经验?

  学做主人

  每个市民都要发自内心为来宾服务

  每个市民言谈举止都传递温暖

  2009年10月,中央组织部从中央机关和地方选派了100名局处级干部到上海世博会挂职锻炼,成斌是其中之一,他当时的身份已是西安世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来上海后,他又做了上海世博局主题馆部助理部长。

  他在刚刚完成的一份标题为《尽染世博华彩增色世园盛开》的挂职工作总结里写道:在上海一年多,与世博的同志朝夕相处,见证了世博会从筹办到举办的光荣而又辛苦的历程,积累了难得的会展经验,来时感觉时光漫长,如今将要离开,才觉匆匆一瞬,依依难舍。

  “依依难舍,是因为这个城市总能给人温暖。”成斌说,这一点对于承办国际性活动是至关重要的,而上海世博会将这种温暖通过每个人和各种方式传递给了每个来游览的客人。

  世博会陕西馆轮值副馆长郭劲也说,西安有优质的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更有深厚的文化历史与旅游资源。但通过世园会,西安首先应该展现这个城市的亲和与包容。只有这样,别人才愿意来,才愿意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而亲和与包容,是需要市民的高素质来实现的,一切的服务窗口,一切的市民的言谈举止都会被游客们看到、观察到,对方会有个判断。这些,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游客需要时志愿者就要在身边

  大量的游客,就需要大量的志愿者服务,世博会上的志愿者工作如何?“世博会志愿者类型很多,园区内的志愿者被称为小白菜(衣服像个白菜),然后根据服务地区的不同还有小蓝莓、红马甲和黄马甲等,不同的志愿者工作区域不一样,要求也不同,因为人员分配的合理性,大家都忙而不乱。”郭劲说。

  同时,世博会志愿者并不要求每个人都精通外语、是世博通或上海的百科全书。但志愿者可以及时上网,背后还有后援团队,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和团队查询自己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效率很高。

  成斌也特别提到志愿者。“不光是在园区里,在车站、商场等地方,只要人流量大的地方都有,哪里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就像家里办喜事,亲戚都跑来帮忙一样,很温暖。办好世园会,也需要每个西安人和志愿者把世园会看成是自家办喜事,高高兴兴地做好主人,发自心底地为来宾服务。”

  成斌住的地方在园区外,每天晚上他出园,都有志愿者在那里跟游客和工作人员挥手道别,还不忘说声“你们辛苦了”。“虽然很累,但心里感觉是温暖的。”他说,这种“需要时志愿者就在身边”的模式将会被运用到世园会上。本报记者张小刚 冯强

  学做管理

  及时解决每个问题让世博会变完美

  发现一个问题就改进一个问题

  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说,他很钦佩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举办世博会期间表现出的发现一个问题就改进一个问题的态度,使得世博会“天天都有进步”。“对于第一次承办国际性博览活动的西安市,最需要向上海学的正是这一点。”吴建民说。

  对于这一点,成斌也深有感触,他多次当面听过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面对出现的问题时的态度。

  按最初的设计,开园后,许多车辆和人员是不能入园的,给工作造成了许多不便。对此,俞正声说:不符合实际的规定一定要改,不能为了零排放不让车进,该进的还是要进。

  每周馆长例会解决“苗头”问题

  郭劲说,世博会不是从一开始就完美,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世博开园最初一段时间,园区的公共设施是偏少的,公厕、饮水点和休息的凳子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但很快这些问题就解决了。这里要特别提到世博局的例会机制,每个国家馆的馆长都要参加,每周一次,从不间断。这个例会主要解决一周内遇到的问题,大家及时获知、沟通、解决。例会涉及园区参观、交通、餐饮等很多方面,不仅能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启发大家预防一些问题的发生。例会的好处就是让很多问题在苗头的状态即被解决,不至于积累成大问题。

  严禁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参观

  7300万人的参观量,让排队成了游客参观世博会最累的事。通过世博经验,世园会如何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郭劲说,人多排队,有时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世博会对工作人员有严格的要求,禁止工作期间参观。这个制度执行得非常严格。上海市纪委带队拿着相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工作人员违规,不仅立即清除出园,还得受处罚。此外,每天最先排队进馆的游客的票都会被审查,就是防止公职人员利用身份便利提前排队参观。本报记者冯强 张小刚

