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谢幕后,文明仍在生长

  综合新华社

  人民日报报道

  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圆满闭幕,黄浦江畔激情演奏了184天的华美乐章的最后一个音符,汇入了时间的长河。

  一边是曲终人散,一边是特殊的铭记——许多出生在2010年的中国孩子,被取名为“世博”。无疑,上海世博会所留下的丰富的精神遗产,不会被时间冲刷而去,而将像孩子一样茁壮成长,启示人们去赢得未来。

  不出国门看世界:输入一种排队文化

  世博不仅仅是为了展示盛世图景,更应该是一次与世界文明和公共规则接轨的契机。

  世博会让国人与世界接上了头,无数来自全国各个乡村、各个城镇、操着不同口音的中国人兴致勃勃走进世博园享受 “不出国门看世界”的欢乐,他们看到了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多面的中国。世博会的意义就在于,当整个世界携手前来展示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时,当整个世界把目光投向我们时,我们也能从世界的关注中发现自身尚且存在的一些缺陷、不足和差距。

  世博园里,接受安检要排队;领中国馆预约券,要更早地排队;极端热门场馆,需排队数小时,甚至超过10小时;客流高峰日,坐车、出园都要排队……同样是排队,世博园里人们的忍耐力明显高于其他场合。“人性化、制度化的服务及软、硬件的种种努力,是一个重要原因。”上海世博局党委副书记陈安杰表示。

  “其实,世博会最重要的是带来了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升。”一位世博园工作人员感慨,“在世博园,人们起码生成了排队的概念,才能培养后续的排队意识,最终形成排队的习惯。”

  伦敦市副市长理查德·巴恩斯在世博园“取经”后感慨,上海世博的遗产归根结底不是建筑,也不是道路,而是对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影响和改变是明显的。“上海市世博城市文明指数”第七次测评近日公布,上海城市文明指数全面提升,达91.08,比2008年12月首次测评的78.95进步15.36%。与此同时,上海18区县的文明指数全部进入绿色优良状态。

  形成有序排队的良好氛围,是世博会留给我们珍贵的文明大礼。

  有表情的机器人:人性化科技更多绽放

  上海世博会是一届“聪明”的世博会,聪明源于那些智能化的创新科技,让中国观众大开眼界:曾经“冰冷”的机器人在上海世博会上有了更多“表情”,它们五花八门,各怀绝技,有的能说会跳,有的会吹拉弹唱,有的能做家务,还有的能完成艰苦的救援任务;以色列馆的小明星——“胶囊内镜”,预示一个无创、无痛的医疗时代即将到来。这粒长26毫米、宽11毫米、重量不到4克的新型体检仪器能对人体消化道进行全程检查,目前已能检测出42种疾病。类似的还有能进行10项尿检的抽水马桶、家用中医数字化四诊仪、通过唾液检测肿瘤的技术……

  电影,成了世博园里表达各种理念与思想的最常见的手法。沙特馆的半球幕电影、台湾馆的球幕电影、澳大利亚馆的千人环形电影院……最为前沿的3D、4D甚至5D电影都在世博园内上演。这些技术的出现和应用,预示着影视业新纪元的开始。

  从内置“中国芯”的世博门票、到承担着园区交通运营的新能源公交;从装置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备的世博主题馆,到为世博夜景增添异彩的LED照明;从足不出户览遍世界的“网上世博会”到为游客消暑降温的“人性化科技”——上海世博会所呈现给世界的“科技盛宴”,既不是点缀、更非作秀,而是将对今后全球的技术发展产生切实而深远的影响。

  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带来一场技术革命,上海世博会也不例外。有专家估计,世博会之后,新能源技术、绿色低碳技术,以及文化相关的多媒体技术都将大规模应用。据了解,不少世博科技成果已经在上海、乃至中国“生根发芽”。

  6个真实家庭讲故事:人是城市的主体

  世博园中有一个城市主题馆叫做“城市人馆”,用6个真实家庭的故事,来讲述“城市化过程要顺应、尊重人的各种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的核心思想。这6组家庭来自6个城市,分属于不同的大洲。他们中包括普通夫妇、丁克家庭、几代同堂等,有富人,也有穷人,代表着不同的家庭结构和不同的社会结构。

  “他们的生活道路虽各不相同,但只要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就能得到同样的幸福。关键是,城市需要包容这种多样性,彼此尊重对方的存在。”负责设计“城市人馆”展览主题的荷兰设计师赫曼考斯曼说。

  城市要发展,生活要更美好,“可持续”问题不容回避。上海世博会就给未来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描绘了蓝图。

  穿衣流行“可持续”。本届世博会上,从志愿者的制服,到一些展馆人员的工作服,均包含了“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具体而言,节能、环保、可循环利用。

  世博会志愿者的制服采用多功能环保面料制成,接触皮肤后产生瞬间冰凉感。据称在炎热的夏日,穿上这种制服可让空调调高1摄氏度,大约能节省5%的电,从而减少能源生产的排放。

  在吃饭方面,“低碳”是一个关键词。

  英国馆的低碳餐厅让人大开眼界。在这里,有用饼干做成的餐盘,用巧克力制成的筷子,水果皮冰冻后用作容器,全部食材也由有机农场提供,烹饪使用的则是太阳能,厨房垃圾经生物炉处理后可用于发电、发热,灯具由啤酒瓶做成......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发展应首先照顾人的感受”,许多展馆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俄罗斯馆把展馆装扮成花园,表达的主题是:孩子们喜欢的城市才是美好的城市。中国国家馆内的多媒体短剧《同一屋檐下》,通过一座公寓楼中9个家庭之间的有趣互动提醒人们,如何打破现代都市中的邻里隔膜感。而马德里案例馆则用真实的楼宇全情表达,住廉租房的人也可以很有尊严。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许多展馆共同表达的理想。英国馆的“种子殿堂”,用极具创意的表达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与自然可以共生、共存、共延;环保节能设计是新加坡馆的一大亮点,两个核心因素“流水”和“花园”不仅构成了展馆的软景,还代表着新加坡在发展过程中成功解决的两个环境问题,实现发展和可持续性之间的巧妙平衡。石油馆用4D电影的模式,描绘了石油的艰难寻找过程,让人们在艺术欣赏中懂得了节约能源的紧迫性。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成功演绎,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影响深远。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