  学做服务

  从细节做起 让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

  增开世博专用公交和出租

  累积参观人数超过7300万人的参观量,首先就会给上海的交通造成很大压力,世博会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郭劲说,上海的交通体系本身是比较发达的。在世博会期间,除了已有的公交、地铁和轻轨、出租系统全力运转外,还专门增开了30多条世博会专线,有些专线直接从火车站或机场到达世博园,有些中途有站点上下,这些线路针对不同区域游客的多少,设置了相应的线路,公共交通资源最大化地被运用。同时,新增了一批世博专用的出租车,这些车是可以直接开到世博园入口的,而其他出租车只能开到入口周边。

  以上措施,让世博的交通网比较完善。同时,交通监控体系也发挥了很大作用。监控体系收集的数据会第一时间传输到世博局,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调配公交资源,即使一个地方游客突然增多,也不会慌乱。

  从硬币经济学上海人“体贴细致”

  在上海期间,成斌注意到一元钱的硬币特别多。他问了不少人,有人说是因为上海潮湿纸币不好用,也有人说是上海的投币机多。但他分析后认为,这里面体现的是上海人的“精”与“细”,以“小”搏“大”。“硬币金额小,每天多花三两个也不会引起注意,所以口袋里的硬币随时都可能被花掉。”成斌算了一下,上海市有2000多万人,每人每天花1元就是2000万,一年下来保守估计就达70多亿!

  在世博园中这种细节管理随处可见:进入世博园就会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文明观博;为了提醒游客不乱扔垃圾,垃圾箱标上很大的字“我是垃圾箱,请往我里面投”;一到下午,一些志愿者就在园区出口举着“您一天辛苦了”、“晚安”的牌子,让游玩得又累又困的游客立刻感受到宾至如归,心情也跟着轻松起来……本报记者 冯强 张小刚

  学习理念

  宁波滕头馆还原农村生活获成功

  做好创新和文化是取胜的基石

  在世博园区,有一个很特殊的展馆,那就是位于浦西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宁波滕头案例馆。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其他所有的馆展示的都是“城市”,而它展示的是“农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其实也可以让生活更美好。”该馆常务副馆长陈文飞说,馆里展示的是宁波滕头村的江南风情,为了还原农村最真实的生活,他们还在馆里种了一片水稻。经过在世博会上的展示,现在去滕头村的游客明显增多了,“让我们取胜的不是‘高科技’,而是创新的理念。”

  借世博科技为世园会增色

  夏天到上海世博会游览的游客,一定对安装在世博园里不断“吐着”白色冷雾的装置印象深刻,这项“造雾降温”技术,首次在世博园区室外大面积被应用,明年的西安世园会上,这项技术也将被应用,会让夏天来逛世园会的游客感受清凉。

  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领导小组科技环保组副组长郝彦伟,也是陕西省派到上海世博会挂职的干部,他参与了“世博科技专项行动”。据他透露,目前已有超过30项上海世博会上的科技项目和西安世园会达成合作意向,造雾降温技术是其中一项。世博科技专项中“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明年世园会园区内的主要交通工具,另外,世博园区内的“太阳能”技术也将大面积应用在世园会上,不用冷媒,只是利用地下恒温的“热泵技术”,也会成为世园会空调的主要方式。郝彦伟表示,在开幕前的这一段时间里,还将有更多的世博会科技专项走进世园会,为西安助力。本报特派上海记者张小刚

  两点教训

  要预防游客太多致参观质量不高

  有游客感觉逛世博走马观花

  6个月的世博会在带给大家惊喜的同时,总会有些遗憾。郭劲说,他觉得最大的遗憾可能还是人太多影响了参观质量,以至于有些游客感觉逛世博是形式大于内容,走马观花,很多东西没有真正体会到。这主要还是因为人多。

  其实,各个馆都在尽力展现自己国家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的理解,很有创意,很花心思,但有些互动的环节,需要认真理解的环节,因为参观时间短而留下了遗憾。

  世园会的人流量应该没有世博会大,但不排除一段时间内人流集中的状况,这方面还需要组织者多花心思,能有更合理和细致的安排。

  请外媒用自己的语言报道世园

  西安应如何借力世园会,向全世界展现这个城市的魅力?

  郭劲说,宣传很重要,宣传的方式更重要,尤其是对国外的宣传。“我们应该请更多的外国媒体来西安采访,但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思维和表达方式,向自己国家的民众报道世园会。世博会曾有过调查,很多国外游客不是通过世博的广告了解到这个事情,而是通过当地媒体知道的。我们的表达与国外人自己的表达毕竟有差别,尊重这种差别,比做硬广告更有用。”本报记者张小刚 冯强

  来自世博场馆里的启示

  建国际大都市西安要长远规划

  历经184天的上海世博会大幕已经落下,成功的世博会让中国兑现了对世界的诺言,这届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会也必将带给我们方方面面的启示。

  昨日,记者采访了西安规划方面的专家,试图通过案例探讨世博会对西安的发展在规划方面的影响。

  交通规划

  学弗莱堡馆降低市区车流

  现象:近期,西安的交通是最让市民感到头疼的问题,早上上班时间,从东南西北四个郊区往钟楼方向,一般情况下都需要一个小时。出行难,不仅仅是因为西安正在进行地铁施工,它和很多方面都有关系。那么,在交通问题上,西安应该如何突围呢?

  案例: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弗莱堡案例馆关于交通规划的展示,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经验。1969年,弗莱堡就制定了“交通总规划”,其宗旨在于交通设施的新建和扩建不能对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过多负面影响。弗莱堡的交通规划政策包括三个方面:首要目标是最大程度降低市区交通流量。弗莱堡将城市发展区域集中于公交干线附近,重点发展现有城区、避免向郊外扩展等手段;其次,弗莱堡提倡人们使用公交车、自行车和步行。同时,通过设立市内停车库和停车引导系统,采用各种奖惩措施,大大减轻了私人汽车对住宅区的干扰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启示:“西安其实也可以这样,”昨日,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东说,目前,西安平均日新挂牌车辆约七八百辆,即使是大力进行道路建设,也不能满足如此迅速增长的道路使用率。按照西安的城市情况,结合弗莱堡的案例,杨东认为,西安城墙以内完全可以限制私家车的通行,公交车的使用和线路的设计可以更加科学严谨,同时,要号召市民尽可能地选择公共的交通工具而不是私家车出行。

  城市规划

  吸取马德里馆“短浅”经验

  现象:刚铺设好没多久的道路被挖开,这是市民经常可以看见的情况。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路口由盘道改成了十字,或者是十字又改造成天桥。很多市民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一次设计规划到位呢?

  案例:在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马德里案例馆第一个展厅内,可以看到马德里河岸改造工程的示意图。1974年,马德里沿着曼萨纳尔河河岸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却带来了河道、噪音和废气污染;由于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也给两岸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无奈之下,2004年,马德里政府通过修建地下隧道,把环道上与曼萨纳尔河并行的快车道的路面交通转入地下,从而改善了交通安全,促进了交通通畅,原来环道对城市的障碍性分割也由此消失。同时,通过在道路周围铺设绿色植被,这项工程也把更多公共空间还给市民。改造后的河岸地区设有29个暴风雨蓄水池,专门用来收集雨水和地下管道的水,能调节存水量和促进污水净化设施的正常运行。

  启示:“这就提示其他国家,在进行类似建设时要有更科学、更长远的规划,通盘考虑,不要再走弯路。”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东说,西安也一样,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千万不能有拆东墙补西墙的想法,一定要长远考虑才行。此外,杨东还认为,西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还可以更加重视和体现出人性化,譬如大型活动中的如厕问题,这次世博会就做得很好,几乎不用排队,饮用水也很方便,喝水的需求随时可以得到满足,“世园会马上就要开了,希望西安能够以世博会为榜样,成功举办这次盛会。”本报记者 卿荣波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